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央吉
摘要: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升,培養學生的獨特個性,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語文的學習能力,提高思維品質。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轉變觀念,因勢利導,采用多樣化式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學生自己能在閱讀中領悟語言的美感,領悟美好作品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在語文教學中應及時準確總結閱讀技巧,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時對閱讀能力進行評價和總結,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訓練閱讀技術,培養閱讀能力,是閱讀教學的根本任務。激發閱讀興趣、指點自讀門徑、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閱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生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就能為終生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與價值,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的素養。因此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拓展知識技能的過程中讓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提高。
一、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培養學生個性
小學生的智力發展特點決定了其在學習過程中具有強烈的依賴性,尤其體現在閱讀的自信心。在課堂教學中,老師不經意不恰當的批評,常常會挫傷學生的幼小的自尊心,從而產生對閱讀學習的反感和懼怕情緒,這種反面的情緒會在左右學生今后對課文學習的積極性。既然在閱讀教學中給學生鋪設了個性化的平臺,重視個性化解讀文本,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思維”來思考,來判斷,那就要重視學生個性化閱讀,培養學生的個性[1]。例如:在教學《巨人的花園》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巨人在你心中是個怎樣的人?”學生頓時議論紛紛,有的學生說:“巨人是個自私的人?!庇械恼f:“我覺得巨人生活在世上很孤獨、荒涼、凄涼。”還有的說:“這位巨人是個富有的人,因為他擁有一個巨大的花園?!庇谑俏揖椭笇麄冇米约旱睦斫馊ラ喿x這篇課文,或冷酷、或清高、或凄涼,抑揚頓挫,學生都把自己的個性讀了出來。真是有了個性化的解讀,才具有濃厚的個性色彩。體現學生個性,張揚個性,創造性的解讀文本,不僅能培養學生對文本進行個性化解讀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掌握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細心咀嚼課文中的語言,讓學生自己開動腦筋,從閱讀中發現問題,通過反復比較、推測,最終能自己解決問題,從而扼殺了“懶惰” 的不良習慣。一般情況下,課文內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出來的。何謂自悟,即自己本人以心去領悟,悟的過程就是通過閱讀和思考語言文字的內涵,去咀嚼語言文字的滋味,去體驗語言文字的感情。學生的悟,在于教師巧妙適時地“引”,學生的水平畢竟是有限的,教師應根據學生掌握的實際情況,有側重點,有目的性地給予點撥、引導。引導他們細細品味好詞佳句的絕妙之處,立意獨到的構思之處,深入探究領悟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當然教師的點撥應以學生的讀為根本,以學生自主領悟為主線,老師的點必須點到關鍵處,撥必須撥在疑難處,無疑而點則不如不點[2]。另外,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要做讀書筆記,讀書要有自己獨到的心得見解,我提倡隨讀隨記,把閱讀中遇到優美的字詞句、段落內容記下來,以便在自己的寫作中拿來借鑒。教師應當打破傳統觀念,明確認識新課改的要求標準,形成全新的思維。要轉變觀念,樹立全新教學思維,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實踐的探索中不斷的完善教學理念,改變陳規陋習,時刻以新標準提醒自己。
三、改善閱讀水平評價標準
傳統教學對閱讀評價偏向以課本知識為標準,往往偏重生字詞及段落記憶以及課文熟練,很少鼓勵學生創新性思維。而小學生學習的特點常常是表現為對那些死知識是學得快、忘得快,即使對一些課文記憶深刻,也常常是死記,考試中照搬照抄,不會靈活運用[3]。例如:在《狼和小羊》的課文中,可以對狼撲向小羊可能出現的結果對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自行改編各種結局,對于富有想象力的學生即使給予表揚,然后再通過課文的學習對故事的寓意進行導入。另外,在考試中,應多出一些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發揮自身想象力,不應恪守標準性答案,局限學生的思維。對于在平時作業和試卷中有創新性的學生應及時表揚并加以鼓勵。唯有如此,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使學生充分發揮想象,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四、樹立學生閱讀的自信心增強自主意識
小學生的智力發展特點決定了其在學習過程中具有強烈的依賴性,尤其體現在閱讀的自信心。在課堂教學中,老師不經意不恰當的批評,常常會挫傷學生的幼小的自尊心,從而產生對閱讀學習的反感和懼怕情緒,這種反面的情緒會在左右學生今后對課文學習的積極性?;诖?,老師在課堂中,應當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多鼓勵,少批評[4]。比如,學生課文讀的不夠流利,不應立即指責課前預習太差或記憶力太差,更不應對其閱讀能力進行負面評價。此時,應當從勇氣可嘉、發音標準等其他側面對學生加以褒獎,然后因勢利導,指出課文讀的不夠流利到底是基于生字詞還是其他原因。這樣,學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護,同時自信心受到鼓舞,才能樹立超閱讀的興趣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在閱讀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獨立意識,克服過分依賴心理。學生在閱讀中,老師應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意識。
結束語:
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科學的閱讀方式,并且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進行訓練與指導,才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與閱讀能力,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素質。讓學生的閱讀逐漸的轉化成為一種自覺的學習行為,為學生在知識的天空中的翱翔賦予一個隱形的翅膀。
參考文獻:
[1]董桂鳳.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初探[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5(24):127-128.
[2]韋慧珍.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J].新課程導學,2018(18):158-159.
[3]張冬鳳.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學周刊C版,2018(04):143-144.
[4]陳惠治.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8(05):55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