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泓+趙綺+李豪英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大,高職院校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高職院校和普通高校相比,更能夠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并結合市場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從而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專業的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系統的課程設置以及產教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對藝術類專業的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試圖以服裝設計專業的培養為例,淺析高職院校對藝術類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職院校;服裝設計;人才培養;重要意義
藝術類專業的高職學生和普通專業的高職學生相比,面臨著更大的挑戰:不僅僅要求他們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以及專業素養,還要求其能夠快速地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能夠根據藝術類專業的特殊性,有針對性的開設相關課程,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從而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本文試圖從美術功底、優越的教學環境以及對口的就業企業三個方面來論述高職院校對服裝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一、美術功底
1.扎實的美術功底離不開高職院校的訓練與培養
扎實的美術功底是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根基,是其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對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繪畫是傳達其設計理念的窗口,是成為一名優秀的服裝設計師的必要條件??v觀眾多高職院校的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有一定的美術基礎,但是這種基礎僅僅停留在對基本線條的控制以及對美術的熱愛上,并未接受系統的美術知識,因此,對相關的美術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是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以及雄厚的師資力量是實現這一初衷的有效途徑。
在課程設置上,每一所高職院校會根據自身的教學特色以及教學理念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在基礎美術教育的課程設置上,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為將美術基礎的訓練與專業知識結合起來,《時裝畫基礎》、《時裝畫技巧》以及《設計基礎》等基本課程是學生的必修課程。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學生除了進入高職院校進行學習以外,亦可以自學成才。但是,就目前的招生現狀來看,藝術類專業在錄取的時候分數較低,專業知識不夠扎實,自制能力較差,因此散漫的自由式學習會使學習效率事倍功半。高職院校的任課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適當調整教學策略,深入淺出,寓教于樂,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美術知識,為成為一名優秀的服裝設計時打下基礎。由此可見,高職院校有針對性的課程設置以及具備專業技能的教師團隊在人才培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產教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以及色彩搭配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潮流的推動下,要求高職院校根據專業的特色調整教學模式,從而探索一條適用于本專業的發展道路。就服裝設計專業而言,掌握再多的理論知識也不過是紙上談兵,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注重在理解相關概念的前提下,能夠動手操作、設計受大眾喜愛的服裝,因此,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從傳統的理論與實踐相分離的教學方式向產教結合教學模式的轉變具有現實意義。諸多高職院校不僅僅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還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與相關的企業進行合作,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平臺是高職院?,F代教育的特色。
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產教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拘囿于教科書上純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傳授,而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現行示范、言傳身教,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以及技能的傳授和掌握。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是集美術、設計于一體的綜合型人才。針對服裝設計行業的從事人員來說,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美術功底,在此基礎上,還要求具有獨特的造型能力以及色彩搭配能力,能夠結合市場的需求以及大眾的審美進行造型設計和色彩搭配。因此,要求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要具備實戰的經驗。高職院校能夠根據專業的需求與企業進行合作,這種產教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與色彩搭配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為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基礎。
二、優越的教學環境
一所高職院校具備完善而系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宗旨,有著文化素養和專業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以及先進的教學設備等等,都為服裝設計專業等藝術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教師的職業素養以及專業能力直接影響和決定教學質量,進而直接影響學生的素質能力的高低,因此良好的師德以及專業素養在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職院校任教的教師都是相應專業的精英人才,在該領域有一定的成績和研究,因此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儲備。此外,在課堂教學之外,專業教師不斷補充日新月異的專業新知識,不斷積累、充電,進修學習和展開學術研討,豐富了專業知識面和能力,從而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將不斷更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從而使得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獲得與時俱進的知識點。高職院校為了加強學術交流,定期舉辦各種專業新知識、新技術的講座,聘請校外的專家教授以及相關的技術人員來進行講學和學術交流,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術研究范圍。
除此之外,先進的教學設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和基礎。服裝設計專業相比其他專業而言,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服裝設計專業教學必須適應新形勢的需求,進而隨著經濟發展的需求而不斷改進教學理念和教學設備。服裝設計專業是融入了創新理念以及跟隨時代潮流的全新專業,注重將創新點、藝術以及技術融為一體,因此,先進的教學設備能夠為學生提供操作平臺,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高職院校為了培養時代需求的高質量人才,跟著時代潮流不斷更新教學設備。就服裝設計專業而言,高職院校具備相關的教學設備,例如服裝設計室、服裝成衣工藝實訓室、服裝CAD室、服裝營銷室以及服裝攝影實訓室、手工藝術實驗室等等,從而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進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良好的就業前景
在文章的前面筆者已經述及服裝設計專業等藝術類專業注重與企業合作,采取產教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與高職院校進行合作的企業在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的過程中,也是為企業儲備專業人才的過程,因此,在這個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了相關的就業平臺。此外,學校根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適時適當地調整教學策略以及課程設置,從而培養社會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誠然,除了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能之外,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根據調查顯示,企業在招聘高職院校的學生過程中,主要看重學生的辦事靈活程度、良好的身體素質、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過硬的專業技能,因此,高職院校根據企業的需求有針對性對學生進行培養,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以及前景。
本文主要從扎實的美術功底、優越的教學環境和良好的就業前景這幾個方面做了簡短的介紹和分析,高職院校系統的課程設置以及教師的多樣化教學能夠提高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美術功底,先進的教學設備以及產教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都為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就業環境。當然,高職院校對藝術類專業學生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毋庸置疑,不管是從專業技能角度而言,還是從實踐平臺來看,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筆者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師資力量以及教學模式都使高職院校具備核心競爭力,對藝術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特別是服裝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倩倩,提升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教學質量措施探析.科技致富向導,2013(09):第107+73頁.
[2]馮越芳,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芻議.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2(03):第111-1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