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霞
摘要:生本教育是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生本教育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生本課堂是探究與交流的課堂。生本教學是教師為學生而設計和服務的教學。本文根據生本教育的特點,闡述了如何在大學英語這門公共課中應用生本教育理念,激發學生對于公共課的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生本教育;大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目前由于高校擴招等諸多原因,報考藝術類大學生英語水平越來越低,學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存在優等生吃不飽,差生跟不上。平時上課聽不進去,考試寫不出來等諸多現象。部分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了害怕、厭惡并抵觸英語的現象。甚至有不少學生認為自己來學校是學習藝術的,學英語根本沒用。因此,在藝術類學院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生本教育理念,實現從“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真正做到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好學而設計,從而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同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貫通,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本文試闡述生本教育的理念及其在藝術類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一、生本教育及其教學流程
“生本教育”是郭思樂教授創立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教學方式,是真正做到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生本教育與師本化、灌注性教學相對立,有強大穿透力、沖擊力、震撼力和感染力。生本教育把師生關系處理得十分完美、和諧,教學效果十分顯著。
生本教育由多種教學技術、手段、方法結合而成1、價值觀:一切為了學生;2、倫理觀:高度尊重學生;3、行為觀:全面依靠學生;4、生本教育體系哲學思考:無為而為;教少學多;可以雙贏;5、生本教育的課程觀:小立課程,大作功夫;整體感悟與知識生命;6、生本教育的方法論:先做后學;先會后學;先學后教;不教而教;生本教育的生態課堂教學模式的宗旨是一切為了學生,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自由開放地獨立自主地學習。教師在“點化”學生的精神生命中也在“點化”自己,共同提升。生本教育需要給學生布置前置性作業,把新的學習內容目標、要求,變成學生先學的作業,復習舊知和探究新知。在課堂上師生共同引導著教學課程,通過對學習目標、內容、方法和媒體等因素的重組,有針對性地設計師生互動交往的教學情境。教師應切實根據教學內容去創設一些問題,讓學生樂于自行尋找思考答案,從而刺激他們的求知欲,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自主探究奠定基礎,最終形成綜合能力。
二、生本教育在藝術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永遠是一個與時代同行的話題。把討論作為常規化的教學策略,預示了教學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效益和生命質量整體提升的美好愿景。原來的教學基本上是一種師本的教學模式,教師只考慮如何地教,不考慮學生如何學,這是以教定學。而郭思樂教授指出,學生是教學過程的終端,是教育的主體,教育是為學生服務的,要以學生為本,以學定教。教師的導,應當放在設計先做后學、先會后學的過程上,這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環節。如何在英語課堂中運用“生本”進行改革,這其中就包含了“先學”的概念,即前置性預習。所謂前置性預習,就是引導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前嘗試自主學習,教師給學生創設的前置任務:一,在閱讀短文過程中劃出新單詞,并結合上下文理解其意思并寫出來;二,完成文后的練習;三,在閱讀的過程中把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畫出來,把不懂的問題上課的時候,向教師匯報前置學習情況的時候提出來,和教師、全班同學一起討論。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學習的自由度大大提高,不再是教師說什么學生就記什么、背什么,而是充分利用自身的興趣達到學習的目的。
走進生本課堂,你會發現藝術院校的英語課堂氣氛的迥然不同,學生表現欲極強,常常把教師吸引到教學活動中。我們經常采用分組合作的形式組織教學活動。善于把分組合作的方式一直用于日常教學中去,要發揮分組合作的作用,需要老師動腦筋。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特長、性別等因素,靈活分組。常用的分組形式有:
1.兩人互助式。2.四人合作式。3.大組競爭式。還有自由組合式。讓學生們在課外利用這種方式來互學、互教、互演;在課堂上,讓固定的兩人、四人小組表演完,再自由組合,進行交換角色表演或拓展表演。只要我們堅持以學生為本,大膽依靠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就會在英語課堂上有新的突破,有效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游戲中學英語,是藝術學生的長項。課本劇有故事情節,能幫助學生理解單詞。考慮到藝術類學生以后會扮演各種角色,綜合英語課程,安排他們扮演最熟悉的教師,讓學生體驗一把當教師的滋味。
步驟一教師設計角色。把文章拆分給各組,共同解決新單詞、難理解的句子、翻譯段落、回答別組提出問題,迫使組員認真去聽、去想、去解決問題。
步驟二角色的呈現。小組的全部學生扮演老師角色,在講臺為學生分析段落,在搶分機制(每提出一個問題獲得一分)刺激下,其他學生會提前認真研讀內容,絞盡腦汁提出問題。學生們在一問一答中學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發揮團體合作精神,增強各自的責任意識。
步驟三教師進行過程評價及時指出學生理解錯誤的地方。經過角色扮演學生懂得通過努力解決英語中的問題,不僅傳授知識,使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全身心投入的主動探究,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了自信心。
總之,在藝術院校公共英語教學中應用生本教育,克服了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通過生本教育與課程有機結合,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使英語成為學生自我發展、專業能力成長的工具。同時,作為課程設計的具體實施者,教師自身的能力素質是影響課程實施效果的關鍵。作為教師要不斷豐富、更新自己的學科知識,以不斷提高英語教學的水平。
參考文獻:
[1]聶碧英 生本教育理念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1.8
[2]郭恩樂,木欣欣,以向榮 生本教育體系實踐案例[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