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雨雙
?
村鎮銀行發展的調查與分析研究文獻綜述
文/江雨雙
摘要:自 2006 年中國銀監會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以來,村鎮銀行在我國迅速崛起,打破了農村金融市場以農信社為主的較為單一的局面,使得農村金融體系更加完善。筆者就村鎮銀行產生以來,借鑒眾多學者的研究文獻,對此機構的發展歷程、設立意義、可持續發展制約因素及對策進行了綜述分析,希望對以后的研究起到參考價值。
關鍵詞:村鎮銀行;設立意義;制約因素;對策研究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市場飛速發展,但在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地區降低了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吸引力,金融服務的供給不足又限制了農村地區的發展。在這種雙向制約的環境下,為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我國提出了建設村鎮銀行的新舉措。
銀監會(2006)在發布的《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首次提出村鎮銀行的概念,允許產業資本和民間資本到農村地區設立銀行,提出要在農村地區增設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三類新型金融機構。為解決村鎮銀行東西部發展不平衡問題,銀監會(2010)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有關事宜的通知》,引導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起人到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以地市為單位組建總分行制的村鎮銀行。截止2016年2月我國村鎮銀行已達1329家,遍布33個省區。
(一)有利于增強農村金融市場的競爭性
李莉莉(2007)、李曦(2009)等認為村鎮銀行打破了農信社在農村金融市場體系中的壟斷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單一的局面和農民貸款難的問題;使農村金融企業間形成良性競爭,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新的發展動力。
(二)有效緩解農村金融供需矛盾
林佳蓉(2014)研究認為,村鎮銀行以決策鏈短、反應速度快為特點的扁平化管理結構和以農業資金需求與金融服務供給流程緊密結合為特點的運作模式,縮短了資金循環使用的時間,極大的提高了農業資金的使用效率,有效緩解了農村金融供需不平衡的矛盾。
(三)為農村金融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法律明確規定,村鎮銀行“可以由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境內自然人作為發起人或出資人”,允許農村銀行業吸收民間資本的注入。李莉莉(2007)認為村鎮銀行設立的門檻較低,促使資金來源多元化,為民間資本進入銀行金融業提供了合法正規的良性發展道路。
雖然村鎮銀行雖然為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快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進程,但在實際經營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一)公眾認可度低、公信力不足
村鎮銀行起步晚,網點少、規模小等特點,導致村鎮銀行與同行業金融機構相比存在吸收存款能力差,存貸款業務開展難等問題。制約了對農村地區金融服務業務廣度和深度的開拓創新。
(二)服務種類單一,金融產品缺乏創新
村鎮銀行因為受到資金和技術水平的制約,其主要業務還集中在存貸款等基本傳統業務上。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金融服務業和互聯網緊密結合,而村鎮銀行的電子銀行功能欠缺、銀行卡業務單一,不能滿足客戶日益多元化的增長需求。
(三)市場定位不明確,脫農跡象明顯
雖然村鎮銀行以服務“三農”為基本任務,但是農業生產收益不確定性大且缺少風險補償機制,以及其資金回收期長等特點,導致村鎮銀行背棄其最初的政策性目的,更傾向于投資二三產業,造成嚴重“脫農化”的混亂局面。
(四)政府扶持力度不夠,缺乏相關配套政策
同樣為服務“三農”而設立的農信社與一般商業金融企業相比在稅收方面享受優惠政策,但對村鎮銀行卻沒有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政府支持力度明顯不足,相關配套政策不完善。
(五)村鎮銀行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偏低
村鎮銀行設立時間晚,行為規范準則
不完善,使得多數從業人員職業經驗不足,而且缺乏健全的教育培訓機制,致使從業人員總體綜合素質偏低。
(一)樹立品牌形象,提高公信度。向廣大農村客戶進行金融知識、村鎮銀行設立初衷、優惠政策的宣傳教育,樹立品牌形象。
(二)加強金融創新,擴展業務市場
創造性的開發與三農客戶數量眾多、貸款規模較小的特點相適應的金融服務產品,來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村鎮銀行應加快發展中間業務的步伐,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高信息化服務質量,擴大市場占有率。
(三)明確市場定位和發展方向
明確市場定位,立足農村、農業和農民,把解決“三農”資金問題政策目標落到實處。
(四)提高員工整體素質,優化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教育培訓制度、村鎮銀行獨特的文化理念,完善獎勵晉升機制,創建學習型組織,定期對執業人員進行培訓,優化管理制度,提升服務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適當放寬村鎮銀行的吸儲范圍,大力發展農業保險,分散村鎮銀行的風險,加強政府政策的引導。
參考文獻:
[1]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Z].2006.
[2]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關于加快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有關事宜的通知[Z].2007.
[3]李莉莉.關于村鎮銀行的制度設計與思考[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7(7):19-22.
[4]李曦.論我國村鎮銀行的市場定位[D].四川:西南財經大學,2009.
[5]林佳蓉.我國農村金融供給短缺問題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5(05):126-127.
作者單位:(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