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張華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與方略。由于其實效顯著,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各國的小組合作學習在其具體形式和名稱上不甚一致。如歐美國家叫“合作學習”,在前蘇聯叫“合作教育引”。綜合來看,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
[關鍵詞]小組;合作;有效性
主動參與、善于合作、樂于探究,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的學習方式。于是,原本“安靜”的課堂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以小組合作為代表的合作學習被教師們廣泛采用。教師從講臺上走了下來,不再“居高臨下”,師生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學生也動了起來。可稍作注意,我們就會發現,課堂中相當一部分合作學習存在問題,合作學習的效率較低。例如,有的把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形式,一種點綴,只進行兩三分鐘,學生還沒有真正進入學習狀態,就草草收場;有的看似全員參與,實際上是好學生“一統天下”,學困生“袖手旁觀”;有的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不會傾聽,不會合作,課堂幾乎處于失控狀態,教師缺乏組織教學的策略;有的重視對合作結果的評價,忽視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導……種種現象表明,合作學習流于形式的多,取得實效的少。
怎樣才能讓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其有效性和實效性呢?我在教學中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
一、小組建設,優先培訓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每一個成員都參與學習的過程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培訓學生的合作能力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培訓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認真思考,大膽發言,學會中心發言,能把自己的探索、發現,清楚的用語言表達出來,在組內交流;二是學會認真傾聽別人意見的習慣,從別人的發言中得到啟發,收獲更多的知識、方法,養成一人發言,組內其他成員認真傾聽的好習慣;三是學會質疑、反駁,能聽出與別人的相同點、不同點,能以比較恰當的方式表達個人觀點;四是學會更正、補充,能在別人結論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完善;五是學會求同存異,以開放的心態進行學習。通過培訓,使學生初步學會怎樣與學習伙伴交流溝通,初步感受合作學習過程,為真正的小組合作活動作好“熱身”。
二、組織分工,明確職責
我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4人,組長一名,負責組織工作;副組長一名,負責協調、記錄工作。組長為①號,副組長為②號,兩名組員依次為③號、④號。這樣做既可以保證小組學習有序有效進行,又能為全班交流提供便利。比如,教師檢查學生讀課文時,不用再逐一叫學生名字,可以直接說:“請每個小組的④號來讀。”教師也可以就同一個問題請不同小組的同一號學生發言。這樣做利于不同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
三、有序學習,合作提高
1.學前提要求。教學中我大都讓學生自學,然后組織小組交流和全班交流。為提高學習效率,我要求組長在組織學習時,每次都先由小組里的④號同學發言、質疑,因為相對而言,他在小組里學習較差,提的問題也較簡單。所以小組交流的基本順序是:④號質疑,③號解疑,②號補充,①號總結。依此類推,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在交流中學到知識,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2.學時會傾聽。因為是按序交流,所以每個學生都要時刻注意傾聽。比如,④號提出一個問題,③號如果沒有注意聽,就解答不了;②號要是走神了,又怎么能對③號的解答進行及時補充呢?所以,有序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每個學生都學會關注別人,傾聽別人的發言。
3.學后再質疑。小組交流完畢后,副組長要及時對小組成員的發言進行整理,對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予以總結,并交給組長,準備在全班學習時進行交流。這樣環環相扣,層層把關,就保證了小組學習的時效性。
四、人人努力,共同進步
1.序號調換。為了提高小組成員的參與積極性,我把小組成員序號的命名權放手交給了組長:即序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組員的表現適時調換。如果一段時間④號的學習勁頭足,課堂表現好,就可以晉升為③號;反之,如果②號表現退步,小組成員對其不滿意,則可以把其降為③號。這樣,每個小組成員就會心中有希望,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能進步。
2.激勵表揚。小組學習大多都是圍繞“質疑”和“解疑”進行,所以,為了調動組員的積極性,我采納了組長的建議:即每學完一課,每個小組都要評選出“最佳提問者”和“最佳解疑者”。這樣就促使每個組員在合作學習時更用心地去思考,讓自己的質疑最有意義,最有價值;讓自己的解答更充分,讓他人更滿意。
五、把握契機,促進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可忽視。學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師的參與與指導是分不開的,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越有效,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得就越充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精心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面對學生對某一問題獨立思考與研究后的發現與困惑時,對同一問題有不同見解,意見產生分歧時設計合作,有利于學生相互交流、集思廣益,從而達到共同提高。(2)在教材的重、難點處設置合作,有利于學生集體智慧的發揮,有利于每個學生對教材重、難點的學習,從而使每個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3)在學生單獨試驗與操作遇到困難時倡導學生合作,使學生感受到與同伴合作的必要性。教師在準備課時,首先應該對可能出現的困難或意外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怕出現混亂的局面;其次,教師面對教學意外時,必須鎮靜從容,及時引導,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采取形式多樣的引導措施。
六、正確評價,激勵團隊
強化小組團體激勵,對小組成員的評價教師須把握以下幾點:(1)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側重于學習過程的評價,要體現“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理念;(2)對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正視學生的客觀差異,側重于對小組集體的評價;(3)評價的內容包括小組活動的秩序,組員參與情況,小組匯報水平,合作學習效果等方面進行;(4)教師評價與自我評價相結合,注意從以教師評價為主向以自我評價為主逐步過渡,教師要幫助、引導學生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尋找改進的辦法。另外,我們可以定期進行諸如最佳學習小組、最佳小組長、最佳學習伙伴、最快進步獎等評選活動,把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大家合作達標,使每一位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激勵學生不斷提高小組合作活動的水平,從而達到由個人目標的達成促進小組團體目標的達成。
實踐證明,上述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的實施帶給學生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課堂上敢站起來發言的人明顯多了,學生的質疑能力提高了,解疑能力增強了。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確有不少困難,但并非不能解決。只要教師以先進理念為指導,積極鉆研現代學習理論,大膽嘗試,勤于實踐,不斷完善,一樣可以享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我相信,只要充分相信學生,“依靠”學生,我們的課堂一定會越來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