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麗
摘要:在數學教學中發現,凡是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獲取知識過程的學生,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求知愿望強烈,數學素質會得到較快發展。因此,數學教學必須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入手,使學生由機械、被動學習轉變為創造、主動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的教學將會事半功倍。
關鍵詞:興趣;學習習慣;主動學習
小學數學教學興趣學習習慣《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在小學,使學生學好數學,培養起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數學教學中,我們體會到,凡是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獲取知識過程的學生,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求知愿望強烈,數學素質會得到較快發展。因此,數學教學必須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入手,使學生由機械、被動學習轉變為創造、主動學習。
一、以“情境”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我們都知道,由于應試教育的原因,使很多孩子認為數學是枯燥無味的。一提起數學課,仿佛就是無休止的計算。其實,數學應該是小學階段最容易吸引學生的有趣的科學。因為它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還有較強的人文性,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在教學中,我就靈活運用各種手段,如形體語言,課件、錄音錄像,簡筆畫,故事表演等,再現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涉境體味,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分析小學生學習習慣的現狀
目前,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著許多不良習慣。如一些學生寫字歪七扭八,潦草、字跡很難讓別人看懂:填字、漏字、錯字、漏掉數字或運算符號、點錯小數點,也常有發生。有些學生計算粗心大意、經常出錯,計算后也不檢查驗算。更為嚴重的是,有些學生對作業中做錯的題目,不找其原因,及時糾正,二是走馬觀花、一帶而過,有些學生做作業不善于獨立思考,愛抄襲別人的。
三、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運算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在作業與考試中,我發現許多學生做錯題目的原因不是不會做,而是沒有看清題目要求,如在計算中把運算符號看錯,抄錯題目,乘法口訣背錯等,在解決問題中一些關鍵的詞語被忽視或者沒看懂,致使學生造成解題差錯;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很有必要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我在學生解答應用題時,首先,要讓學生仔細讀題,初步了解題意。
四、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自古以來,培養學生傾聽能力和品質,一直是我國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無不強調“聽”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活躍的數學課堂里,學生光有表達是不夠的,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課堂上能認真傾聽——傾聽老師的講課、傾聽同學的發言,才能積極有效地參與教學活動過程,開啟思維的火花,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才能保證課堂活動有效地進行。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變得活潑了,膽子大了,課堂變得活躍了,學生都敢于提問,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但是,我們卻常常看到這樣的鏡頭:當一個學生的發言還完,旁邊的學生卻高高地舉起了手,大聲嚷嚷:“老師,我來,我來……”“老師,喊我,喊我”“嗯嗯……”當教師指名一位學生回答時,其余舉手的同學都異口同聲地嘆氣起來,垂頭喪氣,根本顧不了聽講;當老師講得津津有味時,學生卻旁若無人的干著自己的事……凡此種種,不由得人深思。所以,我特別注意培養孩子們的聽課習慣,我會時不時讓孩子們重復我和同學的話,“剛剛徐老師問了一個什么問題?”“剛剛某某同學是怎么回答的?”
對認真傾聽的學生進行鼓勵、表揚,加以強化,而對于不認真傾聽的學生及時給予糾正,必要時還給予適當的懲罰。一開始懲罰的學生較多,漸漸地認真聽課的學生多了,學生在課堂上能認真傾聽,傾聽老師的講解,傾聽同學的發言,在聽的過程中更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總之,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會對自己的人生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會對人的全面素養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學會傾聽,也就學會了尊重別人,學會了真誠處事,學會了關心,也學會了與他人合作。
五、以“動”增進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育之父赫爾馬特說過,任何個體在獲取知識時,其興趣都要發生四個階段的變化,即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動。真正獲取和鞏固學習數學的興趣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行動。我們的數學教學要在立足課堂教學這個主戰場的同時,建立一個開放似的課程體系,從學生出發組織教學,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此外,心理學表明,學習動機是可以遷移的。現實中,對學習有厭倦的學生,往往對體育活動、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興趣濃厚,我們應因人而異,因勢利導,把參加各種課外活動的動機與學習數學聯系起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的教學將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