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艷
摘要:物理概念是客觀事物的物理共同屬性和本質特征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如何使學生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進而掌握規律,并使他們的認識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發展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核心問題。
關鍵詞:初中物理;概念教學;培養能力;方法應用
物理概念是客觀事物的物理共同屬性和本質特征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如何使學生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進而掌握規律,并使他們的認識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發展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核心問題。下面筆者就近幾年的教學體會談一談對物理概念教學的認識。
一、物理概念教學的重要性
首先,物理概念是物理學最重要的基石。任何一門學科,如果沒有一些概念作為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邏輯思維的出發點,就不可能揭示這門學科的內容,形成學科的體系與結構,也就失去了這門學科的價值。其次,讓學生掌握好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學的關鍵。如果學生只是注意背定義、記公式、做習題,而忽視了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其結果是豐富的物理含義被形形色色的數學符號所淹沒,概念不清就會越學越困難,怎么還談得上知識的靈活運用呢?第三,物理概念教學是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的重要途徑。學生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是一個十分復雜的認識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要在物理環境中通過觀察、實驗獲取必要的感性知識,或用實驗對結論進行檢驗;要運用物理學方法,通過復雜的思維過程把新事物與自己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概念聯系起來,通過同化或順應來認識和理解新事物。所以引導學生形成物理概念和發展對概念的理解,是學習物理學方法、培養學生多種能力、開發學生智力的重要過程和途徑。
二、析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基本內容
1、關于物質基本屬性的概念。初中物理給學生介紹了很多有關物質基本屬性的概念。如質量、密度、熔點、沸點、比熱、電阻等。通過這一類概念的教學,要使學生學會認識事物的基本方法,這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質屬性,以此來認識事物,區別事物。
2、關于物體間相互作用及變化規律的概念。速度、力、功、功率、機械能、電流、電壓等這一類概念的教學,使學生初步建立起一個相對的概念。即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都在不停的變化之中,而這種變化都是按一定的物理規律進行的。如在能量的轉化過程中,在一定條件下,電能、熱能、機械能間都可以相互轉化,但在轉化過程中都遵循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
三、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方法應用
1、重視從實踐中引入概念。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引入概念,因為生活實踐留在記憶中的形象容易為學生理解。尤其對于初中學生,從生產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豐富的物理現象是他們認識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這些感性材料為他們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物理環境。教師利用好這些生活素材布置學生觀察或動手實驗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簡單機械的學習中,課前布置學生找找生活中杠桿、輪軸的實例以及它們的作用。再如在壓強的教學中,課前布置學生完成兩個實驗:①一個較胖的同學和一個較瘦的同學同時站在沙坑中,觀察腳陷入的情況如何?②同一個人穿平底鞋和穿細高跟鞋站入沙坑中,腳陷入的情況又怎樣?這樣,使學生對壓強大小的決定因素先有一個初步的,感性的認識。這樣能為壓強概念的學習打下較好的基礎。
2、通過應用,對物理概念加深認識。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認識上,深入不下去。教師的任務就在于從正面、反面、側面全方位地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使他們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質屬性。對于物理實驗中的各種物理現象,初中學生往往是出于好奇心,而不是有目的地去觀察,只停留在物理現象的個別特征上。這樣不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因此教師應把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到善于觀察物理事實方面,不僅要發現物理現象的個別特征,而且要發現特征間的聯系,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3、合理運用概念,分析概念間的相互聯系。運用物理概念進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既是深化認識的過程,也是檢驗學生對概念認識是否正確的主要標志。必須對概念規律的內在聯系加以挖掘。有些同學對每節課的單個概念予以理解,卻不善于把這些概念有機地聯系起來。物理概念之所以有用,不僅在于它是具體的物理現象的概括和抽象,而且在于它與其他概念的聯系。學生不能把相關概念綜合成一個相連相容的概念網絡,也就不能把它們應用于各種物理場合。事實上,初中物理的許多概念前后都有聯系,只要教師精心設計,即可收到一石數鳥之效。如復習“電功電功率”這一章時,學生比較電功和電熱計算公式時,發現有時公式形式是相同的,這時就應引導學生分析:電流做功的實質是什么?兩個物理量形式上達到統一蘊藏著一條什么規律?使學生聯想到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并由此進一步分析,何時Q=W,何時Q≠W。這樣,使學生的知識形成系統化。
4、在物理概念教學中,注意教法的多樣化。①從錯誤中強化概念的認識。物理概念的學習重在理解。以這樣一個力學中典型問題為例:一個木塊沿斜面下滑,問下滑中木塊受幾個力作用?很多學生會回答為重力、支持力、磨擦力、下滑力。無形中多出了一個下滑力。分析錯誤產生原因,就是因為死記概念,沒有理解力產生的條件必須是兩個物體相互作用,既要有受力者又要有施力者。可見,概念的記憶必須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這樣才能有助于物理概念的深化。通過錯誤從而能夠加深學生的映象,豐富學生對概念內涵的認識,也有利于對思維能力的培養。②應用“類比法”幫助理解物理概念。初中物理的許多概念如速度、功率、密度、電阻等等,在定義的時候思路上是完全相同的:通過兩個物理量的比值反映物體本身的某種屬性。對這些概念,通過類比,使學生能夠達到融會貫通。例如把電流做功比做水流做功、把電壓比做水壓從而可使學生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電類比成實實在在的水,從而理解了電流和電壓的實質。③把相似概念的區別和聯系進行對比教學。物理學中有許多概念名稱相似,如向下的壓力和重力、熱量和熱能、做功與功率等等對這些概念加以歸納,指出它們的區別與聯系,有利于加深對這些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