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閱媚
[摘 要]品德與社會課程肩負培養(yǎng)未來社會棟梁之才的重任,展開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符合社會發(fā)展大勢。創(chuàng)新設計,不僅是一種教學改革措施,還是一種教學意識。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展開教學設計優(yōu)化活動,能夠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度,為學生的品德和行為成長帶來更強勁的動力。
[關鍵詞]小學 品德與社會 教學設計 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 G623.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6-055
小學品德與社會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德和行為為核心任務。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升級教學體系,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贏得自我成長主動權;應利用多種教學手段,設置多元化實踐活動,從不同角度展開教學革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歷練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創(chuàng)新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創(chuàng)設多種形式的教學情境,可讓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對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有重要作用。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通過實物展示、生動講述、課堂演繹、故事介入等方式創(chuàng)設情情,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為你高興,與你分擔》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一組圖片,讓學生觀察圖片,介紹相關內(nèi)容。有學生說:“第一幅圖中的男生獲得學校運動會百米賽冠軍,同學們都來祝賀他。第二幅圖中的小女生遇到了煩心事,幾個好伙伴正在勸導她,給她以精神支持。第三幅圖中的老爺爺?shù)乖隈R路上,一群小學生紛紛圍攏,扶起老爺爺。”教師給出評價:“你觀察得非常細致,能夠準確說出圖片內(nèi)容。”然后提問:“當你與別人分享快樂時,別人的心情怎樣呢?當別人分享你的快樂時,你的心情會怎樣呢?”學生們議論紛紛,很快達成共識:當與他人分享快樂時,他人的心情是快樂的;當別人分享自己的快樂時,自己的心情會更快樂。教師繼續(xù)引導:“你有了煩心事,會跟周圍的同學說嗎?你會用什么樣的方式表達你的心情呢?”學生們開始討論。有學生說:“我有煩心事一般不會跟別人說,我怕人家笑話我。如果真有煩心事,我一般會寫日記。”可見,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信息,成功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教師再設計思考問題層層引導,學生的學習思維漸漸走入問題核心,形成重要學習內(nèi)驅(qū)力。
二、接軌生活,啟發(fā)學生學習思維
品德與社會課程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接軌學生生活實際展開教學設計,能夠給學生以更親切、更直觀、更生動的感知體驗。作為教師,應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課程,在課程中感知生活,從而有效拓寬學生學習感知的維度。
接軌學生生活,主要體現(xiàn)在思維認知方面。例如,在學習《我要攀登》時,教師在課堂導入階段引入游戲:讓學生離開座位,兩腳分開與肩同寬,保持半蹲姿勢,抬頭挺胸,兩臂前平舉,看誰堅持的時間長。兩分鐘時有人退場,五分鐘不到所有人都敗下陣來。教師隨即展開“采訪”:“你堅持了四分鐘,表現(xiàn)相當不錯,請談一下你的感觸。”學生回答:“我也想成為最后一個退場的,可這雙腿不給力,兩分鐘就開始酸麻了,我告訴自己要堅持,可最終還是挺不住了。”教師總結(jié):“游戲讓我們碰到許多困難,在我們生活中,也會遇到更多的困難,我們應該怎么應對呢?”學生們快速展開討論,課堂學習氣氛非常熱烈。教師利用游戲,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習相關內(nèi)容,因為有了一定的體驗經(jīng)歷,學生學習思維迅速啟動。
三、設計活動,促進學生成長歷練
品德與社會不是純理論課程,教師給學生灌輸大道理不可取,也不可行,應為學生設計豐富的實踐活動。出于安全考量,實踐活動一般不能走出校門,教師要在有限時空內(nèi)展開教學設計,充分利用現(xiàn)有條件,讓學生獲得更豐富的體驗感知機會。
例如,在學習《我們和誠信在一起》之前,教師可安排實踐活動——搜集有關誠信的名言、故事。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展示。誠信名言眾多,學生搜集很豐富。如:“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失信就是失敗。”(左拉)“誠信為人之本。”(魯迅)“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其中誠信故事展示有:郭沫若很小時特別頑皮,但很孝順。媽媽得了一種“暈病”,郭沫若聽說芭蕉花可以治療,可這花很貴,他買不起。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去偷芭蕉花,后來真的偷來了芭蕉花送給了媽媽。媽媽知道后很傷心,批評他做了不該做的事。郭沫若很內(nèi)疚,再也不做這種事了。教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出積極評價,特別鼓勵學生要結(jié)合身邊的人和事,弘揚誠信精神,鼓勵學生做誠信之人。
綜上可知,品德與社會課程包含眾多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有較高的契合度,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實際需要優(yōu)化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在具體感知體驗中獲得成長歷練,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奠基。
(責編 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