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平
摘要: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優勢,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為大學生提供學習和交流平臺。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環境中大學生群體網絡道德素質教育,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新的挑戰。它關涉大學校園的網絡文化建設,關涉現代網絡道德素質教育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可塑、責任以及發展方向,甚至影響到整個社會乃至國家的未來,需要全社會密切關注。
關鍵詞:網絡;大學生群體;思想政治教育
在網絡環境下,人們可以方便地獲取各類知識信息,同時,網絡還可以給人們創設多種交流環境。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已達到5.64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2.1%。大學生是寬帶上網的主流群體,目前全國在校大學生約有3000多萬人,相關調查顯示,大學生上網的比例超過90%。現代網絡對正處在身心發育尚不完全成熟的大學生有諸多影響,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教育者要調整工作方式,搭建教育網絡平臺,正確引導,尋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徑,提升工作實效,以適應未來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一、網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響
1、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網絡是一個浩瀚的知識資源庫,是人們索取知識、開闊眼界、豐富精神生活的場所。網絡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為思想政治教育開辟了一個嶄新的學習環境,為大學生提供了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思想教育內容,拓寬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間。豐富的網絡表現形式使教育的傳遞更加形象而生動,這大大增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吸引了更多大學生主動接受教育。
2、改變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一支筆、一本書、一塊黑板”的課堂教學方式,或者是采用聽報告、開大會等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大學生是被動接受思想教育。網絡的出現改變了大學生學習和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改變了人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學生可以利用網絡隨時隨地了解國內外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師生、生生之間可以進行互動式、協作式學習和交流。
3、拓寬了思想政治教育渠道。QQ、 E-mail、MSN、BBS、微博等網絡工具,為大學生提供了新的學習和信息交流途徑,在交流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拓寬了教育渠道。這種交流與傳統面對面交流方式不同,更能讓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教師隨時隨地獲得學生最新狀態信息,便于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同時,網絡的虛擬性可以讓師生更加深入地交流和討論,使學生更加透徹地認識各種社會問題、倫理問題、道德問題,對自我行為也能進行很好的規范,從而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二、網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負面影響
1、現實社會的復雜多變,導致大學生在道德層面交往的迷失?,F代網絡信息技術是一個信息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網絡上流動的各種冗余信息會影響大學生判斷,會弱化他們的道德、法律意識,也可能使一些大學生失去理性思維,迷失方向。另外,網絡現代化中的法制程序尚不完善,各種社會現象和離奇生活百態等健康的、不健康的,高雅的、庸俗的,文明的、骯臟的都會充斥現代網絡,直接影響著當代大學生對是非曲直的辨別,甚至影響到大學生健康的正常交往。
2、不良網絡文化環境導致大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的扭曲。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原有的道德價值會不斷受到沖擊,由于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還不太成熟,是非觀念模糊,對西方國家大肆宣揚的某些腐朽的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盲目崇拜,而排斥本民族文化、思想和價值觀念,從而產生傾斜、扭曲的心理,失去理想和追求,崇尚享樂和超前消費,缺少信念,給社會帶來嚴重的不良后果。[3]另外,網絡游戲、網絡色情、網絡暴力、網戀等充斥了大學生平靜而純潔的生活,有些大學生沉溺于虛擬世界,癡迷忘返,負面影響深遠,甚至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三、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
1、師生共建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適時調整對大學生的教育方式,建立相關的道德教育網站以及“網絡倫理與道德”等諸類網絡課程,開設師生論壇、教師論壇、學生論壇等功能模塊。通過網絡這一傳播媒介,師生共同參與理性思考和研究,明辨網絡輿情。學生在參與共建的同時能夠增強網絡責任意識、法律意識、自律意識和安全意識,也能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和優良的網絡道德,從而提升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2、利用網絡的多元性,切實加強大學生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網絡具有多元性,能夠提供、雙向、多向的直接交流互動方式以及圖文并茂、音頻同期的多媒體形式,使許多枯燥、抽象的教育內容變成了生動、形象的直觀教育模式。教育者要轉變對大學生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和模式,利用網絡交流工具師生開展網上討論,對大學生進行正面教育,正確引導,相互溝通。在溝通中獲取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和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也能準確地了解大學生的思想情緒和關注熱點。
3、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網絡道德體系,提高大學生網絡政治素養。網絡與大學生已密不可分,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學習知識、獲取信息、溝通交流、娛樂休閑的重要渠道,沒有網絡對于現代社會已經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要想最大限度地減少網絡信息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就要提高學生自身對網絡信息的辨別力、控制力,即提升學生的網絡政治素養、網絡文化品味和網絡自律意識,使學生自覺遠離不良網站,主動舍棄不良信息;同時,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應結合中國優秀傳統道德規范,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網絡道德體系,加強大學生的網絡倫理教育,使之樹立正確的網絡倫理道德觀念,自覺抵制網絡垃圾的侵蝕,做到不拋垃圾,不搞侵權,不近黃毒,不做黑客,做文明網民,自覺維護網絡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