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霞琴
【摘 要】高中的政治教育對中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政治這門課程也是學生學習的較為重要的一門學科。但是由于傳統的政治教育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存在的,所以這種教育方式需要得到轉變,讓德育真正滲透到政治教育中來,教給學生更多的道德方面的知識而不是“空、遠、大”的理論知識。
【關鍵詞】高中政治;德育;教育
高中德育的基礎的一些任務是爭取將全體學生培養為熱愛祖國熱愛社會的具有社會公德、文明習慣的良好的公民,并且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爭當社會“四有”公民,做到有文化、有理想、有思想、有禮貌。但是一些教育方式過于死板、老套,就導致了在政治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出現華而不實、空洞無物的現象,讓學生只是學會“喊口號”而沒有真正的實際行動。本文就將討論要如何在高中政治教育中進行德育的滲透。
一、提高政治教師綜合素質,統一德育滲透意識
想真正在高中教育中進行德育的合理滲透,最根本還是要從老師做起,提高高中政治老師的綜合素質,建設一支良好的教師隊伍,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首先要保持一個良好的教師儀態,一個良好的教師形象有利于幫助建立和學生的友好關系,從而達到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的效果。尤其是在課堂上,教師表現出來的笑容會極具親和力,很快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能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而且,時刻保持微笑也會給人帶去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可以使周圍的人感到心情愉悅、十分舒服,起著極大的感染力。政治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符合新形勢下的新的教育觀念和理念,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做到與時俱進;其次,高中政治教師還要不斷提供自身的素質,在思想意識方面不斷進行提升和進步,并且能熟練地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只有這樣才能以身作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被影響,樹立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靈。
二、挖掘教材德育內容,理論聯系實際
新的課標提出教材的設置要融入思想性,同時又要具備故事性和趣味性,結合具體實際,將理論與實際聯合起來,實事求是。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這種教學創新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不一定非要按照別人的想法去做,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客觀條件去發掘適合自己和學生的課堂創新方法。政治學習并不就是等于枯燥的學習,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其實政治也可以是十分有趣的學習活動。以我以前政治老師的課堂教學為例,他十分擅長營造政治課堂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從講《哲學的思維》這一章來說,他在課堂的開始就給大家科普了許多關于西方哲學的小故事,以及一些有趣的哲學傳說,讓同學們集中注意力,情緒達到了一個興奮狀態,不再死氣沉沉;接著他就引導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哲學思維能力進行引導,包括有哪些具體方法,用什么思考方式,進一步加強了學生渴望得到答案的欲望,達到了鋪墊、制造懸念的效果;然后在講解過程中,他讓全班同學自由組合,講出自己了解的哲學類小故事,對大家進行提問,另外其他的學生需要解答出同學的問題。最后再對同學們的回答進行總結歸納,引出新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是單調枯燥地給學生講授新內容,而是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尋求答案。他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解題思路,更是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不再對政治抱有一種心理上的畏懼感。這樣的創新式教學就是值得借鑒的,但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抄。教師始終要記住,沒有最好的教學方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
三、緊扣教材,注意德育滲透的“點”、“時”、“度”
教師在進行中學教育時,也要注意聯系教材,緊扣主題,從教材的實際出發,既做到遵循客觀的規律,又聯系具體實際,用正確的方式將德育滲透到政治教學中來,把握德育教學的“點”、“時”、“度”,有規律有目的的逐漸深入德育教育。比如在講解關于《國際競爭的實質》這一課的時候,正好是我國載人航天飛行取得圓滿成功之際,我在上課之前就準備了一段關于載人航天飛行的視頻,給他們進行播放,讓他們了解我國的強大的科技國防力量,向他們展示航空員的以及我們祖國的偉大,這樣就可以帶動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充分激發他們的上課熱情。傳統的課堂教學內容就是給學生講授書本里面的內容,并不會給學生有過多地拓展。而在課標改革的新要求新體制下,教師也要學會隨機應變,而不是固步自封,這樣就無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率,無法達到課程標準的新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在尊重教材編寫的客觀事實下,對書中內容不足的地方或者錯誤的地方進行糾正、改正,科學的辯證發展觀要求我們,不能死讀書、讀死書。
四、結語
無論在什么時候,教師都要學會把握學生的特點,從不斷的經驗教訓中去總結屬于自己的教學方式,樹立積極創新的教學思維,立足于現實。政治也是來源于生活,只有從實際出發,同時結合理論指導我們才能夠真正做到德育滲透的工作。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學德育大綱.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