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靜
摘要:小倉百人一首紙牌是把和歌和紙牌結合起來的日本傳統的游戲之一,不僅有教育意義更有文化價值。它是日本傳統文化的載體。本文將通過介紹小倉百人一首紙牌的歷史和現狀來分析日本對傳統文化保護和發展的特點以及對我國在傳統文化保護方面的啟示。
關鍵詞:日本;小倉百人一首紙牌;傳統文化
一.小倉百人一首紙牌
《小倉百人一首》,是日本著名的和歌集,由13世紀日本的著名詩人藤原定家編寫,匯集了從7世紀到13世紀日本著名歌人的一百首作品。從問世時起就受到了很高的評價,深受人們的喜愛。小倉百人一首紙牌是把小倉百人一首和紙牌結合起來的一種游戲,跟我們常見的撲克牌不同,它由200張紙牌組成,其中100張上有詩人的肖像、姓名及作品,叫“読み札”;另外100張上只有和歌的下半句,叫“取り札”。具體玩法是,有專門的人負責讀“読み札”上和歌的上半句,參賽者聽到后在“取り札”中尋找與其對應的下半句,找到最快最多的人取勝。
二.小倉百人一首紙牌的歷史和現狀
1.小倉百人一首紙牌的誕生
小倉百人一首紙牌起源于平安時代貴族間流行的一種叫“貝覆”的游戲,即把成對的兩片貝殼分開,參加游戲的人根據給出貝殼的特征去尋找跟它匹配的貝殼,找到最多的人取勝。16世紀中期,紙牌由葡萄牙傳入日本,形式與現在的撲克牌類似,主要被用于賭博。江戶初期(17世紀初),隨著紙牌的普及,一些貴族文人別出心裁,把“貝覆”中的貝殼換成紙牌,并加入和歌元素,創造出了日本獨特的和歌紙牌游戲。當時使用的和歌多種多樣,其中小倉百人一首最受歡迎。自此,小倉百人一首紙牌作為具有教育意義又高雅的一種新年游戲流傳下來。
2.小倉百人一首競技紙牌的發展
除新年游戲之外,小倉百人一首紙牌還是一種體育競技。早在明治時代之前,日本各地就出現了小倉百人一首紙牌競技比賽,但是由于各個地方的比賽規則不同,沒有形成全國性的規模。明治37(1904)年,黑巖淚香(1862-1920)創立了“東京紙牌會”,在自己經營的《萬朝報》上公開招募參賽者,舉辦了第一屆百人一首紙牌競技大賽。這次大賽統一了競技紙牌的規則,奠定了競技紙牌的基礎。此后,各組織團體紛紛舉辦全國性的紙牌大賽,媒體爭相報道,競技紙牌盛況空間,但二戰爆發后便衰退下去。戰后,為了振興競技紙牌,各團體不遺余力,最終,在昭和23(1954)年結成“全日本紙牌協會”,組織和管理小倉百人一首紙牌相關的各種事務。
3.小倉百人一首紙牌的現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娛樂生活日漸豐富,和歌紙牌這種傳統的娛樂方式便逐漸衰退。另外,這種游戲要求參加者有一定的和歌文化功底,這也讓很多現代人敬而遠之。為了把古典和歌文化以及傳統的紙牌游戲傳承下去,全日本紙牌協會以及它旗下各縣的紙牌協會積極舉辦和支援各種各樣的紙牌大賽并致力于對小倉百人一首和歌文化的普及和研究;日本政府把小倉百人一首紙牌作為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支持各團體在國內開展相關活動的同時也鼓勵其在海外的傳播。漫畫家末次由紀還以競技紙牌為背景創作了漫畫“ちはやふる”。在日本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小倉百人一首紙牌恢復了活力并保持發展的勢頭。現在,日本每年大約舉辦60次包括全日本紙牌錦標賽、大師賽、女子錦標賽在內的全國性比賽,各組織團體內部也經常舉行小型比賽。加上學校等團體的非正式活動,參加紙牌競技的人口約為100萬。除此之外,紙牌的海外愛好者也在不斷增加。
三.日本保護和發展傳統文化的特點
由以上小倉百人一首紙牌的歷史和現狀可以看出日本在傳統文化保護和發展方面有一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1.民間團體在傳統文化保護和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二戰之前,以東京紙牌會為代表的民間團體通過舉辦全國性的紙牌大賽,把小倉百人一首紙牌游戲發展成為一種體育競技,為其日后的傳承開辟了新的途徑。二戰期間,各民間團體雖然沒有舉辦大型的比賽但也沒有停止活動。二戰結束之后,他們便迅速集合起來,舉辦比賽,為振興競技紙牌事業而努力。最終各個團體結成全日本紙牌協會,統一了競技紙牌的各項規則,為競技紙牌的發展創造了穩定的內部環境。自成立之日起至今,全日本紙牌協會都積極致力于競技紙牌以及和歌文化的振興和普及,為這一傳統文化的傳承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其實不光是紙牌,日本人在很多傳統文化的保護上都是如此。比如日本相撲協會、日本歌舞伎演員協會等。日本民眾很珍視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他們不僅對傳統文化有很濃重的保護意識,還能夠自覺地積極主動地參加到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中去,這是日本很多傳統文化得以完整保存的關鍵,也是其最大的特點。
2.日本政府的支持為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提供了保障。自明治時期開始,日本政府就把小倉百人一首紙牌作為和歌的一種教育方式積極推廣。長久以來,日本政府不僅給舉辦小倉百人一首紙牌活動的民間團體提供資金支持、鼓勵并協助全日本紙牌協會在國外開展活動還積極推動與其相關的文化產業的發展、促進文化產品的出口等。日本政府非常重視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早在1950年就制定了《文化財保護法》,將日本有形和無形的文化遺產以法律的形式保護下來,保證了傳統文化的傳承。之后又制定了《文化藝術振興基本法》、《節日法》等法律,讓人們在保護和發展傳統文化時做到有法可依。此外日本政府還提出“文化立國”的戰略,把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提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通過加大對傳統文化事業的資金投入、推進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加強日本傳統文化在國外的宣傳力度等措施,引導民眾積極發展傳統文化事業。
3.有效的推廣方式讓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事半功倍。江戶時代的貴族選擇用紙牌游戲的方式記憶和歌,不僅增加了和歌的趣味性,還使和歌在庶民中普及,獲得了廣泛的群眾基礎。明治時代的人們把普通紙牌游戲發展成為正式的體育競技,有專門組織機構負責管理并培養了大批專職人員,為小倉百人一首紙牌以及和歌文化的傳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F代人以小倉百人一首紙牌為背景制作漫畫,通過漫畫、動畫、動漫以及其周邊產品的傳播提高了小倉百人一首紙牌再國內外知名度和影響力。日本擅長用各種方式來推廣傳統文化,其中利用動漫、游戲等明星產業的方式最常見也最有效。日本的動漫和游戲在國內外擁有非常廣闊的市場,把傳統文化融入到動漫游戲中能加快傳統文化的滲透。比如以日本傳統藝能“落語”為背景的動畫故事「昭和元祿落語心中」,一經播出就收獲了較高的人氣,促進了日本國內落語業的發展的也讓國外的人們了解了日本的“落語”。
四.對我國傳統文化保護和發展的啟示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的傳統文化受到了外來文化強烈的沖擊,人們逐漸推崇外來文化而忽視了傳統文化。政府非常重視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但現實狀況不容樂觀。結合日本的特點,我們可以看出,在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方面,民眾的參與是關鍵,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有效的途徑會事半功倍。因此,我們首先應該加強全民傳統文化教育,讓人們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價值,喚起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強民眾保護和發展傳統文化的意識,讓民眾自覺參與到傳統文化保護和發展中去。其次,政府應建立健全的法律體系,為傳統文化保護和發展提供強制性的保障。同時,還要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引導人們全面振興和發展傳統文化事業。最后,我們應該活用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和其他產業巧妙結合起來,探索傳統文化推廣的有效方式。
參考文獻:
[1]董建榮:《日本人的新年游戲—搶紙牌》,《日語知識》 2000年第12期
[2]鄭曉云:《日本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及其啟示》,《民族文化研究》 2002年9月第19卷第5期
[3]全日本紙牌協會http://www.karuta.or.jp/
[4]日本競技かるた史http://www5f.biglobe.ne.jp/~st_octopus/carta/carta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