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敏華
摘 要:文章以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為例,通過實踐開展輪崗工作,分析了在高校行政干部中開展輪崗帶來的積極意義,針對實踐經驗提出在輪崗中應該遵循統籌安排原則、要堅持人崗匹配的原則、動態跟蹤管理調整的原則,同時對如何開展輪崗考核評價,以及評價結果應用進行分析,最后對高校開展輪崗工作提出要引進先進理念,強化制度建設和工作落實、重視反饋,及時修正。
關鍵詞:高校;行政干部;輪崗;實踐反思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6-129-2
1 概述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與政府機關行政工作有較大的不同,高校行政工作中,行政管理和學術管理相輔相成,在人事、教學、科研部門,對專業性要求較高,一些職能也比較集中,如考核評價、評估認定,這些工作都需要很強的專業性,因此在高校行政干部中開展輪崗工作,具有其獨特性。高校行政干部都具有較高學歷,同時兼具學術能力,在高校教育管理方面有較廣泛的接觸。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服務全校師生,是與全體教職工密切相關的,每位教師都要參與各項行政服務工作中。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高校行政干部中開展輪崗工作,是有先天優勢的。
作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升本不到十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中,專家曾提出要加大行政管理干部培養力度的建議,從2014年開始,武夷學院開展了行政干部輪崗,在18個職能部門和11個二級學院各設置1個輪崗崗位,輪崗時間為1學年,全校每年有約30名行政干部在輪崗。輪崗不僅是更換了工作內容和工作環境,同時也帶來新的工作方法和理念,與以往的做法形成一種經驗交流。從2年多的輪崗實踐來看,開展輪崗工作,對提高學校行政管理和服務質量具有促進作用。
2 在高校行政干部中開展輪崗的積極意義。
在同一單位,對各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有計劃地調換任職崗位,是干部培養和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方式,對全面提高干部隊伍綜合素質和后備人才有積極意義。各類人才在經過多崗位鍛煉,不僅能全面了解和掌握各部門運行情況,也能鍛煉工作人員全方位的工作能力。
2.1 有利于輪崗干部的成長成才
通過在高校行政人員中開展輪崗,促使輪崗干部學習新知識、適應新環境、提煉新方法。經過不同崗位的輪崗鍛煉,能拓展干部視野,提升干部適應能力、溝通協作能力,還能幫助他們盡快掌握各方面的專業知識,有利于全面提高干部綜合素質。在崗位輪換中,輪崗干部在新崗位上,要快速掌握崗位工作內容,在短時間內就要“獨挑大梁”,有利于發現輪崗干部特長,發掘人才潛力,組織部門能通過干部輪崗實現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實現人崗匹配,有利于發揮人才專長和優勢,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2.2 為職能部門帶來活力
通過崗位輪換,新成員帶來新的工作方法和經驗,能激發部門活力,提高工作效率[1]。新人員的加入,打破原有的人員結構和分工,促進干部主動融入,適應新環境,同時能發揮“鯰魚效應”,促進行政干部隊伍形成不斷學習的良好局面。各部門之間的人員交流,還能增強部門間的了解,打破認識隔閡,行政干部通過崗位輪換,切身體會對方工作,讓大家能夠形成良好的換位思考意識,促進各相關部門間的友好溝通,增進理解。
2.3 對高校發展的積極作用
通過開展崗位輪換,有助于勤政廉政建設,干部輪崗能打破不良利益關系和裙帶關系,打破少數人的利益鏈,形成互相監督的良好風氣。輪崗能促進部門間的溝通,加強部門間的協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強部門活力,輪崗干部帶來的經驗和做法,能激發改革創新能力,促進學校整體健康有序發展。在組織人才培養上,通過開展輪崗,優化人才結構,形成專業人才梯隊和人才儲備,有效防止“崗位離不開、單位舍不得”的狹隘人才觀念[2]。開展干部輪崗,還能有效解決人才流失的后備人才問題。
3 在高校行政干部中開展輪崗的基本原則
在高校行政人員中開展輪崗工作,是提高高校行政服務整體水平的一項嘗試,對培養行政管理干部隊伍、提高學校整體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有積極影響。在具體組織開展中,要把“好事做好”切實發揮實效,提升行政服務工作水平和質量。
3.1 統籌安排原則
人事管理部門要主動介入,結合學校發展總體要求,做好人才隊伍輪崗總體規劃,服務于學校的發展需要。要明確輪崗目的,制定合理的輪崗范圍、周期和人員選擇條件等,同時要做好配套后勤服務和機制建設,為開展輪崗提高制度保障,合理選派機制、幫扶機制,做好輪崗前的交接和培訓。崗位設置要科學安排,根據當前學校發展中心工作,有重點、有計劃地開展輪崗工作,在輪崗人員選擇和崗位匹配中,要公開透明,公平公正。
輪崗工作應充分發揮其激勵作用,成為幫助干部成長成才的一項有效舉措,讓輪崗成為一種常態化,成為多數人積極參與到人才隊伍建設模式。在開展干部輪崗時,要根據學校的總體要求,面向輪崗對象公開發布輪崗崗位信息,在尊重個人意愿的基礎上,廣泛開展溝通,統籌安排,真正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人事相宜”。通過開展合理的干部輪崗,實現人才隊伍的動態平衡,保持人才隊伍的活力。
3.2 要堅持人崗匹配的原則
人崗匹配,就是把合適的人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實現個人能發揮專業優勢和特此,即“人盡其才”??梢越柚瞬艤y評工具,了解輪崗干部的能力要素(包含性格特點、經驗、學歷等),以及以往工作成效和個人發展規劃,對照崗位需求要素(包含崗位職責、任職要求等),進行輪崗人才選擇。對一些“熱門崗位”實行競爭上崗,根據人才測評報告和實踐業績,選拔與崗位任職要求匹配度高的人員。在實踐工作中,要對輪崗干部動態跟蹤,及時了解輪崗干部工作開展情況,對應評價指標,考核輪崗干部是否勝任崗位職責,切實做到人崗匹配和動態調整。
3.3 動態跟蹤管理原則
輪崗是一個大煉爐,通過不同崗位的鍛煉,能基本掌握一位輪崗干部的特長和個性。通過綜合分析、考核評價,就能對輪崗干部的綜合情況有了整體的了解。在輪崗中,要密切關注輪崗干部動態,一旦發現有不適合崗位需求,或者無法勝任崗位的情況,組織部門應及時介入,在充分溝通的情況下,及時介入幫扶或進行輪崗人員調整,如介入幫扶、開展教育培訓或是替換輪崗干部,確保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如果在輪崗中,發現崗位設置不科學、人員配置不合理的情況,應反饋到人事和規劃部門,以便進一步優化崗位設置和人力資源規劃。
4 輪崗工作的評定及結果應用
輪崗工作要持續開展,必須要得到大家的認可,一套合理的評價體系、配套的激勵機制是基礎和保障。評價結果的應用則是輪崗工作的重要目的,組織部門要按照綜合評價結果,做到“能上能下,有為有位”,切實發揮輪崗干部特長,發揮干部輪崗工作的積極作用。
4.1 要建立一套輪崗考核評價體系
一套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對開展輪崗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是公平評價的基礎。在編制輪崗考核評價體系時,要結合輪崗目的和當前亟待改進的重點工作,評價指標要具體而明確,為輪崗干部開展工作提供明確方向。在評價權重分配時,核心工作和重要任務應該占主要成分,在常規工作得到保障的基礎上,鼓勵改革創新。對于不同崗位,要體現崗位特點,實行差異化評價指標??己嗽u價應貫徹輪崗工作始終,只有通過多次觀察了解和調查反饋,才能得到信度較高的評價結果。考核評價結果的信度,也是持續開展輪崗工作的根本保障,只有大家共同認同的輪崗考核評價體系,才有利于培養出公認的好干部,才能保證輪崗干部培養模式的持續開展。
同時,輪崗配套機制要跟進。輪崗配套機制是持續開展干部輪崗工作的重要保障,沒有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做好做壞一個樣,干部晉升與業績沒有直接掛鉤,不僅不利于干部成長,還會滋生其他腐敗和不良風氣。沒有配套的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輪崗干部就會缺乏動力和后勁,因此,在開展輪崗工作中,要形成幫扶機制,相關部門要主動介入幫扶,并始終貫穿輪崗工作。在輪崗前,應與輪崗對象充分溝通,結合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實現規劃目標,同時做好輪崗前的培訓和交接工作;輪崗時,要鼓勵改革創新,并予以相應支持,客觀對待創新和改革上的失敗,遇到困難時應及時幫扶,解決輪崗干部的后顧之憂。要發揮相關配套的激勵機制的積極作用,引導和幫助輪崗人員健康成長。
4.2 對于開展輪崗,最重要的是輪崗成效和結果應用
對能很好勝任工作崗位的干部,要予以激勵,晉升;對于無法勝任的要及時幫扶和培訓,可以安排專人“一對一”教練式指導,也可以送到專門機構或專業崗位學習鍛煉,幫助其提升工作能力;對于經過多崗位輪崗,仍然無法找到勝任崗位工作的,或因工作能力欠缺,無法應安排的崗位,應考慮淘汰機制。同時,要針對輪崗中反饋的問題,對崗位設置進行優化,對輪崗工作進行全面修正改進。
在輪崗中,發現輪崗干部無法勝任,一些專業問題難以攻克,以致帶來的不良后果,如業績和服務水平下降、團隊人際關系混亂等。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發生,要提前做好規劃,充分考慮各類因素及應對策略,做好培訓和輪崗交接工作,各工作崗位要形成對應崗位工作手冊,確保輪崗過渡階段工作順利開展,為輪崗提供基礎保障。
5 結語
通過2年多的輪崗實踐,針對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對在高校行政干部中開展輪崗工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要引入先進的理念。要整合全校資源,以高校整體利益為出發點,摒棄陋習,形成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各展所長、有序流動的健康理念,創造一個機會均等、尊重人才的良好環境。二要強化制度建設和工作落實。學習和引進現代化的人才管理制度和做法,將人才資源視為學校發展的第一要素,機制建設是能促進教職員工成長和發展的,時能實現學校和個人共同發展的好制度。三要重視反饋,及時修正[3]。沒有哪項制度是完美無缺的,只有通過不斷修正改進,通過實踐-反饋-修正不斷循環,才能形成一個適合組織發展的好制度。因此,要認真對待輪崗中出現的問題和反饋,并積極主動了解情況,發現問題的根源,針對問題及時修正,采納合理建議,只有循環往復地不斷改進,才能真正做好干部輪崗工作。
我國高校發展處于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高校行政管理干部隊伍建設中,要通過不斷改革創新,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有效途徑,實現人才隊伍和高校協調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劉曉萌,等.關于高校行政管理干部輪崗的思考[J].科教文匯,2016(07):126.
[2] 孫毓敏.輪崗鍛煉是培養選拔年輕干部的有效途徑[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1):60-62.
[3] 朱寶泉.高校教師干部輪崗:一項基于共贏的制度創新[J].黑河學刊,2009(0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