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剛
摘要:作為小學生最基本的數學能力之一,計算能力對于小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計算教學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基礎,是學生數學素養的基本體現,在教學中要減少學生計算的錯誤,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就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本文探討并提出了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有效措施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一直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其不僅與數學基礎知識密切相關,更與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等互為補充,缺一不可。只有具備了計算能力,學生才能更好地進行數學的邏輯運算和推理,提升學習成績。由此可見,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有著奠基作用,必須得到應有的重視。
一、積極采用嘗試練習法,強化學習過程中的目的性
小學學生由于其學習的方法還不完善,學習的自律性還沒有養成,同時在長期的應試教育下,學生基本失去了獨立思考和探究知識的能力。因此在實際的計算教學過程中,學生無法有效地對課程內容進行預習,課程學習的目的性也不明確,這種情形造成了數學計算教學的效率低下,教學效果無法得到有效的發揮。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采用嘗試練習法,以有效的習題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問題,進而明確學習的目的性,提升計算學習中的效率。
例如,在“混合運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課程教學開展之前先為學生布置一些混合運算的習題,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嘗試進行練習。而學生受到原有計算題解題思路的影響,一定會采取順序運算的方式來對混合運算的題目進行解答,進而在對照參考答案后發現自己的錯誤,為課程學習尋找到了實際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課程中,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更強,課程中聽課的效率也會更高,當教師講到四則運算規律的時候,學生就會對知識點有更深的記憶,進而數學計算教學的效果得以發揮出來。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計算正確率的前提和保證。因此,在教學中,我嚴格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審題習慣、驗算習慣等。教學時,我還要加強書寫格式的指導,字跡、符號一定要規范、整潔,以便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另外,規范的書寫格式可以表達學生的運算思路和計算方法、步驟,防止錯寫漏寫數字和運算符號。比如,教學《小數的加減法》時,就要求對題目中的數字、小數點、運算符號的書寫必須符合規范,清楚。數字間的間隔要適宜,草稿上排豎式也要條理清楚,數位要對齊。學生對所抄寫下來的題目要進行認真校對,細到數字、符號,做到不錯不漏。要求學生看清題目中的每一個數據和運算符號,確定運算順序,選擇合理的運算方法。如:解題教學,審題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層次分明;板書簡明,重點突出。學生養成自覺驗算的習慣。教師要教給學生驗算的方法,并將驗算作為計算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進行嚴格要求。培養學生良好計算習慣時,教師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統一辦法與要求,堅持不懈,一抓到底。
三、提高對鞏固練習的重視程度
鞏固練習是強化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對于數學計算來說更是這樣,通過鍛煉,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還能夠在訓練中鍛煉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對學生的易錯點進行科學的評估,事先準備好練習題,在學生基本掌握算法之后,及時進行練習檢測,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教授給學生一些解題思路和技巧。其次,在課后作業中布置鞏固練習題,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和當堂測驗的結果,有針對性地布置練習,例如,學生對于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中通分和約分掌握的不夠牢固,分子和分母沒有同時乘以或者除以一個不為0 的數,對此,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通分和約分的專項練習,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四、活用多媒體,保證計算練習密度、強度
新課程背景下的學習提倡的是個性化學習,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然而計算教學的目標是多元化的,其中重要的目標是通過一定的練習,讓學生學習掌握高效的運算方法和熟練的技能。如在教學分數加減法時,當學生計算異分母加減法的時候,通分時沒有找最小公倍數,我們在大多數情況是簡單地說明應該找最小公倍數,對于找最小公倍數的原因,卻沒有對學生說明。新課程下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學要經過情境導入、呈現算法、觀察比較( 學生自主探索為主) 、明確算理等過程,這樣留給學生鞏固提高的時間已沒有多少。因此,要注意練習的量和質要控制好,并不是量多就好,而是要在保證有一定數量的前提下,從提高質量上下功夫,要注意練習內容的選擇、難易程度及趣味性; 利用電腦做課件出示,便于檢驗、訂正,同時保證了計算練習密度、強度,使效率得到提高,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算法算理的掌握。
五、結語
總之,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話說,要想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就必須得“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在教學中要減少學生計算的錯誤,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就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成效。
參考文獻
[1] 張志芳.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計算能力[J].學周刊,2012(9).
[2] 李春紅.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12): 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