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摘要:在全新的歷史時期,小學教育需要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以素質教育為出發點,以促進學生全面進步為最終本地,強化教學管理,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顯著提升。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班級管理可以維護教學發展的秩序,保證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做好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著較大的作用。鑒于此,文章主要針對新課程環境下的小學班級管理進行論述,同時提出一些具體的管理策略供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環境;小學班級管理;初探
引言:
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班級管理是維護正常教學秩序、保證教學質量、實現育人目標的可靠保障。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學生的教育者。所以,班主任的素質特別是其管理的思想和水平直接影響班級管理效果,影響學校的教育要求與管理目標的實現。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用正確的思想引導學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觀念。
一、小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
(1)管理理念陳舊
由于班級人數眾多,再加上小學生認知能力較低,導致了小學班級管理難度較高,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需要化肥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去做學生的工作,很少有時間去系統學習新課程改革以來的的班級管理理論知識,同時,班主任在進行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依然采用以往的管理經驗進行管理。隨著時代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學生在變化、教育理念在變化,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如果一直停留在過去,很難適應當前教育改革的要求。
(2)缺乏科學合理的小學班級管理目標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班級管理目標要求以人為本,全面發揮小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小學生全面協調發展。但是只要小學階段升學考試這種制度一直存在于,學校和教師在完成新課標要求促進小學生全全面發展的同時,依然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好壞的唯一衡量指標,班主任在進行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工作也需要圍繞如何提要小學生成績開展,但是這些課程安排的課時較少,學科得不到重視。
(3)小學班級管理模式單一
當前,仍然有一部分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模式還停留在以往傳統型的管理模式上,這種模式很難適應當前新課程環境下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合作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此外,由于小學班主任管理方式方法的不足,導致老師與學生、老師與家長之間缺乏一個有效的溝通,有時老師很難了解學生在家庭教育當中存在的問題,而且有時不能及時跟家長取得聯系并進行及時溝通,不利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同步。
二、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班級管理的對策
(1)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環境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做好小學班級管理的基礎,只有保證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民主和融洽之后,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性,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才能順利的開展下去。小學階段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學習和做事動機都是從自己的情感角度出發,對意見事情感興趣之后會努力鉆研。如果學生不喜歡班主任,其他同學很容易受到這位同學的影響也不喜歡班主任,從而導致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很難高效的開展下去[1]。因此,在進行日常的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學生群體中,和他們玩在一起,學習在一起,一切從學生角度出發,制定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班級管理措施,真正將小學班級管理工作變成為學生服務的工作,這樣學生才愿意和教師多接觸,多親近,促進學生和教師關系和諧發展。
(2)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
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是班級的主人公,班集體是學生第二個家。作為班主任,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小學班級管理是集體骨架,學生做班級的主人,不僅有利于班級管理,更有利于學生管理,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在一個班集體中個人,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機會擔任班干部,幫助教師管理班級,為學生服務。最好的教育是感染,最好的管理就是典型示范[2]。小學班級管理通過班干部親身示范帶動,增強學生和班集體之間的聯系性,增強學生班集體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保證小學班級管理工作開展的更加高效[3]。通過博客或者班級網頁,班主任可通過視頻、音頻、圖片、文字等及時記錄班級內部情況,使得班級管理更加動態化與簡便化。另外,班主任也可在班級網頁上及時公開學生的點滴進步,在微信或者教師QQ上單獨向家長反應學生在校期間的不良表現,以促使家長對孩子的在校情況形成較為客觀、詳細的了解。
(3)加強各個方面的協調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作為小學班級管理的教師,還應該注重班級和學校、社會、家庭之間的信息、物質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會受到更加廣泛的外部各種因素的影響,教師要做到主動和家長溝通交流,了解家長的想法,將學生在學校的實際表現情況及時反映給家長,讓家長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同時,還要強化和社會各個各方的聯系,積極爭取社會各個方面的溝通和配合,確保各個方面都能夠參與到小學班級管理中,共同促進班集體健康和諧發展[4]。比如,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班主任一個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了解班上所有學生的想法,有時候在工作上也難免會有疏漏。針對這樣的情況,就可以實行責任制,讓不同的任課教師分別負責班上的幾名學生,對他們的學習和其他各個方面進行跟蹤調查,了解學生的具體發展情況,這樣不但可以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效率,還有助于管理方法的創新。
結束語:
班級管理工作的發展絕非一蹴而就的事情,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引路人,要學會創新,不斷地尋找新方法進行班級管理,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制訂相關的管理政策。班主任要學會聯合家長和任課教師的力量一起努力,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雪雁.試論小學班級管理[J].甘肅教育,2015,24(18): 124-125.
[2]黃旻雅.論新課程背景下的班級管理觀[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校長),2017,33(05):132-133.
[3]劉雄英.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班級管理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8,36(10):158-159.
[4]朱丹茜.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班級管理的創新研究[J].江蘇省教育學會201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2018,25(13):55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