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儀
摘要:在終身教育理念影響下,終身體育也成為體育教育追求的教學目標之一,結合體育教育內容和需求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和能力,養成其參與體育運動的習慣,這對學生身心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本研究選擇高中體育教育為研究對象,分析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夠在促進高中生全面發展上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中體育;終身體育意識;教學方法
引言:
終身體育是指人們終身進行體育鍛煉和接受各種教育的總和,是指人們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并貫穿一生的參與體育學習與鍛煉的過程。因此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也成為學校體育教育的核心目標,高中學生處于關鍵成長和學習階段,在高中教育階段利用體育教學可以有效緩解高中學生的身心壓力,為其體育素養培養和其它學科學習提供了契機。終身體育意識養成對高中生的行為和意識發展起到導向作用,學生能夠逐漸肯定體育鍛煉的意義,并投身體育鍛煉中。
一、激發學生體育鍛煉興趣
激發學生的體育活動參與興趣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前提,教師首先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安排,使學生逐步認識到體育鍛煉的意義和作用,肯定體育學科的魅力。在具體的學科教學活動中,高中體育教師可以應用趣味性和競賽性體育活動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引導學生的參與體育競賽,初步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此外,在教學活動中,高中體育教師要結合學生表現,合理糾正學生出現的一些常識性錯誤,讓其在不斷的探索和學習中認識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和魅力,最終激發其主觀能動性。例如,筆者在指導教學活動過程中,就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足球比賽、籃球比賽、跳繩比賽、羽毛球比賽、拔河比賽等體育競技活動,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獲得了很好的身體素質鍛煉契機,也感受到體育競技的魅力,這樣的競技比賽對高中學生產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融入體育運動中,體現了高中生的體育運動潛力。針對表現好的學生,教師要進行鼓勵和肯定,為學生建立參與體育運動信心。
二、結合教學需求合理選擇教學方法
傳統的體育學科教學方法具有多樣性特征,高中體育教師在選擇和應用過程中最好結合具體的教學需求有針對性的應用,以提升學科教學有效性。我們在高中體育教學活動中常用的教學方法[1],如發現法、探究法、范例教學法、問題教學法、自主學習教學法等,都在提升教學效率上起到了一定作用,結合現代化教育技術的興起,高中體育教育可以合理融入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如:筆者在體育教學中,常常涉及動作技巧演示,這時候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將動作細節動態展示在屏幕上,學生可以針對自己不了解的部分下載教師上傳的視頻內容,這對性突破教學難點。這樣的教學模式下,高中學生能夠更加合理掌握體育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建立體育學習信心,為終身體育意識培養奠基。
三、實施“開放型”教學培養體育意識
“開放型”教學要以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為保障,以教會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提高學生接受知識、運用知識為根本任務的教學模式[2]。高中體育教師在指導學科教學活動過程中,要和學生建立平等師生關系,在教學策略應用上體現學生興趣特點和體育學習需求,實現對學生主體課堂的構建,并為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和尊重學生的差異性。例如,筆者在指導高中體育學科教學活動過程中,就應用“模糊量化法”對學生進行評價,結合學生的日常表現、教學內容掌握程度以及進步幅度等指標設置 “優”、“良”、“合格”三個評價標準[4]。再如在排球雙手下手墊球練習中,我依據學生自身意愿設計不同的目標個數,避免整齊劃一的教學模式挫傷學生的自信心,采用這樣的教學策略更容易讓學生在開放性的課堂上體會體育運動的樂趣,使不同能力和特點的學生都可以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實現自我價值,體現學生個性;結合長跑運動的枯燥性特點,筆者在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中選擇歡快的配樂,讓學生逐步放松身心,體會體育運動的獨特魅力。
四、提高教師專業能力,保證教學有效性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質直接對學科教學質量產生影響[3],因此高中體育教學中,我們為了實現既定教學目標,需要結合體育學科教學要求促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就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教學目標來說,教師需要具備專業的教育能力才能夠完成這樣的教學任務,因此學校在聘用教師上要提升標準,并且注重業務考核和培訓。例如,在教師聘用環節,應該首選專業體育院校畢業的學生,在進行專業能力考核之后任用教師,為體育教育活動質量提供保障[4]。其次,后續的教師培訓工作也要提升質量,不斷更新教師知識體系和教育理念,為創新教學提供保障。最后,我們要重視其教師考核工作,針對教師的能力和教學表現實施考核,幫助教師認識自我、提升自我,為高中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養成提供師資上的保障。
結束語:
綜上,培養高中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對高中生的成長和發展來說具有積極意義,但是高中體育教師也需要結合實際教學需求進行教學策略調整,以學生為主體,應用新型教學策略促進教學目標實現,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實現對學生的能力提升,促進其體育鍛煉的自覺性提升,明確體育鍛煉態度,提高終身體育的意識。
參考文獻:
[1]趙偉.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4,21(07):155-156.
[2]陳士宣.淺析普通高中體育教學現狀與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4,21(12):193-194.
[3]于志浩.淺析高中體育教學的多元化教學模式[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21(21):243-244.
[4]周洪生.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