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琦雯
摘要:文章在分析了成本控制含義和重要性的基礎上,針對當前國有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引入戰略成本管理觀念、加強成本控制基礎管理、健全成本考核制度、實施全過程成本控制、創新成本控制手段,以及強化成本分析等建議。
關鍵詞:國有企業;成本控制;管理觀念;控制體系;控制方法
成本控制是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核心,也是企業能否進一步發展壯大、在同行業中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國有企業粗線條式的成本控制管理存在的問題日益暴露出來。成本控制的乏力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國有企業的盈利水平,有些企業甚至出現了虧損。因此,要以發展的眼光去探究成本管理的方式,從戰略高度去分析降低成本的途徑,對進一步降低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資源利用率、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國有企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國有企業只有做好成本控制工作,維持良好的利潤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一)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要降低成本,必須加強成本管理,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強化成本控制。只有具備了成本優勢,企業才能在同行業中提高競爭力,獲取更多利潤,從而進一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二)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國有企業實行成本控制,可以改變以往只滿足事后算賬的被動局面,使成本管理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同時使企業各項經營管理工作得到改善和提高。
(三)有利于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的變化
企業如今面臨的市場已經由計劃經濟時期的“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有企業只有轉變傳統的成本管理觀念,實施有效的成本控制,才能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國有企業成本控制的現狀與問題
國有企業受計劃經濟的影響較深,大多數企業的成本管理模式仍然比較傳統,其成本控制意識淡薄,成本控制手段乏力的現象依然存在。
(一)成本管理觀念落后,成本控制意識淡薄
雖然商業環境的變化對傳統的成本管理理念產生了巨大沖擊,迫切要求企業向戰略成本管理觀念轉變,但現實是落后的成本管理觀念依然存在。許多國有企業只重視生產過程發生的成本,對于設計、采購、銷售及售后等其他環節考慮不多,認為節約是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不能應用成本效益原則進行成本管理。國企領導人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如何完成上級下達的經濟指標上,不斷地擴大生產規模,盲目追逐短期利益,對于現代成本管理認識不足;企業沒有把成本控制工作落實到部門、個人,造成企業員工對于成本控制沒有積極性,并且相關專業人才引入不足,員工后續教育及相關指導也屈指可數,成本控制成效甚微。
(二)成本控制體系不完善,成本考核流于形式
許多國有企業雖然有成本管理的一些框架,也制定了相應的內控制度,但實施效果不甚理想。現階段仍將成本管理的重點放在成本核算和簡單的成本分析上,未建立起現代、完善的成本控制體系;未建立成本費用責任制度;雖然每年都在編制成本預算,但流于形式,成本預算更多由財務部門代為編制,沒有業務部門等具體部門的共同參與,在生產經營中也沒有被嚴格執行,上級的指標考核偏重于對營業收入和利潤的考核,造成企業將經營工作的重點放在如何增加產銷量以完成考核指標而不是降本增效上;沒有將職工的經濟利益與責任中心的成本考核結果掛鉤,未做到有獎有罰,成本考核流于形式,造成企業職工對于成本控制工作缺乏積極性。
(三)成本控制方法和手段落后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管理的需求也會隨之不斷強化,粗放的成本管理方法已難以適應日新月異的市場需要。雖然我國企業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開始大量推廣和應用先進的目標成本控制法和作業成本控制法,但目前許多企業仍在使用標準成本控制方法,對目標成本控制方法的運用也主要是在生產階段。這些成本控制方法一方面重視事中和事后控制,輕視事前控制,另一方面在成本控制過程中更多地依賴成本會計系統。全面成本控制需要各個環節的龐大而復雜的信息,以便及時反饋和處理,但是成本會計系統只能提供財務數據,不能提供管理人員需要的許多非財務的管理信息,對于成本形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各個環節的成本信息,成本會計系統都無法提供。而且一部分企業的成本控制仍停留在手工操作、計算機簡單匯總階段,與現代成本控制要求的成本控制信息的收集、處理、分析、傳遞全部電算化尚有很大差距。
(四)成本管理行為短期化
成本管理短期化行為在國有企業屢見不鮮。部分企業的成本管控有相對單純就事論事的傾向,力求在微觀環節微觀事項方面降低成本,或者有些經營者為了完成短期目標取得業績榮譽,便消耗企業各類經濟資源,因缺乏戰略眼光及大局意識使企業喪失了長遠發展的潛力。
三、提升國有企業成本管控的建議
(一)樹立戰略成本管理觀念
為了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取得持續發展的競爭優勢,企業必須從傳統的成本管理思維中跳出,引入戰略成本管理理念。所謂戰略成本管理就是以戰略的眼光從成本的源頭分辨成本驅動因素,對價值鏈進行成本管理,即運用成本數據,為戰略管理的每一個關鍵步驟提供戰略性成本信息,以利于企業競爭優勢的形成和核心競爭力的創造。與傳統成本管理相比,戰略成本管理具有全局性、長期性、動態性及外向性等優勢。
實施戰略成本管理,要求企業管理者更新觀念,從而創新性地提出契合企業自身實際的成本管理方法。一是從注重成本核算向注重成本控制轉變。企業可引入先進的作業成本法,這將大大提升成本信息的相關性、可靠性。二是從成本的經營性控制向成本的規劃性控制轉變。在產品制造過程之前,通過系統規劃,“植入”成本理念,可大大優化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線規劃或布局等,達到最終降低成本的目的。三是從產品制造成本管理向產品全成本管理轉變。企業不但要關注產品的制造成本,更應關注產品設計、設備升級、生產準備、營銷策略、售后服務等一系列環節所發生的所有資源消耗,從而在“整體”上判斷產品是否具有盈利性、價值創造性。四是從靜態成本管理向動態成本管理轉變。企業不僅要關注“獨立發生”的成本項目,還要求從成本結構的動態關系上,分析存在“內部聯動關系”的作業環節所消耗的資源,控制產品的聯動成本。
(二)強化成本預算,完善成本控制體系,健全成本考核制度
完善成本控制體系需要進一步加強成本預算工作,成本控制的關鍵在于制定科學合理的成本預算,以成本預測為前提編制的成本預算,是企業實現經營目標并確保完成考核指標的主要方法,也是企業成本控制的依據。再根據預算執行結果,對各責任中心進行分析和考核,并建立嚴格的考評機制和合理的獎懲制度。
首先,企業的成本預算需要通過對過去成本數據的總結分析、目前企業的實際狀況和未來企業的利潤目標等來制定。成本發生于業務過程,成本控制與業務控制不可分割,因此成本預算應該建立在企業的各項業務分析和預測的基礎上,要改變財務部門只憑單一的數據分析來盲目制定的做法。各業務部門要積極編制本部門業務預算,財務部門負責匯總各業務部門數據而不能代為編制,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完全可以指導企業成本管理的成本預算。成本預算的編制首先要適合本行業、本企業特點,其次要精細到從產品設計直到銷售、售后的各個環節,使編制出的成本預算能真正發揮其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其次,企業實行成本預算管理應根據責、權、利一致的原則逐步構建成本責任體系。企業應在內部確立成本責任中心,把目標成本分解到各責任中心,明確其在完成成本指標上的經濟責任,并按期對各責任中心的成本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和考核。成本考核還應包括成本崗位工作考核,引入成本否決制的基本思想,并且與獎懲密切結合起來,以充分體現成本考核的時代性和先進性。
(三)實施全過程成本控制,創新成本控制手段
企業在生產經營全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會發生有形的或無形的資源的耗費,企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員工個體的行為都會影響到企業向市場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成本的高低。為了使成本控制目標得以實現,就要求企業的成本控制應貫穿于生產經營全過程,要實施全過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
首先,要實施全過程的成本控制。傳統的成本控制只對制造過程的成本進行控制,而現代企業對成本控制已向前延伸至設計階段,向后延伸至銷售階段。可以說,全過程成本控制是對產品成本形成的全過程進行管理,是對包括產品設計過程、制造過程及銷售過程在內的整個壽命周期成本進行管理。
其次,要實施分階段的成本控制。按成本發生的先后時間,成本控制分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包括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三部分,這是成本控制的第一步;事中控制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事后控制包括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事后控制是在事前、事中成本控制的基礎上,總結各責任中心的業績和存在的問題,考核各責任中心,同時為下一年度的成本控制工作提出新的目標。雖然事后控制的作用很重要,但是當年的成本費用已經發生,事后控制的效果只能在下一年的生產經營中體現。事前控制是在真實的成本還沒有發生就開始進行成本控制活動,它決定了將會發生的產品成本,對產品的成本水平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事前控制對于企業也相當重要。企業要改變重視事中、事后控制,輕視事前控制的片面思維,開展全過程的成本控制。
最后,成本控制手段也要有創新。現代的成本控制活動已經滲透到企業的研究、開發、設計、采購、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等一系列活動中,各種成本控制信息繁雜而龐大,對于成本數據信息的傳遞、處理不再是依賴成本會計系統及手工操作所能辦到的。因此,國有企業要創新成本控制手段。在現有的信息系統基礎上,建立起以計算機及其軟件構建的交互式信息處理平臺,快速、便捷傳遞和處理成本數據信息,做到企業內部資源共享,管理人員能及時發現成本控制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處理,提高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
(四)借力全面預算管理,克服短視行為
2014年,財政部倡導推進管理會計體系的建設,得到各地各類經濟組織得積極響應,對于成本管控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存在視野短視、維度單一等問題的企業,是一個良好機會。具體而言,國有企業可以借助會計對企業管理的反作用的彰顯,同步推動實現成本管控效益分析、成本決策倒逼資源配置優化及產業布局等相關決策等高水準成本管理內容的實現。另外,目前,全面預算管理的盛行及普及,對于成本管控水準提升來說也是一個良好的機會,后者可以依附前者的預算方案編制、預算執行分析、預算決算等環節,實現自身水準的提升。
四、結束語
成本控制對于國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成本控制的優劣可以決定一個企業的命運。企業成本的控制是和企業自身的努力分不開的,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只有有效地實施成本控制,才能在同行業中始終保持成本優勢,提升企業產品的競爭能力,擴大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因此,國有企業必須扎扎扎實實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以保證企業的持續發展,保證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耿紅.國有企業成本管理問題探微[J].新經濟,2016(18).
[2]安彬.試論國有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11).
[3]李炳香.企業如何實施戰略成本管理[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21).
(作者單位:上海嘉定會議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