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才東
摘要:計算機屬于中職教育中的熱門專業,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對該專業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是教育從業者極為關心的話題。分組協作式學習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模式,為計算機課堂教學開辟了一條新路徑。本文圍繞分組協作式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討論,希望能為中職計算機教育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中職教育;分組協作式
當代社會鼓勵人才多樣化培養,而計算機作為中職教育中的熱門專業,其教學方式的變革備受矚目。本文針對分組協作式學習方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簡單剖析,旨在提高中職計算機教育質量,為廣大中職院校進行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一、分組協作式學習的定義
分組協作學習是指以班級為單位授課時,按照一定規則將學生分成數個小組,組員之間互相協作,共同討論并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學習模式不同于以往傳統教學,更為提倡團隊合作精神。分組僅僅是一種組織形式和管理手段,而協作式學習才是其精髓,分組是協作學習的前提,而協作學習是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
[1]。這種教學模式,更加符合現代教育觀念所強調的自主學習精神。
二、分組協作式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的特點
1、強調科學合理性?,F代教學注重以人為本,更為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按照一定標準將學生分組,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以《網絡數據庫》的學習為例對分組進行說明。在進行《網絡數據庫》的教學時,教師應該提出教學目標,然后以教學目標為基礎對學生進行了解與分析。在了解了學生對《網絡數據庫》的基本情況的了解以及興趣之后,然后做一個細致的分析,根據分析將學生分為5~6人一組的小組。
2、注重自主學習性。隨著分組協作式教學的實施,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而不再是以往的單方面灌輸知識。課堂的主導者從教師變成學生,這種教學模式能使學生的學習自主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實現教學質量質的飛躍。學習講求興趣,分組協作教學中,教師布置學生任務時,做到有側重點。
3、講求團隊協作性。除理論教學外,中職院校還擔負著培養學生人格的重任。分組協作式教學最大特點便是強調團隊合作精神,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團隊責任感、組員之間的配合度[2]。當代社會不僅注重求職者的理論知識儲備量,更注重求職者的團隊意識,中職院校展開分組協作教學,可以更好的為社會輸送高綜合素質人才。
4、激發學生創新性。信息化時代,有創新精神的人才能占得先機,而中職院校中的學生,對新鮮事物接受度高,學校更要發揮這些優勢。分組協作教學鼓勵學生之間互動討論,思維的碰撞能避免學生思維僵化,有助于提出充滿創新性的想法。分組協作可以實現個性化教學,讓學生有選擇性的探索鉆研,然后合作討論,交換想法,打破思維局限性,靈活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
三、分組協作式在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1、摸底分組。在正式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要先對全班學生做一個摸底調查。對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水平、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情況、知識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學習態度、學習興趣以及性格偏好等方面逐一進行全面了解,了解的方法可采用測驗、談話、問卷等形式進行,盡量做到多角度、全方位的掌握學生的基本信息。再對調查結果進行匯總分析,在此基礎上遵循優勢互補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從以往經驗來看,分組人數過少或過多都是不可以的,分組人數過少不利于管理,分組人數太多則容易使部分學生產生惰性心理。按照教育心理學的一般經驗,可以將人數定在4~6人。這是分組協作式學習執行過程中極為關鍵的一步,進行有效分組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基礎
2、定位明確。分組協作式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讓組內成員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一定要認清自己引導者、參與者的身份。比如,在進行word的教學時,學生不僅要學會用word文檔進行編輯,還要學會在文檔中插入圖畫、文本框、藝術字以及頁眉、頁腳等。但是在對這一部分的內容的講解就會顯得比較枯燥,因此,學生在聽了講解部分后的操作就顯得特別重要。我認為老師可以發給他們一些資料,讓學生根據資料設計海報。因為在設計海報的時候不僅會涉及到文檔的編輯,也同時將上面所說到的插入內容也包括在內了,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對學生分組完畢后,根據觀察選擇具有良好溝通協調能力以及責任心強的學生作為組長,安排好組內成員每位同學的角色。本著分工明確的原則,對學生安排學習任務。這樣可以保證學習效率的提高以及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組內成員互相協作,共同進步。
3、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興趣以及特長為不同的學習組安排學習任務,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保證分組協作式學習的質量與效率,教師還要注意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根據中職教育的人才培養要求循序漸近的布置學習任務。并且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分組時一定要注意每個知識點、每個章節之間的關聯性,既要保證教學內容豐富全面,又要避免出現知識點銜接不連貫的情況發生
4、動態組合。分組協作式教學中,教師要對各小組學習的進度以及執行力有一定掌握,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保證學習方向正確。要格外注意維持小組結構的穩定性,這直接關系到組內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及團隊意識的培養。在分組后,定期對組內學習成果進行考核,在細致觀察、理性分析的基礎上,對組內成員進行適當調整、組內角色輪換,做到動態組合,不僅充分發揮分組協作教學靈活分組的優勢,還可以促進學生得到多角度的鍛煉。
四、結語
計算機教學模式要解決傳統教學模式不重視培養學生思維創新性的問題,分組協作式學習為這一矛盾提供了新思路.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同時減輕教師與學生的課業負擔。分組協作式在中職計算機教育中的深入實踐與應用,還需各位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與探索,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應用,最終實現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賴復響.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2):22-23.
[2] 桂新田.解析探究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23):212-212.
[3] 劉穎.探究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4):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