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安
摘 要:只有關注課堂細節,用好課堂細節,才能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迸發精彩,成就高效課堂。文章從巧妙設問、點燃思維火花,鼓勵表達、迸發創意火花,充分探究、促成思維發展等方面,研究如何利用精彩細節成就高效數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課堂;關注細節;高效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4-0090-01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細節無處不在。圍繞所學知識點設計的一個問題,解決具體問題時的一個操作方式,操作過程中的一道小小算式,乃至教師教學中針對某個問題進行的一句提問等,這些細節常常會因為過于隨意而在課堂中被教師忽視,甚至不屑一顧。然而,有些細節雖然看似平淡,實則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甚至能夠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讓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進而影響他們的學習品質。
一、巧妙設問,點燃思維火花
在二年級的一節乘法運用教學課上,教師出示了一個裝有巧克力的包裝盒,并提出問題:“一盒巧克力有4行,每行有3個,兩盒這樣的巧克力一共有多少個?”學生相互討論,各抒己見。生1:我覺得要算兩盒一共有多少巧克力,要先算兩盒一共有多少行,即4×2=8(行),再算一共有多少個,即8×3=24(個)。師:你的回答很正確,其他同學還有不同的方法嗎?生2:先計算4×3,得到一盒巧克力的個數,再用12×2。(生陷入思考,沒有能夠報出得數)師:這個算式難住了你,有誰能算出來呢?學生紛紛展開討論。生3:可以把12×2看作兩個12相加,得到24。生4:還可以把12×2算作12個2加在一起,我剛才算了也等于24。生5:我會用豎式進行計算。生上黑板前板書。
在這道看似簡單而平常的乘法算式教學中,因為有了教師的有意設問,使平常的課堂有了細節的注入而顯得充滿活力。學生們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在課堂上被充分地激發出來,各抒己見,精彩紛呈。本該三年級才學習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被孩子們用算理的方式成功地化解,甚至有孩子還將在家庭中學到的豎式計算方法也直接運用起來,每一個孩子都在積極的課堂參與中收獲自信,得到啟迪。課堂中教師只要加以引導,注重細節的有效植入,就能夠激活學生的認知密碼,點燃孩子們思維的火花,讓課堂呈現出高效生動的一面。
二、鼓勵表達,迸發創意火花
在數學課堂中,學生的思維是飛速運轉的,他們在解決某個問題時的方法也是多樣的。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發現,給予他們自由表達的空間,就能夠收獲別樣的精彩。在學習“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時,教師講解了一道習題,求長方體的表面積。生1:先把其中三個不同面的面積算出來,再把它們相加并乘以2,列式(5×5+5×10+10×5)×2。生2:可把三個不同面的面積算出來分別乘以2再相加。列式5×10×2+5×10×2+5×5×2。師:這兩種方法都可以。生3:老師,還可以這樣算:5×5×10。師:這樣的算式計算的是長方體的體積,我們今后會學習。生3:我算的就是表面積。師:那你來說說自己的方法。生3:這個長方體的一個側面積是5×10,可以看作2個5×5,4個側面積就可以看作8個5×5,再加上上下兩個底面積5×5,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一共是10個5×5,也就是5×5×10。師:大家看一看,他這樣來理解是否正確?生4:正確。師:這道題目中,側面積剛好等于2個底面積,他這樣來思考完全可以。生5:還可以把兩個底面積當作一個側面積來看,這樣還可以列式5×10×5。
看似簡單的一道題目,學生居然想到了用類比的方法來進行組合,這樣的思考何其珍貴。當前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唯答案是從,不敢越雷池半步,一切都以老師的方法為準。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匱乏,創新能力薄弱。釋放孩子的思維天賦,讓他們在自由的天空中放飛靈感,是教師不可推卸的職責。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要給予孩子多一點自由表達的空間,多一些認可與鼓勵,有時簡單的回答往往能帶來學生思路的改變和思維火花的迸發。
三、充分探究,促成思維發展
在探討如何解決一道生活實際問題時,老師出示題目:“王老師準備買9套羽毛球拍,每套價格198元,王老師帶了1900元,你估算一下王老師帶的錢夠嗎?”學生自主讀題思考,根據估算的方法,很多學生都有了自己的答案。生1:我把198看作200元,9套球拍就是1800元,所以,王老師帶的錢夠用。生2:我把9套球拍估算成10,一共需要1980元,所以王老師帶的錢不夠用。師:那請同學們合作計算一下,誰估算得更準確呢?為什么同樣是估算,兩個同學的答案卻是不相同的呢?請同學們進行小組討論。
經過交流與討論,大家明白了生1的估算只是估多了18,而生2的估算卻估多了198,從而出現了錯誤的結果。這時,教師可以進行總結:我們在估算時,不能簡單地采用湊10法估算,而是要具體地看問題,要做到合情合理,才能真正解決實際問題。
四、結束語
看似平常的細節,在數學課堂中往往是教師教學的良好契機,是學生由模糊的概念化知識走向深刻的實踐性知識的有效載體。因此,在數學課堂中關注并用好細節,就一定能成就精彩課堂。
參考文獻:
[1]陳祥彬.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0(07).
[2]徐斌.推敲新課程課堂(數學卷)[M].桂林:廣西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