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潔莉
【摘要】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孩子的教育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家長、老師和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和重視。新課程改革提出了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的。這無疑會給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帶來很大的幫助。本文首先分析了什么是思維導圖以及思維導圖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然后從三個方面對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思維導圖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1-0105-01
現在的高中學生學習壓力緊張,學習內容也有些繁多,有一部分學生英語成績薄弱難以提高,主要是因為閱讀能力欠缺。傳統的教育模式都是應試教育,老師們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提高成績,因此會交給學生一些答題技巧,更多參考資料的答案設計也是有許多的解題巧妙方法。但是這些解題技巧和方法都是從單詞和句子層面的指導,基于對單詞和句子的分析得以做出答案,而忽視了對整片文章的閱讀和語義的了解。思維導圖的提出可以大大地改善這種現狀。
一、什么是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細化知識結構的有效方法。它主要是借助于圖框結構和文字來表達反映學生的思路。一般的思維導圖是將內容的主旨大意放在中心位置,然后將大綱的分支由中心向四周散射開。形成一個簡單直觀的對內容大意完美概括的樹狀圖。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其實就是將學生對文章大意抽象的理解轉化為具體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檢驗學生理解能力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過程。
二、思維導圖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可以培養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高中英語閱讀詞匯量大,一些同學可能會因為有好多生詞匯就散失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思維導圖作為一個有效的學習方法,它可以幫助學生靈活地閱讀,有效理解文章的大意,逃出只有認識單詞才會閱讀的誤區,在理解了主旨大意的基礎上,對一些詞匯的認識也很有幫助。其次,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制作思維導圖是需要很清楚的邏輯的,否則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它需要學生理解了文章的大意之后能夠具體地將自己的思維表達出來,這無疑是一個鍛煉和檢驗學生理解能力的過程,有些學生可能自己理解了,但是表達的時候就會有困難,這是因為理解的不透徹。思維導圖就是逼迫學生養成對整篇閱讀的大意都有非常清晰明確的思路,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不要蒙混過關自己欺騙自己。
三、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
(一)組合內容和其他的知識點相互聯系
高中學生學習英語閱讀可能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就是詞匯量缺乏。因為高中閱讀詞匯量大,但是對于學生來講記單詞又是一件力不從心的事情。因此老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對單詞進行歸類記憶。比如學生從小就對一些水果蔬菜戶外運動的一些簡單單詞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老師可以提一兩個學生本就會的單詞,然后拋磚引玉,布置任務,讓學生將所有的這方面的單詞都一一進行歸類,這樣既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將舊的單詞與新的知識點相互聯系,組合記憶。
(二)結合主題,將閱讀框架搭建
英語閱讀和中文閱讀一樣,每種體裁都是有自己的寫作結構的。一些同學可能因為不懂單詞的意思就更加不想看也看不懂文章的意思了。老師要找一篇范文為例為學生進行講解。首先文章的標題會展示給我們一些關于文章的內容范圍的提示。有了這個提示之后,再分析文章的結構,將文章分層,將每一層的文章大意都寫出來,將閱讀框架搭建起來,忽略個別不認識的單詞的影響,降低文章難度,培養靈活的學習思路。
(三)在課后環節利用思維導圖有效進行復習
現在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不應該是單純的循規蹈矩的一成不變的,課堂活動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多一些學生之間的互動,多給學生一些展現自己的機會。思維導圖的運用無疑就給了學生很多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但是有時候文章在經過老師的講解之后。學生可能會覺得自己在制作思維導圖的時候思路有些局限,有些環節可能沒有考慮到。這時候老師就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思維導圖的分支進行延伸和完善,幫助學生學會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不斷地在復習的過程中擴充自己的知識。
四、總結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深入地透徹地理解所學的知識,養成良好有效的閱讀習慣。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對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進行了論述。首先,要組合內容和其他的知識點相互聯系,讓學生將舊的單詞與新的知識點相互聯系,組合記憶。其次,要結合主題,將閱讀框架搭建,培養靈活的學習思路。最后要引導學生在課后環節利用思維導圖有效進行復習,學會舉一反三,不斷地在復習的過程中擴充自己的知識。
參考文獻:
[1]馬武林,陳鈺.關于思維導圖輔助高中英語語篇教學理論探討[J].現代教育技術;2005年12期.
[2]方玲,李小輝,杜瑾,李建勤.關商務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