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詩蓓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以往的應試教育發生了改變,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重關注學生的情感,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和個性品質,從而實現教學有效性的更大提高。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可以巧妙設計情感導入法,要善于利用教材作品的內蘊情感,還應該通過演繹、寫作等豐富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實現情感教育的目標。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教學;情感教育;策略
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制度不斷改革,新課標的廣泛適用,應試教育的很多弊端得以解決或緩解,注重對學生健全的個性和完整的人格的培養是新課程改革下的重點,要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學生全方面的發展,情感教育能夠促進學生的心身健康發展,從而提高學生對文字的共鳴,由此看來,在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語文的情感教育顯得格外重要,教師要注重在這方面不斷深入研究。
一、情感教育的概述
在新課改背景下,情感教育是整個初中語文教育中的一個組成內容,這種教育方法是指根據教育學理論和心理學理論展開相應的語文教學活動。在情感教育中,不僅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有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緒、學習觀念等情感方面的表現,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教學的效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就是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通過多形式、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將自身和課本中的情感傳遞給學生,從而使教師、學生、書本形成一個良好的情感交流路線,并融合統一,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感受到豐富的情感,從而引發共鳴,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氛圍[1]。
二、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1.設計情感導入法,增強學習興趣與好奇心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應用情感教育引領學生進入不同文學作品的藝術情境,通過語言熏陶、故事引導、情感啟發等手段引領學生感悟文章作者筆下的藝術形象,讓他們進入不同作品的藝術境界,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情感教育,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與好奇心[2]。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根據不同教學資源的特色,設計針對性情感導入法,比如課文《沁園春·雪》,引導學生感悟磅礴大氣的藝術境界與震撼人心的北國風光;《春》中春日生機勃勃的美景與作者筆下美妙的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等畫面,感悟細膩而傳神的春之美景。通過不同作品塑造的獨特藝術境界,讓學生產生各種審美情感體驗,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另外,教師要注意利用語言與藝術二者的同源性,將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用于教學,比如視頻、圖片重現文章美景,音樂伴奏渲染課堂氛圍,情感朗誦幫助學生想象描寫氛圍等,通過各種藝術化的形式將藝術情境之美引入課堂,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得不同的情感體驗。
2.善于利用教材作品的內蘊,實現情感哲理教育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大量優秀文章,這些文章立意不同,情感教育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中作品的內蘊情感展開教育,通過動之以情的手段打動學生[3]。比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作者以小見大將個人對家國的抱負與情感融入洞庭山水的描寫之中,尤其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名傳千古的經典之語,教師要深入挖掘其情感,真正將作者自勉又勉人的價值取向提煉出來,真正讓學生感悟古代文學家們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寫作手法,了解范仲淹避實就虛、揚長避短、善于藏拙等寫作技巧的高超,對這篇文不對題的經典之作的完成抒情欣賞?;蛘咴⑶橛诶恚梦恼轮械恼芾韱l教導學生,激發學生的不同情感體驗,在抒情言志的作品中實現明理教學。比如,鄭振鐸在《貓》中表達了待人接物的道理,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系日常個人生活進行自省,從而獲得情感哲理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運用多種手法讓學生感悟不同文學作品的特定情感,真正認知到情寓于“理”的美妙,在不同的情感教育中獲得哲理美的審美享受。比如,《背影》中朱自清對父子情的描述,《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中對祖國的熱烈之愛,《藤野先生》中對師生情感的描述與贊嘆,《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辛棄疾憂心家國天下、崇敬英雄人物、扼腕南宋統治者昏庸無能的復雜情感體驗,通過這些豐富飽滿、異彩紛呈的情感海洋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熏染陶冶,獲得情感、知識與思想上的進步。
3.豐富教學方式,全面滲透情感教育
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刻理解課文的內容,領會作者通過文章傳達的思想情感,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演繹,使學生能夠將自己帶入到課文內容中,身臨其境地體會課文情感[3]。比如在講到《威尼斯商人》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班上抽選幾名學生,并為學生分配課文角色,讓這些學生在課堂上將課文情節表演出來,從而能準確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思想情感。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文段寫作,例如在講解余光中的《鄉愁》時,為使學生能夠深切體會余光中思念家鄉、四年親人的情感,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詩歌中的某些片段進行仿寫,以此來觸動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使學生可以對課文中蘊含的情感產生共鳴。
結語
總之,在當前新課程的推廣下,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一種重要教育手段。初中語文是初中階段一門開展情感教育的重要學科,教師應當積極探索情感教育的開展方法和教學思路,并落實到實踐中去,讓學生不但能夠學習知識,在綜合素質方面都能得到發展進步,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周守祥 . 淺析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考試周刊,2014(31):43.
[2]董俊青 . 淺談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4(11):34.
[3]沈建紅 . 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情感教育[J].學周刊,2015(1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