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蓮
【摘 要】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這樣就需要對教師的教學先進行更多層次的分析。語文教師是教學行為的主要發出者,對教師進行培訓是課程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基礎和前提。只有不斷的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和知識水平,才能讓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提升,進而在教學中更好的發揮出自己的作用。本文主要對語文教師培訓過程中的不同方式進行分析,改變傳統固守的模式,提升教師在教學方面的新的樣式。
【關鍵詞】課程改革;語文教師;培訓;創新;模式
語文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理念和思路以及教材、教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新的東西對于語文教師來講需要接受過程,這個過程主要是通過培訓來實現,讓語文教師的素養和知識結構能夠接受當今時代教學提出的挑戰,盡量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背景下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獲得更加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傳遞更多新的知識。
一、戶外體驗式的語文培訓
在對語文教師進行培訓的過程中方式方法非常多,也吸取了國外先進的教學培訓經驗,讓教師友善用腦把自己的教學理念和培訓的內容結合在一起,在友善用腦的過程中,學習者需要經過實踐的考驗才能完成學習的目標。在本次的語文教師培訓過程中就嘗試著使用友善用腦的方式,把運動和培訓結合在一起,讓教師有頭腦上的認識還有身體上的體驗,在特殊性的項目活動當中,個人和團體會接受不同程度的挑戰,也會經歷一番思考。在此基礎上教師個人所得的感悟和團隊結合在一起,然后再去分享,把這些經驗落實到自己的教學以及生活中。在教學中把培訓的情境運用起來,讓每一個人都感覺到輕松和快樂,并且在較為積極的氛圍中完成自己的培訓性任務,引領每一個教師與時俱進,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學動態,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理解現有的教育理念,爭取做到創新意識,引領改革的潮流。不斷的激發起教師自身發展過程中的潛能,也展示出教師的才華。
二、體驗是語文培訓的具體應用
(一)蓄勢待發,做好培訓的準備工作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做準備工作的過程中需要首先確定一個領導性小組,并且劃分每一個教師小組。召集每個小組進行會議的召開,明確小組的任務和具體要求,拿到資料袋之后,領取活動手冊,針對活動任務和活動的問題進行了解,領取活動體驗卡。在開始之前還要舉行一個小的活動儀式,以此告知教師在活動中具體細則。
(二)尋找目的地,完成任務
每一個小組打開信封,按照信封當中表明的任務(穿越)找到目標,也就是自己要去往的目的地,在完成第一任務的基礎上,對信封當中所有的任務認清,第一個是在門前所有的小組成員合影,這樣能夠對人數進行了解,并且也是給團隊鼓勵打氣的一種措施。第二個任務是在實地進行調研,對目的地做深入的了解,獲取相關有用的信息,以此對教育學校的具體教學情況進行分析和了解,最后,做好實地性的展示,這種展示可以是做一首詩,也可以是撰寫一篇文章。在任務完成之后,組長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或者短信、微信等方式向總部指揮報告,對報道的地點以及完成任務的情況作分析,以此獲得下一階段的任務。總指揮以同樣的方式向各個小組長下達下一個任務目標。在接到任務之后,按照提示卡當中的信息找到下一個目的地,并且同樣是合影留念。整個團隊都不斷的完善體驗卡,在所有任務完成之后,把體驗卡交給相關負責人,確定自己團隊完成任務的具體時間以及具體效果。在到達任務的目的地之后,熟悉當地的培訓資源,然后進行集體的活動。所有任務完成之后集體觀看主題片,全體教師都進行宣誓活動,在活動結束之后返回自己的大本營。
(三)經驗交流分享
各個隊伍集中交流分享的方式。對此次活動的體驗進行分析,以此彰顯出團隊的優秀性。學院還可以使用自己活動的剩余時間去撰寫相關的體驗類型文章,不斷的升華自己的感想。在此次活動當中每一個教師的意志已經得到了有效的磨練,并且也在整個活動中展示了團隊的力量,呈現出多種精彩之處。
三、語文教師別樣的培訓總結
(一)室內培訓走向室外活動
這次培訓是以活動的方式開展的,不僅僅讓各位教師組建了團隊,還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活動的額開展,讓每一個教師都在活動中感受到語文的不同性,教師的戶外體驗展示在體驗卡當中。
(二)活動充滿語文性
這次戶外培訓的對象是語文教師,因此在整個語文活動當中都處處洋溢著語文的專業性味道。在任務目的地上的設計是關系到語文的,第一個目的地是一個學校,題目的設計是這樣的( ),多少樓臺煙雨中。烽火連三月,( )。從這樣的詩句中找到自己要去的目的地。還有從成語提字的方式去找到任務中的目的地,例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舸爭流( )光山色等等,填字尋找目的地的游戲。在培訓的總結上也體現了語文教師知識的綜合化。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別樣的語文教師培訓進行了分析和研究,這種教師語文培訓主要是改變了傳統的硬性語文培訓方式,讓教師體驗到不一樣的語文培訓,這樣對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師教學方法的創新有一定的促進性作用。教師在培訓過程中不斷的向著自己的目的地和目標前進,因此能夠極大的體味到奮斗和探索的刺激性,這樣能夠讓教師對自己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重新的思考,以此體驗到教學改革的成果,讓學生的課堂學習也變得更加有趣。對教師的培訓是改革教學方式的基礎,更是教師提升自我的方式,因此在后續的教育教學中還需要多多展開別開生面的語文教師培訓活動。
【參考文獻】
[1]馬曉霞,張玲.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設計”培訓的實踐與反思[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3.27(3):277-279
[2]金珍波.淺析語文教師在培訓中提高專業素養的方法和途徑[J].科學咨詢,2015.22(42):26
[3]陳素珍.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知識結構及其建構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B版,2014.14(12):13-13
[4]馬彩梅.學歷培訓促進語文教師專業成長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11(9):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