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欣燕
?
以內部控制為基礎的企業財務流程再造探討
文/趙欣燕
摘要: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由于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的財務流程暴露出很多問題,這妨礙了企業經營效率的提高,制約了企業的良性發展。面對新的形勢,進行企業財務流程再造就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分析當前企業財務流程現狀,指出其中存在的幾點問題,并探討以內部控制為基礎的企業財務流程再造。
關鍵詞:內部控制;財務流程再造;現狀;探討
內部控制是當前企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它能保護企業的經濟資源,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面對當前企業財務流程中的各種問題,可以通過加強內部控制來實現財務流程再造的目的,從而增加企業的價值。
(一)基本含義
財務流程再造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含義,從狹義的財務流程再造來看,它主要指財務部門處理一般業務的基本流程[1]。從廣義的角度來看,其涵蓋的范圍較廣,從各種數據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企業內部管理、營運流程的有效銜接,甚至包括企業的資源利用、會計處理等工作。但在實際的工作當中,財務流程再造的基本含義一般是就廣義的角度來談的。因為企業在日常的經營過程中,財務流程往往與其他非財務流程交織在一起,因此,企業必須對財務流程做較為細致的分析和研究。在財務流程再造的基礎上,就能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二)原則
第一,企業財務流程再造,應提高財務的控制能力。在以往的財務流程中,由于企業內部各部門不能有效配合,致使企業的既定目標不能如期實現。不僅如此,由于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的各種業務流程往往出現交叉的現象,這顯然妨礙了員工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企業財務流程再造應以提高財務控制能力為原則,確保企業的資金運轉以及其他業務活動有序進行。
第二,實現信息共享、滿足企業管理需求。以往的財務流程模式,局限于財務管理方面,忽視了與企業其他部門的有效配合,這很難滿足當前企業的管理需求。為了彌補這個缺陷,企業再造財務流程就必須以信息共享和滿足企業管理需求為前提,從而打破時空的限制,改善企業的管理效果。
(一)無法達到實時控制的目標
在傳統的財務流程中,其控制職能主要體現在事后的控制之中,但是,這種控制職能主要適用于信息時代之前的企業經營狀況。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市場環境瞬息萬變,這客觀上要求企業財務流程能實現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因為事后控制帶有很大的滯后性,這無法滿足企業正常經營發展的需要。財務部門從收集關于企業的各種業務活動的數據信息,到之后的分析、整理、加工環節,需要經過一段較長的時間。可是,當財務人員整理出一份分析報告之后,企業的內部、外部環境往往又發生了變化。所以,企業以往的財務流程無法達到實時控制的目標。
(二)不能滿足企業管理的要求
在當前的網絡信息時代,管理人員要順利地開展管理工作,必須掌握大量的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但目前企業財務流程中的會計體系,對業務流程比較關注,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各種管理信息的獲取。由于會計信息與其他數據信息不能有效對接,因而財務部門在提供給管理人員數據信息時,管理人員往往會獲得較多的重復數據,但一些重要的數據卻不能反饋給管理人員。特別是,由于一般的會計流程只包含財務報表,所以管理人員獲取的信息數據種類十分有限[2]。管理人員不能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和非財務狀況,從而不能滿足企業管理的要求。
出現以上情況的原因是,企業的各種數據信息不能有效共享。財務人員在收集關于業務流程的各種信息時,未注重收集其他非業務流程的信息。這造成了各部門的信息不能有效傳遞,既限制了企業的管理工作,又降低了其他員工的工作效率。
(三)很難高效控制風險
由于財務流程的側重點在事后,因而管理人員獲知風險點的時間就相對滯后。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很難高效控制風險,這就給企業的正常經營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需要指出的是,企業的風險系數不僅關系到企業的經濟利益,而且關系到企業未來的發展。在風險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企業的經營成果就很難得到保證。三、探討以內部控制為基礎的企業財務流程再造
(一)提升企業內部控制質量
由于內部控制質量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既定目標的實現,關系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以內部控制為基礎再造企業財務流程,就是改善財務流程實施效果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具體看來,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加強企業內部控制。
首先,改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內部控制環境不僅是內部控制的基本組成部分,而且是財務再造的基礎性工作。只有營造出良好內部控制環境,才能切實的實現企業財務流程再造。因此,企業管理人員應主動改善自己的工作作風、思想作風,并積極開展思想建設活動。通過樹立企業的價值觀,使各級員工以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來開展各項工作。
其次,強化內部控制活動,建立財務流程風險評估系統[3]。管理人員應認真分析企業的各種內部控制活動,對于不能給企業帶來價值的活動,可以將其整合到其他活動之中。與此同時,在企業的各種業務流程組合在一起,保證各個環節緊密相連、環環相扣。在新的業務流程的基礎上,企業可以著手建立財務流程風險評估系。在該系統的幫助下,企業能較為準確的識別、規避各種風險。
最后,制定信息共享制度,強化內部
下接(第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