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曰瀚
摘要:文章對中職學校組建名師工作室建設的必要性及創建模式作了建設性的探討。指出創建名師工作室是中職學校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模式
我們一直在探索中職教育的行動導向法、項目教學法,探討以人為本的教學改革。如何利用教師多年積累的經驗借助各種特長展示活動,師生之間共同分享自己的特殊經驗和本領,培養優秀教師,讓學生學以致用置身于工作情景之中。根據專業特色組建名師工作室不失為提高中職教學質量的明智之舉。工作室利用名師的示范作用帶動教師隊伍發展,對于改善教師成長環境,建立有效的教師成長機制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一、現有(計算機類)教學課程的現狀
1、實訓課程總體現狀落后。一位注重教學硬件實驗室、機器設備的建設。軟件的知識運用方面的培訓非常欠缺;2、實現內容理論化,與實際崗位相脫離。體現在:實訓內容過于簡單,提交一些簡單的作業;實訓僅僅是理論課堂的延伸,實踐性的操作,未涉及實際崗位工作,更沒有真實的項目任務驅動;實訓只是孤立的知識點,缺乏將課堂上的理論應用于實踐中的能力和創新的能力。3、實訓方式簡單化,課堂知識延伸。大都以教師講解理論,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的方式進行,作業一般是教師自己以一個或幾個知識點的形式融合,跟崗位實際工作項目任務聯系不緊密,稱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實訓,達不到企業崗位工作實際任務深度和廣度。4、實訓師資嚴重匱乏。相關項目的實訓均缺乏專業指導老師和有工作經驗的企業指導人員,教師教學大都從書本到書本。5、實訓基地和企業用人需求脫節。
二、名師工作室建設的意義和作用
1、帶動專業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名師工作室是我校培養骨干教師、特色教師、校企融合“雙師型”教師的一項具體措施,是專業建設和教研教改的具體體現。建設名師工作室,定位于專業課程開發,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加大對中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努力使其專業向更高層次發展,建立名教師與中青年教師合作互動的培養機制,使工作室成為青年教師不斷成長的良好平臺。形成教與研相結合,技能教學與行業、企業發展相適應,成為優秀學生技能培養、社會培訓、技術服務的窗口。使名師工作室的建設回到以學生為本位,為職業教育服務。2、成為培養技能大賽選手的平臺。名師通常是具有企業實踐背景,參加和指導過技能比賽選手,具有較高的教學和實踐操作經驗。對于培養技能大賽指導教師團隊,制定和完善竟賽選手的選拔制度和訓練方法,把日常工作項目和技能比賽項目相結合,以項目代訓練,在培養學生操作技能的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和企業精神。3、啟發學生的設計思維。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潛能,讓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鼓勵學生使用學過的知識解決遇到的問題,進而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發現設計的原則。另外,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設計和創造,讓學生深度挖掘設計方案的潛在因素,讓學生可以更快地適應社會的需求并融入社會。
三、名師工作室建設的模式
我校多次組織企業專家到校、優秀畢業生返校、走出去企業實踐等多種方式。多次交流溝通后共同認識就是中職實踐教學內容就應該是企業典型工作任務的制作流程,從接到客戶的一個要求開始,到分析、決策,設計多種方案,確定方案后,打印印刷、成品、客戶提貨等,整個工作流程都應該是學生必備的能力素質。那么我們的課程內容如何體現呢?怎樣做到教師不照本宣科,學生學以致用,用人單位能夠選到滿意的畢業生呢?
1、以名師工作室促進“學用結合”的教學改革。根據國家職業技能競賽和職業資格鑒定標準,為了增強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將平面設計、工業產品設計(CAD)、數字影音后期制作、動畫片制作等比賽項目的競賽標準和企業工種崗位如:網站美工、商業策劃師、策劃師助理、平面設計師、助理設計師、廣告設計制作員、雜志美編、企業廣告專員、文員等崗位的應知應會納入教學內容中。較好的改變了現有教學不能適應崗位能力培養的現狀。2、以名師工作室推動模塊化教學模式。立足崗位能力需求,以任務為單位設置實訓模塊,以驅動推進為手段設計本專業項目和任務。提高了學生崗位實踐的工作能力和職業技能。3、建立全新的多元評價模式。在過去學校課程考試與職業資格鑒定考核的前提下,構建行業、企業、學校和其他社會組織等多方共同參與的評價機制,突出技能考核,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學校評價與企業、社會評價相結合等方式;評價內容多元化。對學生的道德品質、行為養成、職業道德、心理素質、體質、文化理論、專業理論、實踐操作、崗位能力、方法能力、創新能力、社會能力的進行綜合評價。比如我校平面設計專業,開展了設計學校標志,建校60年校慶活動設計,企業商品商標設計等實踐活動。
四、名師工作室的運行考核方式
我校建設的平面設計工作室,由學校按照一般設計室的要求,在校內選擇合適的場所,投入一定的資金,購買了戶外寫真機、條幅機、多功能熱轉印機、刻字機、全自動冷裱覆膜機等設備。實施以名師負責的管理方式,承接校內外廣告制作業務,參考企業運作模式,結合學校考核機制制定工作流程和管理考核獎勵辦法。成立監督和考核機構,對名師工作室的運轉進行指導、監督和考核。考核內容包含:業務工作量、企業調研情況、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大綱編制情況、指導教師上公開課情況、教學比賽獲獎情況、論文發表情況、開展課題研究情況、指導教師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技能大賽獲獎情況、技能考證通過率、橫向課題研究、行業或職業資格標準開發情況等考核指標。工作室的基本模式是一個名師帶頭,3-5個教師輔助,10-20名學生參與。
總之,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要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打造一支只由名師構建的工作室團隊,是中職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