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艷梅
摘要: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開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種。上課一開始以趣引入,會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一開課就要把學生的興趣勾起來。
關鍵詞:小學語文;積極性;把握文本;情感互動;課堂提問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程,我們高興地看到,很多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意識已發生了改變,許多新的教育理念已被慢慢認同,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也在日益發生著變化。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開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種。上課一開始以趣引入,會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一開課就要把學生的興趣勾起來。如我教學《三打白骨精》,上課剛開始,我就忍不住給大家唱了幾句“猴哥,猴哥……”學生們一下子來了勁紛紛講述他所了解的孫悟空故事和他眼中的孫悟空形象。于是準確地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學生也學得自覺、主動。這個引言為這堂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學生學得輕松自如,學得興趣盎然。開端引趣的方式設疑以外,還有“謎語引趣”、“懸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節課的開端實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戰斗中選擇一個突破口一樣,輝煌的戰果就是從這里開始的。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開端時的趣味性。
二、對文本主旨的把握
教學中要擺好整體把握與局部解讀的關系,防止“以偏概全、因小失大”。
如《陶罐和鐵罐》一課,教師引導學習了陶罐和鐵罐對話之后,問學生:“你喜歡陶罐和鐵罐?
老師緊接著告訴學生: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從這一單元的訓練重點來看,是讓學生懂得怎樣看問題和想問題,文中有個小泡泡,是這樣問的:讀了這個故事,我想到了……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允許學生從多方面去談自己閱讀中的感想和啟示。而且本課的主旨不是停留在“謙虛和落后”上,而是明白“人和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不僅要看到自己身上的優點,也要看到自己身上的缺點。”主旨的多元化以及主旨的提煉都是教師解讀文本中要關注的問題。何況這是第一課時,課文還只是上了第一部分,故事還沒有講完,完全沒有必要在這里揭示課文的主旨,從這個教學環節來看,我覺得教師問題的指向性有所偏頗,對文本主旨缺乏整體把握。教師該怎么問學生,如何設計問題,在什么時候呈現問題,都需要進行精心預設,都應該是認真細讀文本之后進行的。
文本細讀,不光需要微觀層面的細膩地讀,也需要中觀層面、宏觀層面的細讀,這三者應該成為一個整體。因此教師在鉆研教師時,既要有字詞方面微觀的細讀,還要有對文章結構方面的、文化背景方面的宏觀的閱讀。
三、教學中真正做到情感互動,激發學習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最親近的人除了父母以外就是他們可親可敬的老師了。尤其是小學生,對老師更是崇拜。以至于許多孩子把“這 是老師說的”常常掛在嘴邊。這又為我們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情感 提供了有利的因素。課堂上,老師的感情和學生的感情往往是互動的。在眾多領導人當中,很多人非常敬佩周總理,常常為我們有一位這樣的好總理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在課前,滿懷激情地把我的這種感受和學生一起交流。學生在通過之前觀看的有關總理的記錄片,他們知道老師對總理的敬佩程度,學生完全和他們的老師在情感上產生了共鳴,老師對總理的愛戴,尊敬成功地轉移到學生的身上。
四、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精巧設計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既要避免不著邊際又大又空的“真空”問題,又要力戒瑣屑不堪、缺乏思考價值的小問題。大而空的問題往往不能貼近教學目標,學生的回答摸棱兩可,教師的評價也含含糊糊。這樣的問題不但沒有實際價值,而且會讓學生養成囫圇吞棗的浮躁習氣。而缺乏思考價值的小問題不僅起不到啟迪思維的作用,反而會滋長學生不加思考,信口開河的壞習慣。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提問,要注意問題的質量,要從教學的實際出發,結合《語文課程標準》進行科學的設計。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進行設計:
1、抓矛盾點。語文教師不難發現,在我們的教材中不乏有表現種種矛盾的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問可以抓住課文中的一些矛盾點,抓住學生在理解課文過程中發現的種種矛盾,結合學生對知識層面理解有困難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動腦筋。
2、抓重難點。作為一名教師,研究教材是上好每堂課的前提。教師應該認真專研教材,深入研究,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因此,我拿到一冊教材,首先要通讀教材,弄清它的教學目標是什么,重點難點在哪兒,每個單元的主題是什么,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沒有聯系,單元的哪些部分是要重點教學的,哪些部分是可以讓學生以探究的形式自主或合作完成的;弄清楚了這些問題,就可以高屋建瓴,成竹在胸,教起來,就能得心應手,提高效率。所以我們對教材的研讀很重要。經過精心設計,富有吸引力的問題往往能把全班同學的精神和興趣吸引過來,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五、面向全體、關注差異,開展學習輔導
教師的輔導應面向全體學生,消除全體學生共同的學習障礙。同時,應關注差異,開展針對性的個別輔導。就個別輔導而言,一方面,教師應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加以輔導,幫助他們解答疑難問題,改進學習方法,同時增強學習信心;另一方面,教師也應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指導,使其發揮才能、發展個性。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善于創設和諧的輔導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應根據輔導對象的特點選擇恰當的形式和方法,適時引導,持之以恒。教師的輔導應促使全體學生都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不斷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和素養。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大潮下,我們要不斷反思,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