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思瑩
摘要:實際上體育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但是在時代飛速發展的過程中體育教學并沒有受到人們的大力關注,因此社會成員整體的體育意識不高。在新時代背景下必須強化社會成員的體育意識,這就對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學院要針對性的對體育教學進行改革創新,這樣才能提升學生體育水平和素質。但是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還存在多個方面的問題亟需解決,應從觀念的改變、教學方式的創新以及教學內容的改革等多個渠道改革體育教學,推進高職學院體育教學的現代化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體育教學是高職院校整體教育與管理的重要環節,肩負著培育青年學生體育精神和健康體魄的神圣職責。在復雜的社會環境及強大的就業壓力下,體育課程的學習能夠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多年來,在高職院校的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中,大量的問題被擱置和漠視,多數院校的領導者與體育教育者沒有全面地認識到體育教育對于高職學生綜合發展的重要意義。時代的車輪邁進了全新的歷史紀元,現有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已明顯滯后于學生發展的需求。新形勢下,必須進一步加強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研究,深刻認識職業教育視域下體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全面分析和透視當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育對策,進一步促進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模式的深化改革,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
一、高職學院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在高職學院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大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因為通過體育教學可以推進高職教育管理的改革,也可以培養學生強硬的審圖素質和心理素質。學生通過體育訓練可以增強自身的技能,在遇到焦慮和煩惱時可以通過體育放松和緩解心情,更能用“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鼓舞青年學生扎實學習、努力拼搏。體育知識的嚴謹以及對于受教育者耐力的磨煉能夠培養學生在未來工作崗位中吃苦耐勞、腳踏實地的品質。此外,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還能豐富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鼓勵和引導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用最佳的身心狀態去迎接學習與未來工作的挑戰。因此,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對于新時期我國人才培養有著高度的戰略性作用。
二、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滯后,對體育學科重視不足。意識決定觀念,觀念決定實踐。要想取得體育教學的良好成果,首先必須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要對體育學科予以高度的重視。然而,從當前情況來看,我國多數高職為了更好地實現學生的順利就業,更側重于專業技能的傳授,其他文化與體育科目始終得不到學校管理者的重視。由于體育教學不能對學生職業技能的提高起到直接性的作用,因此體育教學在高職教育教學中常常處于邊緣化的地位,學校的決策者與管理者沒有意識到體育教學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重要意義,忽略了體育教育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有效作用,嚴重缺少體育育人、體育育德、體育育能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2.教學內容缺少時代性與針對性。高職院校的體育課教學在內容選擇上始終無法沖破以競技教材為主的舊教材體系的局限,嚴重滯后于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在當前全民體育熱潮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下,更體現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內容時代性與針對性的缺乏,現有教學內容已無法滿足學生求新、求異的體育追求,不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盡管全新的教學大綱已經做出了一系列改進,然而由于教學內容存在較大的彈性,許多教師還不適應。
3.投入力量不足造成教學資源匱缺。當前還有多數的高職學院負責人沒有充分意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所以并沒有給予體育教學太多的資源投入,這一現象導致高職學院大部分的教學設施嚴重匱缺,即使有也是相對落后、功能單一的設備,正是教學場地的不足以及教學設施的不到位直接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事實上,對于多數高職院校來說,現階段能夠擁有自身專業的體育場館是較為困難的。僅有的擁有體育場館的部分院校為了獲取最大的價值,將體育場館對外開放,以達到盈利助學的目的,然而這也造成了體育教學的“束手束腳”,更影響了學生體育興趣的養成。
三、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開展策略
1.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提高體育教學的地位。高職院校的管理與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深入了解體育教育對于促進職業教育以及學生綜合發展方面的重要意義。扭轉以往體育教學邊緣化地位的局面,在全校營造良好體育競技氛圍,鼓勵高校師生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加強健康體育、文明體育、專業體育、娛樂體育的宣傳,充分認識體育教育在奠定學生扎實的實踐能力與頑強的拼搏精神方面的功能與作用,樹立教師與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用新時期的體育精神與體育潮流引領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將體育教學的目標與職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有機地統一起來,將體育精神融入學校的校園文化中。
2.結合職業體育教學特點促進教學內容的完善。只有結合當前社會的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完善和改革,才能夠保證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具有良好實效性。要結合高職教育的專業需求,實現體育教學內容的時代性轉變。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將教材吃透,并在此基礎上,實現教學內容的多元性、全面性、時代性以及針對性發展,要結合學生的體育基礎以及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綜合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確保教學標準的要求能夠得到全面落實,在進行教學內容選擇時,要始終秉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原則,充分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結合專業教學的現實需要,如食品專業的學生未來更需要上肢的力量進行勞動作業,體育教學的內容可以選擇羽毛球、乒乓球以及排球等運動項目,幫助學生鍛煉自身的協調性。
3.全面完善的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和優化。現代社會發展中如果還沿用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根本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高職學院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探索全新的、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有效帶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只有學生對體育學科產生興趣才能主動積極的參與其中,這是活躍課堂氣氛最直接有效的途徑。教師要注重趣味性的融入,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實現寓教于樂的教育效果。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方法的優化與升級過程中,必須要體現體育教學的娛樂性、趣味性、專業性、多樣性、健身性以及激勵性。要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切入點,嘗試運用多媒體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背景下想要體育教學收獲理想的教學成果,推進高職體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結合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實際發展狀況進行全面的改革創新,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促進教學內容的優化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進,廣泛聯合社會資源為體育教學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真正將改革方案落實到底,更好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最終促進高職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向民.我國高職學院體育教育問題及改革研究[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2,07:292.
[3]付雄敏.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探析[J].科技資訊,2009,05: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