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惠宏偉
摘要:作為“企業資源計劃”課程的延伸與提高,“企業資源計劃課程設計”是對相關理論課中所學知識的驗證與應用,但其實驗項目多年來仍存在著多為認知型、驗證型實驗項目,缺乏綜合設計和研究創新型實驗項目的問題。通過在新的實踐環境中開展企業資源計劃課程設計教學,提高了教學效果,鍛煉和培養了學生能力。實踐教學內容的革新、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達到“了解軟件使用,掌握管理理念,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企業資源計劃課程;跨專業綜合實習;虛擬仿真環境;教學改革
企業資源計劃(ERP)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對供應鏈上的資金、物料等信息進行獲取、分析和處理,以達到有效控制和利用企業資源,使資源分配更加合理,能夠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為客戶提供滿意的產品和服務,同時為企業創造利潤和價值[1]。隨著ERP在社會經濟中的廣泛應用,我國高校管理類專業大多開設了“企業資源計劃”相關課程,并越來越重視其教學效果。
“企業資源計劃課程設計”是對相關理論課程的重要補充,是連接實踐與理論的橋梁,學生通過課程設計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驗證和應用,能夠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但是在大多數高校的企業資源計劃實驗教學中還普遍存在諸如教學思想和觀念陳舊,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手段和方法落后等一系列問題,這些都嚴重影響了企業資源計劃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
一、“企業資源計劃課程設計”教學現狀
“企業資源計劃課程設計”是管理類相關專業包括工商管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信息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等專業在學完相關理論課程后開始的專業實踐課,開設此課程的目的在于使學生進一步了解ERP軟件的基本使用方法、掌握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并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目前該課程的教學主要通過安裝在電腦上的ERP軟件完成教材中設計好的一些實驗項目,盡管教材的編寫者已經盡力將企業運營管理的情景在教材中再現,但由于學生缺乏實際工作的經驗,這些再現的場景在學生看來并不容易接受,這樣就難免使開設的實踐課基本上仍以認知型和驗證型的實驗項目為主,缺乏必要的綜合設計和研究創新型實驗項目,學生的學習也往往流于應付,草草地輸入原始數據驗證了結果就萬事大吉,并沒有仔細思考企業在應用中會遇到什么問題,該怎么解決?過度地側重于軟件功能的使用練習,缺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使得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對學到的相關理論知識理解不夠深入,為了課程考核能夠過關,機械重復課本上的實驗步驟,妨礙了對企業資源計劃課程的進一步深入探索和應用。對于現代的大學生,軟件的使用掌握起來不難,對于企業資源計劃中獲取、分析和處理信息,控制和配置資源使其最優化的精髓更要掌握,單純的軟件使用訓練難以達到教學的目標。
綜合仿真實習平臺是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把典型的、經過了濃縮的社會經濟管理環境及經濟管理活動搬進實驗室,在計算機系統里建構起制造業、流通業、金融業、政務及服務業、監管機構等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經濟社會運行系統,將經濟運作的每一筆業務集成于綜合仿真平臺,營造出既相互合作又存在激烈競爭博弈的動態運作的“虛擬經濟社會”,具備高度仿真的經濟業務內容及流程。這種“高仿真、運轉型、博弈競爭”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身臨其境經營模擬企業,感受企業運轉的氛圍,極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效果進步明顯。在綜合仿真實習環境中運用ERP進行模擬企業的運營管理,可以利用仿真平臺最大程度的再現企業運營管理環境,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將以往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探究、主動思考的主動學習,從而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在實踐中將理論升華為知識和技能。
二、教學內容規劃
在綜合仿真實習環境中開展“企業資源計劃課程設計”實踐教學,需要對原有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進行修訂,通過在教學內容中添加綜合仿真實習平臺操作方法,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綜合仿真實習平臺的使用,以利用該平臺構建仿真的教學環境。在教學計劃安排上,可在課程開始的4~6個學時集中講解綜合仿真實習平臺的基本操作、業務規則和注意事項,然后使用4個學時由教師帶領學生完成企業的試經營,使學生掌握平臺的操作,熟悉業務規則,能結合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獨自進行操作應用。剩下的三十個學時由各學生小組成立模擬公司,利用仿真環境完成企業采購、生產、銷售等工作,在實踐中體會企業經營管理。實驗項目、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參看下表:
三、教學方法實施
基于綜合實習仿真環境開展企業資源計劃實驗課程教學,需要提前進行實習準備:教師需要準備好實習單據、資料、印章等實習工具以及根據上課專業側重配置好軟件平臺,學生需要復習已經學過的企業資源計劃知識,再次熟悉ERP軟件的使用,可以開放實驗室一定時段提供給學生自習使用。上課時,首先將學生分為若干團隊,每個團隊成立一家模擬制造企業,團隊中的每個人擔任該模擬制造企業某一關鍵崗位的主管,如CEO、財務主管、生產主管、銷售主管等,按照制造企業生產經營的流程連續經營6個季度,各制造企業處于同一市場中,通過競爭獲取每季度初的銷售訂單;綜合實習中其它類型的機構則由系統自動完成相應功能,如商業銀行、工商局等,不能由系統自動完成相應功能的機構可由教師以超級管理員身份運營,從而形成相互競爭、動態運轉,既相互依賴又有博弈競爭的商業生態環境。綜合仿真系統是對典型的制造企業的高仿真,其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與現實社會中的企業經營流程高度仿真,學生在對模擬制造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企業運營的數據,如資金、庫存、產成品、原材料等數據由學生在對模擬企業的經營過程中產生,這些數據也是“企業資源計劃課程設計”需要收集和處理的元數據,學生實習過程中將這些數據輸入到ERP系統中進行分析、處理,從而達到對企業所擁有的資源進行管理和分配,并嘗試優化配置的目的。相對于課本上“死”的實驗步驟和實驗項目,這些從企業經營中得到的數據更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從而也達到了把復雜、抽象的ERP理論以直觀的方式讓學生去體驗和實踐的教學效果。通過創建競爭對抗的模擬運行環境,使學生愿意全身心地參與進教學,變以前被動消極地驗證實驗結果到積極主動地應用理論知識提高生產效率,擴大企業效益,構建出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就把復雜的理論知識輕松地傳授給學生。
教學大綱應做相應調整,要加入綜合仿真實習平臺操作的相關內容,將其作為獨立的章節進行教學,為了便于學生掌握,可考慮做6~8個學時的“試經營”,試經營期間,由教師邊講解規則邊引導學生操作,增加教學的直觀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在制定教學大綱時,還應根據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有針對性的選擇實習的側重點,如物流管理專業可以側重于供應鏈管理,市場營銷可側重于客戶關系管理,會計學專業可側重于財務管理等。教學安排上先學習企業資源計劃理論知識,然后將虛擬仿真環境引人課程設計實踐教學,讓學生從親身參與的經驗管理的過程中體會使用ERP進行企業經營管理的知識,不僅讓學生更加熟悉掌握了ERP軟件,也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掌握了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實踐能力。
四、教改目標與特色
將綜合實習仿真環境應用到“企業資源計劃”課程實驗教學中后,可以使學生在較“真實”的企業運營環境下使用ERP進行模擬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獲得直觀的體驗和感受,在動手過程中將ERP的理論知識傳遞轉化為實踐方法進行掌握,有助于學生對ERP課程產生興趣,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教學模式也從“教師布置任務,學生照課本練習”轉變為“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分組經營模擬公司,在競爭博弈中學習”的創新教學模式,實現了“學中做,做中學”,從而有助于學生把ERP理論理解得更加透徹,又能讓學生在學校里體會到和公司企業相似的工作環境,既應用了理論知識到工作實踐,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又進行了團隊合作,激發了創新創造能力。
基于綜合仿真實習環境開展ERP課程教學,讓學生從親身參與的經營管理過程中體會使用ERP進行企業經營管理的知識,不僅讓學生學會了如何使用ERP軟件,更使學生了解了現代企業管理理念,提高了綜合素質,增強了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 馬宏亮 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J] 改革與戰略 2007(9):132-134
[2] 王欣,張毅 基于“項目驅動”的新型教學模式研究[J] 東北電力大學學報 2012(02)
[3] 劉冬 “企業資源計劃”課程中引入沙盤工具的改革探究[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5(12)
[4] 占勝 基于工學結合一體化的”企業資源計劃(ERP)”課程教學探究[J] 大家 2012(12)
[5] 李震 大學本科管理類專業“ERP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 黃山學院學報 2013(02)
(本文系基金項目: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教研教改項目基金資助,項目編號:2014-YZ-JG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