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月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國教育也在不斷地進行創新和改革,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采取了“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方法,并在此基礎上應用課程教育的新模式。初中語文教育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很大的重視,在教育方法上也有了很大的改進,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對于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然后總結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意義;對策
近年來,我國全面開展素質教育,對于教育方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對于學習的態度和看法。初中語文教育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進行了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摒棄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灌輸式和機械式的教學,改變為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活躍了課堂氛圍,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有很大的提升。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1.培養學生自身的創新精神
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進行初中語文的教學上有很大的不足。首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比較被動,只是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思考和學習,自身的思維活動受到了限制,對于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有一定的阻礙;其次,教師灌輸式的教學使學生對于初中語文的學習失去了主動性。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主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主的思考能力,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去學習,有利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2.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眾所周知,在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往往比學生更加投入,教師會在課前花費大量時間去準備,在課堂上會消耗很多精力去講解。這樣的教學模式使教師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學生在理解和學習上有很大的障礙,但是教學效果并不顯著,甚至還會出現“事倍功半”的效果。
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結經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的效率。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消化。
3.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
當代很多學生都有被動學習的習慣,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不夠,在初中語文的學習上沒有形成主動思考的習慣,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影響。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培養學生對于知識的主動學習和探究,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探究,從而掌握知識,逐步成為一個獨立思考和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
4.體驗語文學習的多樣性和趣味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死板,而初中生正是好奇心比較強的年紀,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接受,不僅降低了教學效率,還會使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逐漸產生厭煩的心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僅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更是要通過自主學習,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自主意識。在自主的意識下進行教學,會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活躍的課堂氛圍也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能力培養的對策
1.互動式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就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做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無法參與到課堂上,對于學習的內容也不清楚,因此提不起興趣。但是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采用活躍課堂氛圍的方式,與學生互動、提問,使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伊索寓言中的《智子疑鄰》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先提出問題:“《智子疑鄰》這篇寓言主要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這個故事給我們講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提出問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這兩個問題進行討論或者自己思考,然后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的教學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在課堂生的參與度,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于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有很好地促進作用。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之所以學生學習效率無法提高,是因為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在傳統教育的影響下,學生對于被動學習,習慣于接受教師的知識而不是自主的去探究和學習,無法提高學習的質量。
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當采取引導其探究并得出結果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答案。這樣會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3.豐富課堂學習活動,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學生都是活潑好動的,對于教師而言,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要迎合學生所需要的,即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躍的課堂氛圍以及引人入勝的課文內容,都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
例如,在學習沈從文先生的《云南的歌會》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先收集關于云南的歌會風俗等資料,然后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看;還可以帶著學生一起體驗云南的歌會風俗,與學生一起學習進步;再拓展到其他少數民族地區的風俗。不僅可以向學生普及我國少數民族文化,使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結束語
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是新課改對初中語文教學的新要求,學生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可以大大提高課堂上的教學效率,還對學生以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可以采取提問式的互動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還可以豐富課堂活動,帶領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下學習,使學生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我國的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李瑞雪.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探討[J].學周刊,2016,02:185.
[2]孫曉娟.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5,19:58-59.
[3]許金玉.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學課程資源,2014,08: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