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珍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上升,小學數學教學也產生了新的變化,不僅是在教育理念上,還體現在教學課程內容的變化上。在新課標改革下,小學數學的教育理念更看重學生的個人能力發展,在注重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時,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激發起學生的興趣愛好。在實際的小學教學中一直存在著日常數學教學以及純數學教學的形式,這兩者之間充滿矛盾,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在這種情況下維持日常數學教學與純數學教學的平衡、如何采取措施來應對并發展數學思維是本文的關注重點。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 數學思維
前 言
在下文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具有日常性的小學數學教學與純數字的教學都蘊含著數字化的數學思維,因此,我們首先將關注點放在日常教學方式與純數字教學的內容與比較上來。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日常教學方式與純數字教學
(一)日常教學方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日常教學方式應用廣泛。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運用生活場景進行模擬的數學教學,將生活中的一些場景的數學運算以數字化的形式表達出來,比如學生在加減法的學習過程中,老師運用超市購物的場景教學教給學生運用加減法;老師還可以將生活場景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的數字游戲中,其本質還是將生活場景數字化。
(二)純數字教學
純數字教學就是通過嚴謹的數學表達給學生講解數學知識,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數字運用經常被稱作量的運用。純數字教學較少利用情境設置來為講解知識點,而是利用數學題目進行各種數量關系的應用與計算。純數字教學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鍛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純數字教學方式可以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基礎,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僅如此,純數字教學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可以讓學生的數字化思維充分發展,因此純數字教學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形式。
二.日常教學方式與純數字教學之間的比較
(一)日常教學方式與純數字教學之間的不同點
1.教學方式適應了學生的不同發展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日常教學方式與純數字教學的不同點之一為教學方式適應了學生的不同發展階段。日常教學方式在小學低年級運用較多,在中高年級則運用較少;純數字教學方式在小學低年級運用較少,而在中高年級運用較多。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小學數字教學中的日常教學模式通常利用生活情境設置的形式將學生帶入日常中,在這種情境下完成知識點的學習工作,這更加適合了小學低年級的心理發展特點,即直觀感受能力強,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較弱;另一方面,小學數字教學中的純數字教學過程中,老師主要運用數字運算的形式為同學講解題目,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在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上有了一定的發展,因此比起低年級學生,小學高年級學生更適合純數字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清醒認識到學生的發展特點,不設計較難的純數字教學方式,讓數學題目難度更加適中。2.教學方法的具體性與抽象性。小學數學教學中日常教學與純數字教學的不同點還存在著教學方法的具體性與抽象性對比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日常教學方式經常帶動學生并鼓勵學生通過動手來解決數學問題,同時,老師還將數學知識生活情景化,從而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知識的具體性,老師還可以運用數字游戲將數學知識融入到學生的課外活動中,讓學生可以通過更加現實性的思維來考量數學問題,充分體現了日常數學教學方法中的具體性;在純數教學中,老師將數學問題中的各個數字抽象成量,并把數學問題用抽象的邏輯圖進行思考,利用嚴謹的數學推理以及數學運算進行數學知識講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充分鍛煉了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也體現了純數字教學的抽象化特點。
(二)日常教學方式與純數字教學之間的共性
1.教學目標一致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日常教學方式與純數字教學存在的共性之一是教學目標一致性。不管是日常教學方式還是純數字教學方式,老師都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點學習,在新課標下,數學教學的目的已經不再要求老師將知識灌輸到學生之中,而是讓學生自主理解,當然這離不開老師的幫助。在這個過程中,充分提高了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提升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助于教師在學期內高效完成教學目標。2.體現了數字化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管是日常教學方式還是純數字教學方式都充分體現了數字化的思維方式。在兩者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生活情境中包含著很多數字化信息,學生在日常教學方式中慢慢就會形成數字化思維,善于用數字表達自身想法,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理性化發展。比起日常教學方式,純數字教學方式中的數字化思維要更加明顯,這是因為純數字教學中的主要工具是各種量,通過量的不同形式的表達,一個數學問題就得以解決。雖然小學生進行純數字學習的能力還不是很強,但是通過老師的積極引導,一旦學生掌握了此種學習方式,會對今后的數學思維發展有著巨大幫助。
三.發展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數學思維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發展數字化思維中的算術思維
算術思維是數字化思維的一個重要表達形式,各種量必須通過嚴謹的數學運算才可以被計算出來,以此解決數學問題。鍛煉學生的算術思維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多進行算式練習,在課后作業的布置上重點培養學生的算術計算。老師在其中應該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當學生發生錯誤時,幫助學生進行充分的糾錯,讓學生明確自身計算方法問題,以此改進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發展數字化思維中的互補整合思維
互補整合思維是數字化思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高年級的數學問題中占有重要部分。小學數學中很多數學問題都可以用多種角度來思考,尤其是多邊形問題,老師可以運用圖示為學生講解互補整合方法的運用,進而運用數字量為學生進行具體的互補整合知識運用演示,為學生的數字化思維提升起著幫助作用。
結 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體現了數學思維,這種豐富性也不亞于其他年齡階段的數學學習。教師應該在認識不同教學方法的基礎之上,根據教學方法本身的特點,引導學生構建屬于自身的數學思維框架,這既是老師的工作難點,也是其發展的工作動力。
參考文獻
[1] 莊文菲.構建小學數學“思維訓練式”概念教學模式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8(34):116-117.
[2] 張杰. 小學數學教學怎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A]. .教育理論研究(第四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1.
[3] 夏昌順.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A]. .教育理論研究(第四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