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璐伊
摘要: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高校又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當前輿論生態環境進入新媒體時代,本文通過分析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有針對性地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新媒體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證高校社會主義性質和辦學方向、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證,這項工作必須要久久為功,長抓不懈。
近些年,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給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深層次的影響和沖擊,西方國家也利用新媒體與我們搶奪意識形態話語權,對我們正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流意識形態進行擠壓和蠶食,其重點對象就是高校教師和大學生群體,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系數越來越大。
一、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得到鞏固,但教學模式仍過于傳統缺乏創新。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理論課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在教學實踐中不能很好地結合新媒體特點進行教學方式和內容上的創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得到拓展,但形式較為固定且見效不大。講座報告、座談會、社會實踐等傳統形式的輔助教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授課方式,但是帶動性較差,收效甚微。有的高校建立并開始運營從學校到院級的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但沒有把這些新媒體平臺作為豐富和拓展思政教育的有效平臺。
教師的崗前培訓得到落實,但教師思想政治素質仍有待進一步提高。新媒體時代,強化教育工作者特別是青年教師的政治素質顯得尤為重要。而大多數高校卻只有針對一線教師的崗前職業培訓,對輔導員隊伍、宣傳工作隊伍卻缺乏這一環節,理論培訓也沒有形成常態化機制。
關注新媒體的硬件建設,但思政教育隊伍的配備和建設仍然不足。高校的思政教育隊伍配備和建設均滯后于現實需要,高校的輔導員和宣傳部門人員也都長期缺編運行狀態,許多學校專職網絡管理人員配備尚未到位,宣傳部也都是一名工作人員身兼數職,很難保證宣傳思想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各高校基本建立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但宣傳平臺散而亂。高校各宣傳平臺之間都是相對獨立,各自為陣,都有一套各自獨立的工作隊伍,處于分治狀態,宣傳內容的同質化和步調不統一、口徑不一致,嚴重弱化了宣傳教育效果。
二、新媒體環境下,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解決路徑
高度重視,提高認識,用“互聯網思維”統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首先高校黨委班子要成為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者、推動者和執行者,在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經費撥付、陣地建設、條件保障上予以大力支持和保證。其次,要用“互聯網思維”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新媒體傳播和發展對師生成長成才的輿論引導規律,推進網絡教育主陣地、主平臺、主渠道建設,形成形態多樣、手段創新、具有強大傳播力和競爭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
創新思政教育形式,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思政理論課堂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應該結合新媒體時代的要求“與時俱進”,利用網絡新技術、新資源在教育方法上求突破,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作為平臺,增強馬克思主義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讓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能夠與互聯網這個新的教育陣地結合起來,讓思想政治教育活起來,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話語體系入耳入腦入心。
完善強化培訓,配齊建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首先要切實落實黨和國家關于配備思想政治理論課專任教師、專職輔導員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等方面的要求和規定,另外還要建立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素質優良,能夠適應新媒體平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其次,高校黨委宣傳部長要由黨委常委兼任,堅持高標準選配宣傳思想工作干部,加強對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定期系統的培養,打造一支理論水平高、宣傳業務熟、技術水平精的宣傳工作隊伍,培育一支專兼職結合的網絡輿情研判和評論隊伍,切實提高宣傳思想工作隊伍的整體水平。
融合高校宣傳平臺,作為思政教育的重要補充。高校要從平臺融合、內容聚合、健全制度等方面制定總體思路和實現路徑,進一步研究新舊媒體的特點和傳播規律,實現新舊媒體平臺的深度整合,構建共存、互補、互動、互融多位一體、互聯互動的校園全媒體宣傳格局。
建立經費保障和考核激勵機制,將新媒體平臺建設列入黨委的重要工作之一,并列出運營維護專項經費以保障高校宣傳工作的順利開展;把宣傳思想工作量化納入年度工作目標,并作為員工年終考核、職務聘任、進修深造和評優獎勵等的重要內容和依據,以充分調動宣傳工作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管好宣傳思想工作陣地,加強輿論監控。加強對課堂陣地的管理,重視師德建設,嚴格執行有關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規章制度,研究制定高效課堂教學的管理辦法,并對傳播違法、有害觀點和言論的約束處置制度要做進一步細化并堅決執行;嚴格執行并落實《關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報告會、研討會、講座、論壇等意識形態陣地管理的規章制度》,加強備案審查和監督管理,一刻也不能放松,密切關注意識形態領域的錯誤思潮及其主要活動;嚴格落實有關規范大學生社團的成立、備案與年度檢查制度進行,有效防范和抵御校園傳教活動,加強對境外資金和非政府組織資助的監管。
深入研究網絡特點規律,加強和改進網絡等新興媒體建設和管理。進一步提升網絡監管能力,加強對網上輿情的檢測、研判,建立輿情監控制度,對師生思想、心理的困惑及問題給予及時的回應,充實利用新媒體技術加強對網絡媒體言論的監控與引導,旗幟鮮明地批判駁斥各種錯誤社會思潮,增強廣大師生析事明理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朱孔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研究》[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5年5月.
[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EB/OL].http://education.news.cn/2015-01/19/c_1114051345.ht.201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