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平
摘要:新時期下的教育改革要求,課堂教學中要時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學習需要以及學習感受,將課堂還給學生。在注重思想教育的高中政治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的要求更為突出,高中政治的學習主觀性較強,需要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主動接受課堂教學,方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高中政治教師需要發現傳統課堂中的問題,改善政治課堂,以開放性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傳授知識。本文將淺談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針對高中政治課堂,探究有助于學生主動學習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中政治;有效發揮;學生主體
教育改革持續進行著,但落實到真實的教學課堂中,卻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一方面由于教師的觀念與方法一時之間轉變不過來,并未使用恰當的方法開展課堂教學;另一方面,學生習慣了傳統教育的教學形式,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與動力,造成了教育改革的停滯不前。面對這樣的教學情況,教師們也要從兩個方面入手,改變自身思想的同時,激勵學生主動學習。但在推進學生主體作用之時,又不能夠走向極端,導致學生片面地發展,造成不良后果。高中政治教師以及其他教學目前的任務在于走出兩極分化,尋找到真正幫助教學的方式,既能整體調控課堂又能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一、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強化自主學習能力
在理科教學中,教師通常通過大量的例題講解來幫助學生學習解題方法,學生即可通過一個方法解決大量問題。由此可知,在文科教學中,教師同樣需要為學生傳授實用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通過自己的力量進行學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學到了基本的學習方法,在不斷地運用過程中能夠形成屬于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如此才能夠真正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
比如預習的方法,讓學生養成預習自學的習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才不會趨于被動,能夠更加主動地跟隨教師的引導進行課堂學習。例如在預習人教版必修一第二課《多變的價格》時,學生通過閱讀教材首先明確目的,找出本課重點,如供求影響價格、商品價值量的決定因素等等。接著讓學生學會在書本上進行標記、批注,劃出自己弄不懂的名詞或是標記重點內容。弄不懂的地方在課堂上可以對教師進行提問,得到教師針對性的解答,重點內容記錄下來可以在教師課堂講解時學生進一步深化鞏固。如波浪線畫記代表重點內容,問號畫記代表疑問或質疑。確保每一次預習學生都有所收獲,也有問題出現,才是真正有效果的預習。另外還有復習的方法,比如重點復習自己曾標記過的重點內容以及疑問處,課堂學習中所記錄的要點等等,教師定期檢查學生的自學筆記,幫助學生養成預習與復習的習慣,能夠使高中政治的課堂效率提高,課堂上教師的講解也能夠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問題而開展,教學內容更有針對性,比起之前的教學也會更加有趣。
二、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提供自主學習平臺
在課堂教學中增加教學活動,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也是有效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方式。并且添加了教學活動的政治課堂不再一成不變,活動豐富了政治課堂,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的思維與創造在課堂上可以得到釋放,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合作學習的任務也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師生關系得到緩和,這樣的課堂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第七課《個人收入與分配》時,讓學生結成學習小組,共同討論分析典型案例,討論材料中反映了我國目前分配方式有什么特點?材料中的某某主要是按什么方式取得收入?等等問題。或是根據辯題:只要是付出了勞動獲得的收入就是按勞分配,分組展開辯論賽。讓學生從豐富的活動中理解理論知識,加深知識印象。
三、利用課后拓展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創新
開展課后的拓展學習,是希望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停留在課堂學習之上,而是能夠延伸到生活中,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例如,學生在學習人教版第三課《我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時,教師可以由此開展研究性學習,讓學生上網搜集相關的理論、信息,對政府職能進行研究、分析案例,學會搜集和篩選信息,提取主要內容,總結研究成果。或者帶領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到相關政府部門進行采訪、參觀,利用廣泛的社會資源以及自然資源,加強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心得、活動記錄來進行學習上的反思,總結生活經驗,讓學生一步步通過自己的力量進行學習,獲得成長。
四、結語
為了開展更為有效的高中政治教學,教師唯有首先更新自身教學觀念,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改變教學策略,才能夠考慮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發展自身的同時,不至于使教學課堂失控。實際上,教師是要在原來課堂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平臺,用問題代替講授,以活動發展課堂。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活動,優化課堂教學,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體現,才能夠逐漸讓高中政治課堂得到學生的認可與喜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 任營.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探討[J].讀與寫.2014(14).
[2] 冉剛勇.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優化政治課堂教學[J].教育現代化.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