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
【摘 要】當下時代,新課改的進行如火如荼,如何依照新課程基本理念針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實施改革,從而形成師生積極互動達到共同發展的教學模式成為當前新課程改革開展面臨的一大挑戰及重要問題。以讓所有參與者都積極主動參與學習中來為出發點,使每一個有著不同家庭背景、知識經驗以及智力程度的人都能有效參與的主要目的的參與式教學方式應運而生。從而,參與式教學力求多手段多途徑調動參與者平等積極參與學習,在參與中收獲感受知識的魅力,同時學習構建學習知識體系框架及能力,在參與中學習掌握,形成新的具自我特色的價值觀。
【關鍵詞】小學;數學;參與式;策略
伴隨社會經濟和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步伐,教育對于興國興邦來講意義重大,我國對人才需求以及標準也有著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學生,長期處于教師填鴨式知識灌輸,按部就班地完成作業,與現在時代所需求的素質型人才有很大出入。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創建樹立新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培養是時代需求的新興素質人才,引起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點關注。
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交流的、學生獲取知識且能力發展的主陣地,小學作為學生真正開始學習的第一場所,自然是培養鍛煉良好思維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因此,應當將小學教育重視起來,開展新興教學模式。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立足以學生為中心的基礎上,引導教育學生積極自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創設和諧民主、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環境,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以及積極性。
一、參與式課堂教學特點
1.以學生為中心
與傳統教學不同,不再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單純在課堂上接受教師制定好的教學方案實施以及簡單的與教師之間進行回答問題單一形式的互動,學生很難有自主發散思維以及獨立思考的機會,參與式教學貫徹新課程理念中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學觀點。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己根據實際情況與同學進行探討討論,最終提出學習目標以及制定相應學習計劃,學生的參與度大大得到提升。
2.自主學習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自己憑借自己的理解認知進行課堂講解。教師成為引導者的身份是參與是課堂的一大特色。在學生準備課堂講解的同時,會發現很多問題從而進行積極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學習探究中無疑對學生學習積極性有著很好的提升效果。
3.教師適時引導
教師退居二線,并不意味著成為了甩手掌柜,依舊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要做到更好的組織策劃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針對學生在發現探究問題過程中暴露出的不足,老師需要適時對學生進行點撥,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參與是課堂教學目標
1.培養競爭合作意識
教育的最終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步入社會,立足社會根本在于適當競爭精神以及合作意識的具備。在參與式教學中,憑借學生單獨自身來解決完成具有很大難度,這就不得不去與同學之間進行合作交流。在這個過程開展的同時,促使學生明了競爭與合作對于一件事情開展是否成功的重要性,為將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2.鍛煉溝通交際能力
良好的溝通交際能力是社會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它所涵蓋獲取、傳遞、匯總信息能力以及結識朋友的技能。參與式教學開展過程中,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會進行大量交流溝通,與此同時學生逐漸完善自己以及聆聽并吸取他人建議,從而自身能力得以提高。
三、參與式課堂教學策略
1.讓學生掌點“權”
傳統教學觀念及傳統理念中,師生之間可謂涇渭分明,一般是根據教師單方面決定的,不敢將講課重任交給學生,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角度看待。再加上部分教師開展教學時并沒有認真傾聽學生的想法以及學生實際程度,使得教學效率不高以及進度脫節現象時有發生。開展參與式教學也是,教師應該勇于摒棄這些,放權給學生。
2.轉變教學思想
傳統教學沿襲多年,“一言堂”教學形式也是過去教師經常采用的教學方式。教師單純運用語言在講臺開展教學,學生整節課作為聆聽學習,師生間的互動少之甚少,有也只是仿若應付的單一不變的提問方式。學生長期處于知識灌輸的填鴨式教育下很難形成自主性學習習慣。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必須根本上轉變教學思想,真正意義上樹立學生為學習發展衷心的思想,更多的聆聽學生心聲,樹立融洽師生關系。同時開展進行參與式教學時適時鼓勵,增加他們的自信心以及提高學習積極性。
3.開展趣味教學
小學生處于年齡段問題,正是活潑多動的年紀,枯燥乏味的課堂很難激起他們的注意以及興趣的養成。為提高小學生的課堂參與,開展趣味教學所占據的是舉足輕重的作用影響,引入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場景。
四、結語
總之,構建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順應眼下時代需求,從娃娃抓起,贏在起跑線上。這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嘗試及改革創新,使得學生更加積極參與以及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秦應珍.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24):244-245.
[2]李從階.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策略”實踐研究[J].速讀(上旬),2014,(12):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