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柱
摘要:在醫院預算管理機制運行過程中,醫院管理人員要從成本控制角度出發,以降低成本并且解決群眾看病貴的問題為目標,深化醫院預算管理的操作框架改革,實現最優化配置模式,保證成本控制模型和預算管理模型之間建立平衡態的模板。文章針對醫院預算管理運行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并對成本控制指導下醫院預算管理的思路和基本路徑展開了討論,旨在為醫院項目管理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成本控制;醫院;預算管理;思路;途徑
一、醫院預算管理運行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第一,預算管理體系缺失。在醫院正常運營過程中,部分醫院對于預算管理項目仍然缺乏應有的認知,沒有建立獨立負責的預算管理體系,預算管理結構和預算控制制度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特別是資金運營效率較為低下,也就導致醫院內部預算框架松散失真。第二,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之間產生割裂的情況。在預算項目運行過程中,沒有將預算管理項目和成本控制結構結合在一起,必然會導致醫院整體成本約束機制落實困難,故無法達到成本優化的目的。第三,預算編制監管結構缺失。在實際預算控制過程中,只有保證相應的監控機制和預算績效考評機制,才能一定程度上增強整體預算控制參數的可行性。如果對應的支出框架和預算編制監管系統缺乏規范性,同樣會造成預算可行度降低的問題。第四,相關獎勵機制缺失。在預算執行項目中,實際運算結果需要得到有效的驗證,才能保證運算結構健全完整,整體提升醫院預算管理項目的順利運行。但是,員工如果對醫院的預算管理始終保持觀望和保留的態度,那么整體成本控制項目也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可信度。
二、成本控制指導下醫院預算管理的思路
(一)能積極地調整資源配置結構
醫院在擴大自身規模的過程中,要有效地關注醫院的運行成本,傳統的粗放型管控措施已無法滿足醫院對發展過程中資金的動態流向進行管控的需求,要想實現整體資源結構的優化,醫院必須要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強化預算管理。而建立和完善資源配置結構,就是為了有效減少資源浪費的情況,強化和盤活資源配置結構的實效價值。
(二)能有效改良財務預算編制模式
在醫院運營過程中,管理人員要在保證預算框架結構健全完整的同時,保證預算結構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增強成本控制指標的激勵價值和約束力度。另外,成本管控措施要實現完整的預算結構,需要聯合醫院各部門,建立完整且有效的預算控制指標,規范日常經營活動的成本和經營過程,一定程度上實現成本優化控制和預算優化處理的財務目標。另外,醫院的領導層和基層需要同時依從預算控制操作流程的時序性,保證成本管理項目和有效控制管理結構完全一致。
三、成本控制指導下醫院預算管理路徑分析
(一)優化管理預算體系結構
要實現成本控制結構和預算管理系統的完全融合,需要保證各個層級之間的協調和配合,建立相互監督和相互制約的動態關系。不僅要全面整合預算目標,在解決預算運行框架問題的過程中,更要處理預算編制中出現的沖突和矛盾,有效調整規范化操作流程,提高預算編制的監控效果。在醫院運行成本管控和預算管理項目的過程中,管理人員要針對醫院的實際情況設定預算專職人員,隸屬于醫院預算管理組織,在執行相應控制措施的同時,針對各項支出項目以及預算外的資金流動進行匯總和審核。另外,醫院要完善預算編制的制度流程,并積極協調各個部門對預算方案的意見,將責任落實到各層級科室,確保實際費用得到有效應用,提升成本控制的實效價值。
(二)改革管理預算約束機制
在強化成本控制和預算管理融合的過程中,財務管理部門要對不同的科室進行集中且差異化的處理。其一,臨床、醫技科室,要集中管控成本預算管理控制點的實際權重比例,確保科室財務預算管理人員落實職責。其二,行政、后勤管理部門,要強化對于日常損耗的管控,在綜合考量市場信息后建立適用于醫院自身的審計監督結構。其三,醫院要保證流動資金的控制管理,對現金分析報表實行動態化分析和預測機制,在掌握資金動向和流動操作的基礎上,規避不良的財務風向。
(三)完善預算管理框架
在實行預算管理的過程中,醫院內部的財務管理人員要保證年度預算框架能落到實處,確保設備及配置結構符合醫院需求,監督升級預算編制以及項目成本控制的執行情況。從醫療設備預算分項管理結構出發,優化綜合指標控制結構,保持綜合化平衡運行態勢,確保醫院能在科學化發展進程中,有效地改進財務管控結構。并且,管理人員要分析各科室成本管理的參數,再根據實際的成本控制差異制定不同的支出決策,保證醫院內部成本管理和預算控制項目的協調發展。
(四)提高獎懲機制實效價值
從醫院內部員工的意識入手,優化設備管理、人員制度管理、部門財務監控等方面的成本結構,才能進一步優化醫院內部成本控制和預算管理的時效性。有效運行獎懲機制,不僅可以規范醫院內部各個項目負責人員財務支出行為,還有助于建立一種長效性成本管控體系。例如,某醫院經過建立成本管理體系,2012年上半年和2011年同期比較,管理費降低了1.28%,低值消耗品降低了25.22%等。
四、案例分析
某醫院是一所集醫療、科研、預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目前實行預算管理,只是利用財務部門進行財務審核報表,財務管控力缺乏時效性價值,預算運行結構和醫院的戰略目標嚴重脫節,甚至一部分資金不能被有效利用。2012年,該醫院根據自身情況,借助成本核算軟件公司招標活動,逐步開展成本管理和預算監督,不僅實現了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數據共享,建立了更加完整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并取得明顯成效。
通過表1發現,自2012年醫院開始運行全面預算管理,各項基本的參數指標有了較為明顯的改變,特別是結余預算執行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由表2得出,2012年起,成本控制管理也得到進步,財務管理人員的財務處理模式也從傳統的財務成本核算轉型為財務成本管理,實現醫院成本控制結構優化升級。除此之外,醫院的機關職能部門、臨床醫技科室均陸續展開成本預算管理,積極地結合成本控制考核制度,從根本上保證了成本管控和預算管理的統籌架構。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從成本控制理念分析醫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要確保成本控制項目和預算管理結構的完善和發展,就要從根本上提升成本總量的分析和控制結構,真正從成本運行控制出發,實現優質優效的醫院管理和服務,從而促進我國醫院經濟運營結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于雯,楊曉玲.醫院成本預算管理探析[J].中國市場,2013(13).
[2]蔣軍軍.以預算管理為抓手強化醫院成本控制[J].新經濟,2015(35).
[3]昂慧,顧晨,趙辭瑤,等.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為基礎的醫院預算管理研究[J].財經界,2013(11).
[4]耿華.如何加強醫院財務的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J].財經界,2013(35).
[5]張永珍.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流程及成本控制分析[J].醫院管理論壇,2013 (01).
(作者單位:廣州市從化區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