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雪蓮++應麗君
摘要:本文結合自主學習與CBI模式來討論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作者首先引介了自主學習與CBI模式的概念,并論述了當前中國的大學英語現狀,指出改進英語聽說教學的重要性,而自主學習顯示出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接著作者依托教材,遵循CBI模式,提出結合自主學習與CBI模式進行英語聽說教學的典型方法。本文最后得出結論,融入自主學習的CBI聽說教學能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強化學習動機,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其英語聽說能力。
關鍵詞:CBI模式;自主學習;大學英語;聽說教學
一、概念簡介
1. 自主學習
基于教育心理學的視角,自主學習(autonomous learning),是指學習者結合接受式和發現式的學習方式,自我設定學習目標,確定內容和進度,選擇相應的學習方法與技巧,自我監控學習過程并評估學習效果的過程。由此可見,自主學習的目的是獲得系統的學科知識,其次,要獲得自主學習能力,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應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理解、分析、和歸納知識。學習者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學習內容,學習的過程即為解決問題的過程。
自主學習具備主動性、獨立性、以及獨特性等特點。作為一種從教到學的過程,自主學習使學習者實現了從依賴教師教到自己獨立獲取知識的轉變過程。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從"依賴課堂、書本與教師"轉化為"超越課堂、書本與教師",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掌握了自我調控與運用學習的能力,并最終達到"I can Learn"的學習境界;自主學習同時強調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差異,擯棄"一刀切",提倡為每個學生提供自我發展的空間,并促進其潛能的挖掘。
2. CBI模式介紹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將主題滲透到具體的學科內容進行教學以達到外語習得的目的一種教學理念。CBI模式依托課程內容,并將語言教學和學習者要掌握的學科內容相結合,兼顧學習者的學習興趣。20世紀末以來的相關教學實踐證明,CBI模式被認定為一種切實的、具備可操作性的、有效的教學模式。
CBI的理論依據主要有兩個:1)克拉申(Krashen)的語言輸入假說理論(input hypothesis)即二語習得研究中的有意義的內容學習理論,學習者的知識輸入應該是i+1,即信息輸入應略高于學習者現有的理解水平,但就像“跳一跳摘到那顆桃子”,學習者的語言輸入應該是經過努力可以掌握的語言信息;2)皮亞杰(Piaget)的新舊知識聯系說,其理論背景是認知心理學的建構主義理論(constructivism)。
在CBI教學模式中,以上兩種理論可闡釋為:語言教學在知識體系上要保持一貫性,前后連接、上下聯系,形成體系;新知識的學習要以舊知識為基礎,教師鼓勵學生進行知識的自我積極主動建構,以激發其學習熱情及興趣;教師更多時候充當促進者、啟發者和組織者等角色,并創設真實語境,幫助學生學習具體的語音、詞匯、語法、語篇、語用等語言知識,由此強化語言輸出的訓練,促進語言技能的掌握。
二、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現狀
中國當前的大學英語的教學現狀仍然維持教師主導課堂的局面,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潛能難以得到全面的發揮。尤其是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依舊是費時費力不少,但教學效果不高,雖然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綱要自始至終都強調英語聽說的重要性,并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體現了聽說的實用性, 如2016年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調整了聽力的題型分布,聽力部分取消短對話及短文聽寫等內容,新增短篇新聞(3段),其余測試內容不變。然而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大多沿用課文分析、習題講解、糾正學生錯誤等傳統教學模式;學生亦是專注于背單詞、做練習、應付各類考試等學習項目。師生雙方雖然時刻不忘英語聽說,但卻又無暇顧全英語聽說,更不用說,與時俱進地跟進即時新聞聽說的內容。顯而易見,隨著近些年的教學強化,我國大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雖有了普遍提高,但離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達到的目標還望塵莫及。英語聽說的瓶頸現象表現為:師生雖在思想意識上都很重視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經過一段時期的課堂聽說的反復訓練,學生總體能基本聽懂教師的英語課堂指令,也能完成一些自我介紹、故事情節復述之類的英語口頭任務,但在語音語調、語感、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及聽說交際規則等方面仍缺乏認知,而更難以要求其完成英語讀書報告、英文總結抑或英語課堂匯報等高級形式的口語訓練任務。
由于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限時,加上學生原有的英語基礎又層次不齊,作者認為大學英語教學應側重“以學生為中心”、提倡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
作為全球語言教育領域的一位領軍人物, 現任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外事副校長的劉駿教授認為,“全球化大背景下,教學中的任何一個方面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各要素息息相關、緊密聯系的,因此我們應該全面考慮。” 因此,要促進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教師需對學生提供全方面的指導和訓練。因為英語教學應該強調語言的工具性,只有讓學生迅速有效地掌握語言或學習語言的方法,才能實現語言工具性的功能。 而結合學生自主學習與CBI模式的聽說教學正好順應了這一背景和要求,理應得到重視和推廣運用。
三、結合自主學習與CBI模式進行大學英語聽說教學
CBI教學理念側重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習策略與方法的培養,其教學重點主要聚焦于“如何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及創新思維。CBI模式可分為4類:主題模式、課程模式、輔助模式及專題模式。Stroller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6-T”主題模式方案:Theme(主題)、Threads(線索)、Texts(文本)、Topics(話題)、Tasks(任務)、Transition(過渡)。“6-T”方案方案由于內容比較豐富,大學英語聽說教學可以依據任務類型采用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分支方案。
結合自主學習與CBI模式,大學英語聽說教學可選取“6-T”方案中的分支方案,從英語語音、語匯、語法及文化背景知識等方面的展開訓練。這里僅選取其中的4項作為例證。
1.結合“主題”拓展文化背景知識
必要的背景知識有助于語言與文化的習得。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語言習得的過程同時也是文化習得的過程。所謂“滄海之粟,取一瓢而飲之”、“窺一葉而知秋”的古語,同時反映了在語言學習中背景知識的重要性。所謂“功夫在詩外”亦指了解英語國家的地理、歷史、風土人情甚至禮儀禮節等概況有助于提高語言交際的效率。生活中亦可見,能熟練運用英語進行口頭表達與交際的語言學習者,其綜合語言文化素質與思辨能力也相當不錯。因此,儲備充分的背景知識有助于學生實現語言學習的順遷移,即以已知推新知。
大學英語聽說中的主題都緊貼時代,與我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例如:友誼、網聊、家庭、旅游與酒店、愛好與閑暇時光、奧林匹克、國外學習、生活旅游、音樂、藝術、報紙雜志和書籍、國家/城市及鄉村、宗教信仰、社會問題、自然界、自然資源、法律等。對于自主學習者來說,主題分門別類,有助于學生將各類背景知識在大腦中進行有序排列與存儲。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英語聽說時,可根據關鍵詞篩選材料,就能準確地判斷和生成語言。
2.尋找“線索”加強英語語音訓練
英語聽說教學應遵循聽力先行,聽說結合的原則。中國學生大多在漢語環境中學習英語,應該盡量多聽英語,強化英語聽覺的輸入,才可能熟悉比較標準的英語語音。聽力,是指一個人能夠辨別音和音之間細微區別從而獲得相關信息的能力。語音與音樂有相通之處,涉及到音階、旋律、音符、節奏、強弱等構成要素,通過讓學生自主選擇切合教學主題的英文歌曲的聽唱訓練,有助于學生掌握標準、清晰的英語語音。
根據語言的順遷移規律可見,漢語學得好,普通話講得標準的學習者有助于其將相關的語言習得規律遷移至英語學習當中。任何人若不熟悉語言規律,又處于陌生的語境,是很難聽懂語言的,即使該語言的語法和詞匯跟已習得的語言無甚差別。 當一個人完全掌握、習慣方言的發音技巧時,自然能輕松聽懂它們。學生只有完全熟悉了標準英語的發音,聽力才能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線索(Threads)把一個個不同的話題或一個話題的不同部分有機地、緊密地串聯起來,從而形成主題的完整性。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可輕而易舉地為自己尋創英語環境。因此學生平時要盡可能與說英語的本族人多用英語進行交流交際,結合聲像并茂的情景英語,多聽、多模仿標準英語口音,多加練習,才能從根本上真正改善英語聽力。
學生可以依據最近所學課程內容,有選擇地聽取聽力材料。以優化自主學習的效果,提高聽說能力。例如:《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的每套教材基本都覆蓋“校園生活”這個主題,以此為線索,通過互聯網的索這個關鍵詞,很輕易就能找到很多聽力練習,“校園生活”這時就變成串起聽力材料和練習的線索。
3.設置“任務”拓展詞匯訓練
“任務”幾乎適用于任何教學環節和形式,但它對于詞匯習得、語言結構和技能型語言訓練效果最好。任務(Tasks)與語言習得密切相關。
學生對于詞匯學習,經常糾結于單詞量與英語水平的比例關系。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要功夫幾乎都分配在記憶單詞之上。然而,語言學家們認為,要想達到使用一種語言來交流的目的,應該了解百分之百的語音規則、80%左右的語法規則,而語匯有其總詞匯量的1%即可。英語語匯量的1%到底是多少呢?最新牛津辭典收集了40萬詞匯,4000個詞匯僅占總詞匯量的1%,這即是各類中級英語考試要求的詞匯,也是大部分的本科學生都具備的詞匯量。
因此,詞匯還算不上英語聽說的死穴。重要的是如何存儲及調用積極詞匯。教師設置任務要求學生自主學習詞匯時,要注意對詞匯在特定語境(specific context)中意思的把握,并把這些詞匯跟具體的任務結合起來,不僅知道一個詞的常見的字面意義,還要知道詞匯的搭配與語體及語境。所謂望文生義就是英語聽說的一種反面現象。
4.結合“文本”進行語法訓練
文本(Texts)廣義上指內容,即材料來源,包括課文、聽力、閱讀、錄音和口語練習材料。它幾乎是 一切語言學習的依據和來源,對于語法訓練尤其重要。英語教師講解語法時,可配上適量的文本例句進行解釋和說明。
中國有句古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語言習得同樣講究背誦,背單詞、背句型、背語法甚至背語調,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很多人講口語的時候中途就卡殼難以為繼了,實際上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能有意識地將英漢語進行比較,將漢語語法技巧順遷移至類似的英語語法學習中,將極大促進英語學習。就語法知識而言,大多數大學生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來活用英語語法表意,而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解譯對方的思維密碼。同樣一句話在不同的語言交流環境中所表達的意思也不一樣。因此,只有具備一定的語言知識和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并與對方進行有效交流,才可能掌握語言所傳達的意義。
四、結語
本文結合自主學習與CBI模式對大學英語聽說教學進行探討,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然而需謹記,聽說能力的自主學習需要長期的堅持與積累,輔以嚴格的自我監控及準確的自我評價,才能保證其聽說學習效果。此外,科學分配聽和說的時間比例也很重要,以“聽”練輸入為先導,跟進輸出“說”練,只有聽說有序結合,互相協調,才能促成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顧飛榮,施桂珍.大學英語口語CBI教學實證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11).
[3]廖春紅,楊秀松.《高等教育中的CBI模式》述評[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09(3):88-92.
[4]雷春林.內容教學法(CBI)與復合型外語專業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06(3):32-38.
[5]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6]齊彬.大學英語CBI教學模式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4):119-120.
[7]錢玲,范寧.網絡自主學習與元認知發展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04(4).
[8]徐錦芬.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調查與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1).
1.課題類型:江西省十二五社科規劃項目,課題編號:13WX213,課題名稱:融入自主學習的大學英語CBI主題模式研究;2.課題類型:2015年南昌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課題項目,課題編號:WGYXY-15-02,課題名稱:CBI主題模式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