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加利
[摘 要]新課標對于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需要關注學生數學應用思維的培養和應用能力的鍛煉,由此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融入生活案例,滲透生活理念,就成為當前教育教學的重要指導思想。文章首先探究了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接著結合實踐案例探究了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育;教學生活化
新課標背景下的數學教學倡導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改造,就成為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實現路徑。由此在當前探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問題,顯得很有必要。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分析
倡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緣由集中體現在以下環節:其一,從小學數學學科特點來看,數學本來就是來源于生活實踐的,其在大量社會實踐經驗積累背景下總結和歸納出的科學規律,其對于更好的處理社會實踐矛盾有著積極的作用。也就是說,小學數學學科自身具備生活性的特點,這位開展生活化教育教學奠定了基礎;其二,從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出發點來看,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可以引導小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的視角去審視世界,激發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實現了自主創新精神的培養,對于促進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升而言,是有很大幫助意義的;其三,從改變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格局角度來看,傳統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忽視生活案例,沒有滲透生活思維,使得小學生感覺到數學學科是缺乏現實基礎的,由此不利于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而小學數學生活化改造倡導小學數學教學能夠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和方式,使得小學生數學思維和實踐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從上述三個角度來看,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發展,成為勢在必行的事情。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現策略探究
1.挖掘生活化素材,營造生活化教學氛圍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去挖掘生活化素材,由此為學生的學習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氛圍,這是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改造的第一步。以西師版一年級上冊《1-5的認識》課程教學為例,這是小學數學課程的開端,其教學目的在于使得小學生能夠很快理解1-5的數字概念,形成初步的數字概念。此次教學可以依照如下步驟來進行:使用ppt展示數字1,接著給予學生展示手中的鉛筆,引導學生總結和歸納1的特點:1像鉛筆細又長;使用ppt展示數字2,接著給予學生展示準備好的玩具小鴨子,引導學生總結和歸納2的特點:2像鴨子水中游;使用ppt展示數字3,接著讓學生觀察老師的耳朵,引導學生歸納和總結3的特點:3像耳朵注意聽;使用ppt展示4,給予小學生展示形狀像4的紅旗,引導學生總結和歸納4的特點:4像紅旗迎風飄;使用ppt展示5,給予小學生展示大魚鉤,引導學生總結和歸納5的特點:5像魚鉤釣大魚。在上述教學中出現的各種教具都是小學生生活中常常會看到的,使得當前數字與生活現象聯系起來,可以幫助小學生營造良好的生活化學習情境,這對于促進小學生學習效果而言,是十分有價值的做法。
2.創設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生活化思維
積極創設生活化情境,使得課堂的數學問題延伸到學生的生活層次,這對于激發學生生活化思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在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改造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如下的措施來進行。此處我們以西師版小學數學一年級《5以內數的加法》課程教學為例,此課程教學目標為使得小學生能夠理解5以內的數字加法規則,并且能夠運用對應的知識來理解生活中的現象。在此次課程教學的時候,可以按照如下的教學步驟來進行:選擇班級中的兩個小朋友,教師可以設置如下情境:現在老師為了表揚這兩位小朋友,老師給他們發大紅花,先給A發了3個大紅花,后給B發了1個大紅花,邊說的時候可以將對應的大紅花交給兩個學生,此時可以向其他學生提問:現在請兩位小朋友把自己的大紅花放在一起,此時我們可以得到多少大紅花呢?或者創設這樣的生活情境:放學后很多小朋友都會去蕩秋千,一開始蕩秋千的小朋友只有兩個,后來又來了三個,請問現在有多少個小朋友在蕩秋千?上述的情境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學生理解起來難度比較小,就在這樣生活化的氛圍中實現了學生生活化思維的鍛煉,也就成為可能。
3.關注生活化元素,實現數學思維的鍛煉
關注生活化元素,實現小學生數學思維鍛煉和培養,此時可以以開展大量數學實踐活動的方式來進行,這也是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改造的重要契機。此次我們以西師版小學數學三年級《克,千克,噸的認識》課程教學為例,此課程的教學目標為使得小學生對于常用的重量單位有著一定的認識。此次課程可以這樣去進行:教師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在教室的一角設置超市蔬菜稱重情境,在架子上放置不同的蔬菜水果,要求學生在架子上尋找對應的物品,并且按照一定的重量來進行購買:比如要求學生買500克的白菜,2千克的蘋果。并且要求學生到稱重處進行驗證,由此以實踐活動的方式來開展課程,在整個課堂上學生都保持較高的興趣,并且在稱重臺中的自我操作,可以更加快的使得學生去理解克與千克之間的關系,并且對于重量單位也形成了比較全面的認識,這樣的實踐小活動雖然時間不是很長,但是其能夠起到的教育教學效益卻是比較大的。從上述教育教學的案例來看,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高度重視生活實踐課程的開展,這對于加深學生對于對應數學知識理解程度而言,是非常有意義的。生活化元素的關注,在于生活化實踐活動的開展,此時小學生動手動腦,自然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會得到進一步的加深。
三、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符合新課標的基本精神的,其有利于小學生形成數學思維,對于促進小學生創新精神和素質而言,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正確看待小學數學生活化,繼而找到比較理想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現策略,以便在未來的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做得更加出色。相信隨著在此方面教育教學經驗的積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現路徑將會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這對于新課標小學數學改革目標實現而言,也是非常有幫助意義的。
參考文獻:
[1]馬斌.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之探討[J]. 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02:143-144.
[2]羅海明.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趨勢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3,23:107-108.
[3]李滿倉. 淺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02:4-6.
[4]葉亞軍,周虹,彭志敏. 論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 文學界(理論版),2012,10:395+397.
[5]劉景標. 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 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1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