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慧
摘要:隨著社會結構不斷變遷,社會主義現代化步伐加快,我國與世界也有了更加緊密的聯系,英語作為一項交流工具和手段顯得愈發重要。然而,傳統的英語教學似乎難以適應加快的生活節奏和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同時,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卻讓越來越多的人開拓了視野,真正實現了一日不出門,盡知天下事的愿望。因此,運用互聯網的這一便捷特點,為了改變傳統英語教學面臨的困境,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應運而生。以下將淺談翻轉課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小學英語;應用
翻轉課堂是近年來出現的新型教學模式,對小學英語課堂來說有其現實意義和影響。與以往的傳統小學英語課堂相比,運用翻轉課堂的確能帶來成效,但其也有適用于本土文化時的不足和缺陷,本文將針對翻轉課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針對種種不足引發的思考和應對策略。
一、翻轉課堂的定義及價值
(一)翻轉課堂的來源
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最早由美國邁阿密大學教授“經濟學入門”時采用,但當時并沒有明確提出翻轉課堂這一概念。后來,在美國在科羅拉多州的一個山區鎮學校里的學生會由于各種原因錯過學校活動,而且學生將許多時間用在往返學校的路上,直接導致了缺課、跟不上學習進度。直到2007年,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開始錄制PPT和講解的音頻,把結合了講解和演示的視頻上傳到網絡,幫助缺課的學生補課,讓學生在課外觀看視頻聽講解,把課堂的寶貴時間節省下來,用以討論、幫助實驗中有困難的學生和提供作業的輔導或完成作業。不久后這些教學視頻在學生之間廣泛傳播,這種實踐也引來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二)翻轉課堂的定義
翻轉課堂是指學生通過互聯網觀看豐富的在線資料,如視頻、播客、電子書等教師準備好的資料,學生可以在家自行觀看,解決視頻中教師提出的問題,對于不懂的知識點可以參考其他資料,或者反復觀看教師錄制的教學視頻。而課堂上的寶貴時間,則用來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向教師提問,或者組內解決,從而加深學生與教師間的溝通,學生與學生間的溝通,增強團隊協作能力和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體系的能力,真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和個性化的發展。
(三)翻轉課堂的價值
翻轉課堂在教學模式的意義上來理解,它是基于"掌握學習"、建構主義理論而成的,促進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的新型教學模式。其注重教學的發展性、學生的參與性與異步性,因此能夠有效地兼顧到不同學生的發展,更有利于因材施教。翻轉課堂能夠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有效交流與互動,學生吸收知識、內化知識、重新建構個性化的知識體系,即便學生缺席,也能通過互聯網參與到學習當中,得到個性化的教育。翻轉課堂對于學生,對于教師,對于教學管理部門甚至對于家長都有其重要的價值。
二、翻轉課堂在小學英語課堂的運用及困境
(一)翻轉課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基本流程
1.課前準備:觀看視頻,了解內容,激活已有知識結構
翻轉課堂強調學生自主地建構知識體系,通過同化和順應過程逐漸建構起完整獨立的認知結構,基于建構理論的原理,在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中,首先通過任務作為指引,創設情境,激發思考,使其在認知方面產生問題,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學生觀看教學視頻,查閱教師事先布置好的資料,用原有的認知結構內化新的知識,重構認知結構,發現英語這種語言的學習中某些相似的規律,固有的習慣。
首先明確學習任務。讓學生明確本節課將要接收的知識點,觀看教學視頻。教師以本課的重點難點為中心制作微視頻,形式多種多樣,視頻時間一般不長,學生能夠通過自由支配時間來反復觀看視頻,感知其中涉及的詞匯、短語、句型、語法項目甚至語言功能和情境,為課堂交流及互助做準備。
然后選擇學習資源。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其存在就有它相適應的情境及語言環境,這種語言環境的創設就需要對已有資源進行積累和整合。教師提供學生與話題情境相關的學習資源,除了教學微視頻之外,還可以有播客、多種格式的電子書、動畫、圖片、歌曲等,學生根據學習的目標選擇感興趣的資源進行擴充,以此達到個性化學習的目的。同時,學生為了課上更好的和同學之間交流也能選擇自己擅長的交流類型,提高了學生的創造性和獨立性。
再次完成預設問題。教師在微視頻中設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需要思考的問題,學生在觀看視頻后,結合既有知識理論進行遷移,完成問題,整理答案,提出質疑。
最后還可以尋求其他幫助。在課前與教師進行溝通,使教師了解學生的情況,有利于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大致掌握。
2.課堂活動:協作交流,知識內化,構建新的知識體系
翻轉課堂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其最大的優勢就在于能最大化的利用課堂上的寶貴時間,通過課前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思考準備,在課上充分分利用語言情境,展開小組合作交流分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強調學生是學的主體,是翻轉課堂模式中課堂的主體,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樂于分享,通過討論和反思完成知識的內化。
首先確定問題,分層學習。學生在之前分好的小組里就課前通過觀看教學微視頻等資料的了解提出困惑,總結收獲,由小組長記錄,分組匯報本組收獲,排除已經組內解決的問題,確定要在班級內部交流的問題。
然后合作解決,集體探究。首先通過這樣的小組活動,學生可以得到天然的使用語言的機會,同時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更愿意注意語言在交流中的意義,而不是條條框框,分條縷析的語法句型,為綜合使用語言創造了必要的條件。這種和諧而活躍的課堂氣氛,給交換信息,交流思想提供了機會,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最后交流分享,重構支架。經過學習合作后,各個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交流方式與大家分享,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為了更多的練習英語口語,經常可采用表演對話、演小故事等。
3.課后梳理:總結歸納,拓展延伸,完善知識體系
教師完成了對每個學生的個性化輔導,設計交際性活動把學生習得的語言運用到生活情境,培養學生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課后的知識歸納、擴充和延伸、完善知識體系是學生在監督下自覺完成的。不同于以往教師當堂課對知識的梳理,作業的布置和其他社會實踐來鞏固知識,翻轉課堂的課后梳理由教師準備更多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學生自覺操練并內化、整理到自己已有的知識體系中,構建新的更加豐富的知識結構。擴展延伸也不用與傳統英語教學中要求學生單純地查閱資料,而是將所學的知識和語言運用到生活中,發現更多的運用英語的地方來更扎實地掌握英語綜合運用能力。而不是把作業體現在書面上,讓中國的英語教學將學生塑造成只會語法、會做題而難以開口的“啞巴英語”,拒絕和他人運用英語交流甚至恐懼,根本上喪失了學習英語的意義甚至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的意義。
(二)翻轉課堂面臨的種種困境
1.經費投入不足、監控不足
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的學校需要有電腦等需要經費和技術支持的設備,還要組織教師培訓現代化設備的應用。翻轉課堂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但是否只有價值不菲的儀器和平臺才能有效開展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小學生自控能力較弱,課前觀看視頻自主了解學習內容和課后對知識的延伸拓展,都需要學生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雖然教師與家長溝通可以有所監控,但是由于家長難以確保監督時間導致小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有限,無法保證課前活動有效進行,也會影響課堂學習效率。課后學生不花時間來拓展,就無法完成擴充知識,豐富知識體系的目標。
2.創造性不足、內容安排不合理
翻轉課堂對教師對教材的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對小學英語全套教材有系統、全面的了解,每冊每單元的知識結構清晰明了,可以合理的安排各時期的教學內容和學習形式,教師對每個學生進行分層次的針對性培養,也需要教師花費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學生。
小學生年齡小,對生動形象的視頻比較感興趣,翻轉課堂為了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安排視頻內容不合理,難以吸引學生,反而會增加學生負擔,難以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
3.表達能力不足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課堂上的有限時間里,學生需要通過參與小組討論來交流和分享,完成教師不值的任務,但有些學生缺乏這種團體合作的意識,不敢或者不愿意與其他人合作或是分享自己的見解,或者英語的表達能力有限,造成溝通上的障礙,都無法達到小組學習的理想效果。傳統小學英語教學延續多年,學生現有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難以適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活動中大量的用英語進行交流和溝通,就不能實現課堂上高效有序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4.教學模式選擇上的盲目
不是所有教學內容都適合采用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有些相對簡單內容具體的教學內容可以采用情境、任務、交際法來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的能力。盲目的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反而使簡單的內容復雜化,教學目標難以把握。翻轉課堂模式開始流行,越來越多的教師希望嘗試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就難免跟風盲目,不加選擇的將小學教材里的每一堂課都使用翻轉課堂,不僅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還增加了學生的負擔,新型教學模式的實踐需要一定的時間,學生需要時間適應的同時,家長也需要慢慢適應。而且,有的教師不能把握整個小學階段的教材,沒有深入的挖掘教材就盲目的選擇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小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有害無益。
三、翻轉課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實施策略
(一)教師要轉變傳統觀念,深入挖掘教材
翻轉課堂不是看起來的教師不用備課,只需上課解決學生的問題,幫助學生完成預設內容和作業,而是要求教師更深入地把握小學階段全冊的英語教材,分條縷析,系統地將知識點和語法項目串聯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鏈和結構體系,從而更好地制作課前的教學微視頻,搜集學生需要查閱的資料,完成知識的提取和精煉,清楚地把握教材內容,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內化知識,重建新的知識結構。
(二)提高學生課前課后的自覺性,加強監督力度
翻轉課堂更多的要求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前的準備活動是翻轉課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驟,不認真地觀看教學微視頻,查閱其他資源,就難以掌握本堂課的知識點,甚至造成困難的不清晰把握從而影響課堂上的學習效率,難以達到翻轉課堂從根本上有效利用課堂時間的目的。提高學生自覺性的同時,還要有效的加強監督力度,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遵循監督平臺制定的守則,保證學生課前準備活動的有序進行,為翻轉課堂的實施提供保障。課后的拓展延伸不單是對知識點的再次強化,也是學生重新建構知識體系的重要步驟,課后的有效復習和深入探索,不光需要學生的自覺性,也同樣需要加大監督力度。
(三)教師與學生共同提高,有效利用課堂時間
在翻轉課堂實施的小學英語課堂上,學生分為小組討論和交流對于課前準備活動和微視頻中學習內容的種種見解和疑問,最后以小組為單位和全班分享,教師在課堂上起到幫助者的作用,不是過去習慣的講授法,對學生耳提面命,而是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分享過程中暴露的問題,更好的事先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小學生年齡小,漢語的表達能力尚弱,低年級的學生英語的表達能力更是亟待提高,課堂上的寶貴時間用在學生自主的討論和交流上,不規范的英語語言表達容易造成理解上的障礙,教學效果甚至不如傳統課堂教學。因此,養成小學生良好的英語語音習慣,掌握正確的發音方法,真正讓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而不是一門課程,才能消除這些障礙,讓學生在課上輕松的交流和分享。
(四)家長對翻轉課堂的觀念需要更新
家長對翻轉課堂的不理解容易造成課前課后不監督,學生自控能力又差,課堂效果不明顯的問題。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學生的發展同樣重要。真正做到家校合一,才是翻轉課堂高效進行的有效保障。家長對翻轉課堂給予肯定,學生在家里的課前準備和課后鞏固拓展就更有動力,也有了有力的監督和管理。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翻轉課堂正是適應了這一特點,顛覆了傳統小學英語教學的模式,轉變了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提升了教師的素養,更新了傳統的教育觀念。每種教學模式都存在其特有的利弊,怎樣在實施過程中揚長避短,最大化這種模式的優點,是全社會和每個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2]金陵.課堂是這樣“翻轉”起來的[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7-8):29.
[3]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時間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41-43.
[4]魏書生,劉繼才,孟慶欣.素質教育理論與教學模式[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1997.25-29.
[5]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出版社,2007.30-36.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25-33.
[7]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3):11-12.
[8]陸靜.論現代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電力教育.2008(19):11.
[9]楊剛,楊文正,陳立.十大“翻轉課堂”精彩案例[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