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美 代紹寧 郭纖影 董明秋/四川文理學院
?
淺談提高初中教學效果的實踐研究
王芬美 代紹寧 郭纖影 董明秋/四川文理學院
【摘 要】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養是其終極目標,教育過程是人才培養最直接、最重要的環節。本文針對目前初中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結合中學生學習的特點,在實踐中注意將創新的教學方法貫徹實行,取得了預計較好的效果。本文從目前中學生素質教育的現狀入手,探析進一步加強中學生素質教育效果的方法。
【關鍵詞】創新教學;初中學生;尊重;個性發展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命脈,而初中教育更是教育的基礎。然而,初中生因生理、心理都處于萌芽階段,適時青春期,個性張揚、叛逆、自我意識強烈。針對目前中學生的素質教育,已不能僅限于課堂教育,還需拓寬素質教育的寬度和深度,突出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整合社會各種資源,尋求有利環境,提升素質教育的功能。
初中教育注重傳授系統的知識,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不斷調整適應學生年齡特征的教育,將實踐與知識有效結合,中學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逐漸顯露出其各方面存在的隱患和矛盾。
教學模式上,教師偏重于對教材的學習,實際上忽略了學生的個人能力的發展。這種僅按一個模式培養學生,會讓學生逐漸喪失創造性和創新精神。教學內容上,偏重縱向的知識體系,而忽視了知識的橫向聯系和綜合實際運用。教學方法上,通常采用“滿堂灌”的方式。只研究教師如何教,不注重學生如何學,學生考試主要靠死記硬背,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師生關系上,重視教師作用,忽視學生的主動性,甚至扼殺了學生的好奇心。
然而,在目前教育指導下形成的思維方式,同現代發展道德要求,同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要求,中學教育還有很大的距離。
傳統教育目前顯露的一定弊端,有必要對課堂教育進行變革和創新。創新課堂是針對傳統教育的弊端進行的新型教育,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特性,啟發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和形成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學生個性發展。二是課堂上學生參與面較小,積極性不高,課堂氣氛顯得比較沉悶,很大程度降低教學效果。三是在學生人數龐大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無法關注到每個學生,使得學生的成績兩極分化嚴重,教師也無法對癥下藥;在心理上,學生處于青春期叛逆,形成有些學生根本不受管制,或更有甚者學生心理產生扭曲,得不到及時糾正。教育觀念的不斷提升和對教育優質資源的不斷需求。
社會各界對孩子的教育愈加重視,特別是家長熱切希望孩子能夠好好學習,熱愛學習,考上好大學。孩子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是當今世界教育的基本價值存在。當今世界,人才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教育成為國家競爭力的基礎。在人類社會的深刻變革中,教育越來越居于龍頭地位,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開發的最重要的基礎就是教育。而教育效果要達到最好最優化,教育形式也需適應現代中小學發展而變化。
我們基于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方式、教學形式和師生關系上,
進行改進創新,但在創新的同時要契合新課標改革標準,以它作為教學理念根基。在理念中將學生變成學習的主導者,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專注于每位學生的成績提升,更應該致力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也就是注重學科,跟注重學習主人。最后與家長、學生共同實現“激勵學生心靈成長和掌握持續高效學習方法”。作為朋友,我們致力于達到心靈和孩子零距離接觸,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走進他們、了解他們、幫助他們,讓孩子在一個真正充滿愛心、理解、舒適的學習環境中成長。
基于以上理念,教學形式發生變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們將大圓桌作為學習課桌。老師與同學圍坐一圈,在老師背后便是黑板。在圓桌中心堆放學習資料,大家共同享有。整個教學流程是學生根據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自主查閱,并和同學討論學習。在整個知識消化過程中,老師是跟著學生的思維在走,并適時進行調節、引導。學生提出疑問時, 老師再適當的給予點撥,并在黑板上書寫。從一個知識點的獲得,能明顯感到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不再那么被動,也不會再盼著下課。這樣的自主學習給他們帶來了成就感和自信,讓他們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在課堂上完全貫徹創新課堂的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履行著作為一名教師應盡的義務。在我們心中,不把自己看成是威嚴的,高高在上的教師,而是一個個和學生平等地學習者,大家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在學生們學習遇到困難時,能積極給予幫助指引。
基于以上理念,我們進行了實踐探究。理論是完美的,但過程是艱辛的。在農村地區,我們開設了五個小型班級,進行了小范圍創新課堂的理念教學。
上課前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備課,先在教師小組中試講,再給學生上課。這樣不但可以增進教師間的交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而且還能保證高質高效的教學效果。教師以學生為中心,每周都舉行一次例會,交流學生平時的表現。這不僅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更能第一時間解決學生的相關問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態度,逐漸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教學的以教師為主的講課方法。學生合作討論課堂學習內容,老師在一旁指導,在學生討論遇到困難,向老師求助時給予點撥,在學生討論偏離主題時,適時調整學生教學流程。在順利完成學習目標后,選擇學生作為一名教師,將該堂課的教學內容用自己的理解講解給同學們聽,在聽了該同學講課之后,其他同學再進行補充和完善。知識由學生們自主發現和擴充,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做事勇氣、語言表達能力和自我表現力,也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對該知識的想法和觀點以及學生的思維方式。教師的作用在于對學生的現場講課予以總結,適當的予以表揚,并將這節課的知識點進行再講解再完善,適當拓展,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剩余時間給予學生記憶吸收知識點,相互總結重難點。
實踐中,每周都會進行一次團體輔導。我們將學生聚集在一起,做益智游戲、學習課外知識和生活技能,和學生聊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這樣不僅讓學生和老師互相了解,還進一步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在學習課堂知識以后,放松心情,愉快玩耍,培養了他們的興趣愛好,這也是一種學習。
實施比想象中的難度更大,太多的未知性,為實現創新教學,需要老師極強的調控力,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對老師教學能力要求極高。
在這次教學課堂采用5~10人的小班管理實踐中,可以使科任教師迅速的了解學生,采用差異化較小的教學模式適應學生,激發學生自我發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這種模式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主動性,每位學生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這是大班教學不能達到的效果。
教育最根本的是以人為本,是采取開放性的自學輔導式教學模式,整個教學過程最關注的是人,從性格、智力等方面去肯定,發掘一個人的能力,比單純的知識傳授要有意義的多,對人的影響較大。尤其是農村中小學生,他們更需要的是一種認可與自信。但同樣的此種教學方式上比起傳統的傳遞接受式,學生不能較快速的有效掌握更多的信息,傳遞接受式是以傳授系統知識,培養基本技能為學習目標。所以這種教學方式難以應付目前通行的考試方式。在與學生接觸時意識到學生和教師是平等的,教師無權對學生進行人格的一點點否定,甚至是傷害學生的自尊。在處理個別有點調皮的學生時,應該平靜的與學生交流,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行為動因,再對學生進行引導,而不是一味地以規章制度去衡量和界定某一位學生。教學策略上,挑戰難度很大,現在的教材更適用于直接教學,不是每個教學章節都可以合理設計教學情境,對老師教學內容設計要求較高,這對于老師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駕馭不當,教學上有失控風險。
最后教師要深入學生,多與學生交流,充分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個性特點。在教學方法上,教師要真正做到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是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最適合的發展
時時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寬容學生。他們畢竟還是孩子,我們在學生眼中不僅可以是師長,也可以是他們可近可親的朋友。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分外重視,就會很用心的去學。
注意批評學生的方式,盡可能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要讓學生認識到老師批評他們是愛他們,幫助他們。只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有輕松自在的學習氛圍,才能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心態,積極主動學習。
參考文獻:
[1]陳松.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教育[J].云南昭通: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
[2]關鴻羽.現代中小學教育管理理論與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3]伍得勒,張樂群,徐劍紅.中小學學校管理的理論與實踐——中小學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叢書[M].安徽: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
董明秋(1992—),女,四川華鎣人,四川文理學院數學與財經學院。
代邵寧(1993—),女,四川雅安人,四川文理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
郭纖影(1993—),女,四川什邡人,四川文理學院數學與財經學院。
王芬美(1993—),女,四川瀘州人,四川文理學院數學與財經學院。
指導老師:唐海軍 四川達州
基金項目:2015年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201510644018)。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