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斌彬(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浙江 溫州 325000)
?
淺析跨境電子商務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潘斌彬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浙江 溫州 325000)
摘要:跨境電子商務模式逐漸成為當前全球經貿的重要交易方式之一,由于其具有全球性、即時性、匿名性等特征,所以其使用推廣的范圍正在不斷地增加。不過當前跨境電子商務中依舊存在諸多問題需要解決,這些問題若得不到合理的處理,必然會影響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所以有針對性的制定解決對策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問題;解決對策
跨境電子商務可以跨區域、跨國別進行商品的貿易交易,它主要是依托以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為基礎建立的電子商務平臺完成貨物的交易與支付,利用物流企業實現貨物的跨國際運輸。這種方式的出現為我國企業外貿出口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也為我國經濟實力的增長增添了新的助力。
1、跨境支付得不到消費者的信任
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經貿發展的一種重要模式。由于全球貨物交易往來密切,跨境電子商務支付數額相對較大,從而使得參與交易的雙方對跨境支付產生了疑慮,進而讓跨境電子商務受到了大家的質疑。通過相關的資料研究發現,當前跨境電子商務在發展的時候最先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讓跨境支付獲得消費者的絕對信任”。在數據分析中發現,有近三成的被采訪者經常通過跨境電子商務進行購物,但是這一數據普遍低于各國銷售新人比例。在對跨境電子商務是否盈利的調查中發現,有九成以上的人都認為會盈利。在對相關的支付服務單位調查時發現,有四成左右的企業會選擇提供跨境電子商務支付服務。由此,可以認為跨境電子商務實際上是盈利的,它能夠大范圍內推廣使用的關鍵就是能夠得到消費者對其使用的信任與認可。
2、全球語言、習俗、地理環境等文化背景存在差異的阻遏作用
全球經濟貿易體系正在不斷地完善、改革,隨著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跨境電子商務模式正在全球各地加以使用,不過在不同地區及國家質檢的發展使用狀況依舊存在差異。通過研究發現,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在2016年已經突破萬億,并且歐洲市場已經成為最大的電商跨境貿易市場,其每年的增長份額都在不斷的提升。在中國經濟的強勁帶動下,亞太地區的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正在不斷地提升,并在短短幾年內成為了全球第三大電子商務交易市場,每年的交易額已經突破萬億大關。跨境電子貿易流通速度快、交易量大、增長持續的地區主要以文化、語言、習俗相同的地區為主。在對相關數據的分析中發現,約70.3%的受調查企業認為有共同的語言是跨境電子商務強大的內因,其次才是有共同邊境的鄰國,大約67%的被調查企業認為,有著相同語言的合作伙伴以及銷售團隊能夠理解當地文化,并將為跨境電子商務帶來更多的利潤,語言是一個能夠增加跨境電子商務利潤的強大的商業驅動力。可見,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發展面臨著語言、地理環境等因素制約著行業發展。
3、通關的效率比較低
傳統的貿易方式一直主導著世界的發展,它主要是指各地區之間的貨物貿易交往,往往具有交易時間長、頻率低、交易數量大的特點。不過,電子商務與客戶是一種直接的見面關系,這為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的更新提供了保障與開端。基于此,我們可以發現單一的供應商與單一的客戶之間的貿易交流量比較小,其對應的頻率也就比較低,但通過跨境電子商務模式可以提高交易頻率與通關效率。正是這種原因的出現,使得現代海關監管工作不斷增加,由于跨境電子商務交易中存在海關通過監管與征稅環節,所以當大量的交易貨物通過快遞的方式進入進內的時候,海關就必須嚴格的對其進行監督、管理、審查、征稅。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的貨物存在退貨或者更換的問題,這也為海關的監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難題。在現實的跨境電子商務貿易交易中,一旦出現了問題,往往就會卡在海關部門,影響貨物的交運效率,從而引發社會各界對海關效率低下的不滿。
4、退稅問題
所謂的退稅,實際上就是指將出口貨物在國內生產與流通中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等眾多的稅種進行全額退還。出口獲取退稅制度是國家稅收制度中的重要一環,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通過對相關企業退還在國內已經繳納的各種稅款,讓其不含任何稅收成本走進國際市場,使其與國外產品具有同臺競爭的實力,進而擴大出口總量、提高收益規模。當前跨境電子商務依托快遞行業為主要貨物中轉者,所以很多賣家都無法得到報關單,也就無法向國家提供報關單,從而無法享受國家制定的退稅政策。
1、通過跨境電子監管與外匯管理體系的完善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由于電子支付存在一定的風險,得不到消費者的信任,所以必須對支付服務交易進行嚴格的立法控制。在這一方面,我們應參照西方國家在電子商務支付上制度的建立模式,通過結合當前國內電子支付服務的實際狀況,量身定制符合我國跨境電子支付的法律法規,并對電子支付中的參與雙方的權利及義務進行詳細的規定。通過不斷的強化支付機構與銀行機構的監督管理檢查的強度,完善跨境電子支付、清算、結算等服務體系的合理建立。同時,基于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新環境,在跨境電子商務外匯資金支付業務的辦理中,相關支付機構應通過與國家外匯管理局進行緊密磋商溝通,在獲得足夠的技術職稱以及相關企業的商業信譽保證后,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支付,從而降低跨境支付存在的潛在風險、獲得消費者的信任。
2、對語言環境進行學習,完善資源整合
在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中,由于全球語言種類繁多,要想進行統一的整合、分析是非常苦惱的事情。因此,應對當前存在的跨境電商給予足夠的政策支持,鼓勵其勇敢的與境外企業手牽手建立新型大企業合作戰略伙伴關系,通過對海外倉儲與渠道的重新整合,達到跨區域、跨國境、跨語種的資源整合共享目的。比如推廣海外倉模式,電商負責貨源組織、海外配送及售后服務,合作企業負責品牌推廣和渠道維護,有效解決本土電商鋪開投入過大、推廣成本過高、語言環境、地理環境不熟等地域文化背景問題。
3、將通關效率進行提升
跨境電子商務已經在全球貿易的影響下得到了新的發展機遇,不過當前的海關監管體系顯然已經不能夠滿足企業跨境電子商貿交流的需求。因此,要按照世界海關組織公布的《全球貿易安全與便利標準框架》的要求,做好實際貨物的監管與查驗。另外,要在無紙通關的基礎上依托電子口岸,以信息化為手段解決制約出口小額B2B、B2C業務發展的難以快速通關、規范結匯及退稅等瓶頸問題,提高通關效率,降低通關成本,節約通關時間。面對這種問題的出現,可以在相關試點城市使用針對性措施進行效率的提升。以杭州為例,其跨境電子交易的主要平臺服務的對象是小額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在出口的時候會將跨境電子商務貿易放進一般貿易管理的范疇當中。在進口的時候,通過利用平臺集中報關的方式,讓海外貨物一次性的進入境內,從而保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集中申報工作,有效地讓通關效率有所提升。通過對中杭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的分析中可以發現,其內部含有海關報關服務大廳、物業管理中心、通關流水線等眾多的配套部門。在園區的內部已經大范圍的實現了跨境電子商務信息化,在進行定期申報與集中申報的業務辦理過程中對海關、國稅、外管、物流企業、電商之間的流程進行了有效地優化、處理,從而使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通過貿易成本大幅度降低,達到了“一園通關”的終極目標。通過此種方法的實施,相關企業在進行貨物的發售中,就可以先出關,后再統一時間點向海關部門集中申報。
4、對退稅問題進行解決
由于跨境電子商務的規模在最近幾年不斷地擴大,所以完善出口產品的退稅政策制定,有助于拉動中小型企業“走出去”發展貿易。通過出臺政策提供稅收優惠制度,在配合電商自身的特定,將有效地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幫助企業進行外貿轉型與升級,從而促進相關企業健康發展。出口方面,為解決中小微企業不能結匯、退稅問題,可以采用“清單核放、定期申報”模式,通過電子訂單、電子支付憑證、電子運單與報關清單的自動對比實現分類通關、快速驗放,并定期匯總清單數據形成一般貿易報關單,通過與國稅、外匯部門的電子數據聯網,為企業辦理退稅、結匯,扶持中小微電商企業的發展。在進口方面,首先應打造一條陽光跨境直接購買通道,對在電子商務平臺上交易的商品進行價格、稅收、運費的明示,從而打消消費者的質疑心理,建立和諧的網購環境,從而方便稅收與監管工作的開展。其次應將海關保稅區域監管優勢徹底的發揮出來,通過批準電商可以將流行產品、必須產品批量性的走入保稅區存放,然后當消費者購買后逐一發放的方式進行交易,進而降低國際郵運成本,縮減交貨時間。與此同時,應完善《適應性電子商務出口稅收條例》的制定,從而方便電商企業進行出口退稅業務的辦理。
由于跨境電子商務貿易的開展具有跨區域、跨語言、跨文化等特征,所以在貨物的支付、發放過程中難免會存在諸多的問題。只有通過不斷地完善跨境電子商務交易服務體系,積極的研究電商商品平臺的建立等工作,才能夠讓跨境電子商務模式帶動國內企業走向世界各地,為國內經濟增長總值的提升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孫蕾、王芳: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J].中國流通經濟,2015(3).
[2]速賣通大學:跨境電商——阿里巴巴速賣通寶典[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
[3]何悅: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商貿工業,2015(20).
[4]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報告(2014—2015)[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6.
[5]2014—2016年我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數據分析[EB/OL].http://www.chinabgao.com/k/216795kuajingdianshang/19094.html.
(責任編輯:徐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