何秋海
【摘 要】微課程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因其具有課程時間短、針對性強、效率高等優勢,被越來越多的應用于當前的高中生物教學中。本文針對微課程的定義與特點,分析了微課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設計與開發的原則,并結合實例探討了應如何設計和開發微課程。
【關鍵詞】高中生物;微課程;設計與開發
在傳統高中生物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充當了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極大限制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微視頻在教學中的合理應用不僅能夠保證學生始終處于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同時能夠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導作用。因而,深入分析探討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對于高中生物教學目標的實現以及學生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微課程簡述
微課程是一種以網絡教學資源為基礎,結合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將教材內容細分為若干小單元,以微視頻的形式將教學內容排列組合后,用于課堂教學的新的教學模式。
微課程具有課程時間短、限制較少、可反復利用以及針對性強等特點。微課程的合理運用能夠輔助教師的教學工作,更好地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并使教學更具目的性和針對性,有利于師生之間的深入互動。但就現階段而言,微課程在教學中應用還存著一些不足,還需要教師實踐探索。
二、微課程設計與開發原則
高中生物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必須根據生物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嚴格遵循以下設計與開發原則。
(一)遵循“微”原則
微課程中的“微”不僅單指時間短,內容少,更多地是指在盡量短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盡量多的知識。一般而言,高中生物教學的微視頻資源時間應控制在5—10分鐘之內。
(二)遵循唯一原則
唯一是指微課程內容設計的唯一性,即在微課程中設計的教學內容應保持前后一致,盡量在一個微課程內講清一個知識點,保證學生能夠清晰理解和掌握課程知識。
(三)遵循生本原則
任何學科的任何教學方法、模式都必須遵循“生本”原則,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也必須以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為基礎,保證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高中生物教學中微課程設計與開發及應用案例
本文以《植物生長素的發現》為例探討微課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設計與開發,及其微課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在《植物生長素的發現》中筆者認為有三處知識點有必要設計為微課程,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一是生長素的運輸;二是生長素的發現;三是植物向光彎曲生長。以“植物向光彎曲生長”為例探討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
(一)微課程設計與開發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植物向光彎曲生長相關知識點;
2.能力目標:根據實驗結果,分析實驗結論;
3.情感目標:培養探究精神,強化科學實驗精神。
重難點:
教學重點:植物向光彎曲生長的原因。
教學難點:單側光照條件下,生長素分布于胚芽鞘的情況。
在完成教學設計后,教師利用網絡收集和整理與植物向光彎曲生長知識相關的圖片資源或是視頻資源,將其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并選擇課堂鞏固練習內容,幫助學生進行鞏固。教師在制作微課程多媒體課件時,應注意微課程視頻不易過于復雜,盡量簡單明了,讓學生能夠快速、清晰地接收微視頻中知識點。微課程的設計涉及到視頻制作,因而教師需要熟練掌握一些常用視頻制作軟件的操作,如Camtasia Studio、EDIUS、數碼大師、會聲會影等。
(二)微課程的應用
完成微課程設計和開發后,還需要將其合理地運用于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同樣以《植物生長素的發現》中“植物向光彎曲生長”知識點為例。
“植物向光彎曲生長”是本次課程中的重難點知識,也是各類考試中的重點考察對象,為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理解和掌握這一知識點,在課堂教學運用微課程資源的同時,采取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探究式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通過介紹研究者發現生長素的過程導入新課,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在發現生長素的同時,研究者發現了植物向光彎曲生長的現象,那么它的原因是什么?請同學們在觀看完下面這段視頻后,認真思考”。教師將制作好的微課程視頻進行播放,在學生觀看視頻的同時,教師將本次課程的學習任務板書在黑板上。學習任務如下:
1.是什么物質導致了植物向光彎曲生長?
2.植物彎曲生長的原因有哪些?
3.在單側光照射條件下,生長素在胚芽鞘上是如何分布及其原因?
4.簡要概括植物向光彎曲生長的根本原因。
5.除了單側光照條件,植物彎曲生長的原因還有哪些?
學生觀看完微視頻后,教師將學習任務展示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再次觀看視頻。第一次觀看微視頻能夠讓學生快速地熟悉知識點,第二次觀看讓學生帶著問題更具針對性和目的性的思考和分析視頻中傳達的知識要點。在兩次播放完成后,教師將學生分為學習討論小組,讓學生先進行自行討論,統一答案。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應認真地聽取學生的看法,然后進行適當的引導和指正。討論結束后,由各小組輪流進行總結發言,教師進行最后的歸納,統一答案,然后安排課后強化任務,并將微課程資源分享到班級QQ群或微信群。
在以上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微課程和討論學習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一方面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同時還培養和強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以及分析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
結束語
高中生物教學中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需要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學習習慣、學習特點、學習規律,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高效的運用,才能夠充分發揮微課程在教學中輔助作用。同時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還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和創新,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及任務。
【參考文獻】
[1]周曉梅.微課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2]莫錦堅.高中生物教學中微課程的應用和設計探討[J].中學生物教學,2015.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