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軼
摘 要: 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和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變得可行和現實。本文以維修電工課程為例,探索了“翻轉課堂”與移動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建設了微視頻、微課件教學資源,開發了服務平臺與移動學習軟件,改變了原有傳統教學方式,描述了這種教學方式的實踐過程,并對最終教學效果進行了對比分析。
關鍵詞: 翻轉課堂 微視頻 微課件 移動學習
1.引言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智能終端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變得可行和現實。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2011年在美國各地興起,很快就吸引了多方的關注[1]。它是指學生在課前利用教師準備的MOOCs材料(音視頻、電子教材等),通過網絡等在家中或課外自主學習課程知識,回到課堂上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活動(釋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練習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2]。
移動教學是指在移動的學習場所或利用移動的學習工具所實施的教育,是依托目前比較成熟的無線移動網絡、國際互聯網及多媒體技術,學生和教師使用移動設備(如智能手機等),通過移動教學服務平臺實現的交互式教學活動。一個實用的移動教學系統必須同時兼顧學生、教師和教育資源三方面,將它們通過該系統有機地結合起來[3]。
維修電工是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的一門職業資格認證課,學生學完后要參加職業資格認證考試,獲取維修電工職業資格證。
在傳統教學中,維修電工理論課程老師上課講、學生聽,每章內容講完進行測試。學生學習主動性較差,教師批卷、統計分析成績工作量較大,而且浪費紙張。實操課程是課上教師進行演示,學生再進行操作,缺點是由于學生人數較多,可能有人看不清細節,另外上課演示浪費課堂教學時間。
本文以高職維修電工課程為例,以混合學習(Blended Learning)為教育理念指引,改變了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采用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移動學習和“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即理論部分采用移動教學方式,實踐部分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兩者有機結合強化教學效果。通過實證過程,該教學方式有助于教學過程,效果明顯,是高職認證課及高等教育課程有效的教學新方法。
2.“翻轉課堂”與移動學習相結合教學方式的實施
2.1可行性分析
2.1.14G無線校園網絡
隨著4G時代的來臨,“隨時隨地無線上網”正逐漸成為現實。4G網絡已經覆蓋了全國所有縣級以上城市,筆者所在院校已經4G網絡全覆蓋。
2.1.2智能移動終端普及
經統計,三個實驗班的手機擁有率是100%。其中智能手機的擁有率為98%,擁有智能手機的同學中,100%開通了網絡。
2.1.3學生學習意愿調研
通過對三個實驗班的前期問卷和訪談調查,對嘗試在維修電工課程采用“翻轉課堂”與移動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調查中,98%的學生選擇了支持和非常支持的態度。
由此可見,在維修電工教學中實施移動學習和“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可行。
2.2教學資源建設
2.2.1微視頻、微課件資源建設
將要掌握的知識內容劃分為若干個相對獨立的教學項目,每個教學項目都有一定的工作任務。教師針對每個項目制作微視頻和微課件。
微視頻內容包括實操器材的介紹、操作規范、注意事項及標準實操過程示范。考慮到學生課外學習時間和精力有限,教師準備的微視頻,長度盡量不超過十分鐘。
微課件是對實操項目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進行復習,以及針對認證考試時考評員可能的提問進行解答。由于學生課外學習環境比較寬松,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為了保證學習的有效性,微課件應多采取更為生動的、更有吸引力的形式,如電動機正反轉原理可使用動畫形式,直觀生動地展示整個控制過程。
以維修電工課程中的“萬用表的使用”內容為例,根據要培養的能力設計本節的教學項目,針對本節內容設計了11個微課件、10個微視頻,如圖1所示。本門課程共設計了18個教學項目,對應18個能力點,72個微課件,53個微視頻。
2.2.2教學平臺資源的開發
本門課程設計的教學平臺包括課程資源子系統與測試子系統,課程資源子系統主要包括教師對微課件與微視頻等資源的上傳功能、學生對資源的下載功能;測試子系統包括教師維護課程模塊,上傳選擇題、判斷題等試題與學生信息模塊,成績統計導出模塊,平臺的界面如下圖2所示:
2.2.3移動學習軟件的設計與開發
移動學習軟件采用Android平臺進行開發,主要包括登錄模塊,選擇題順序測試、選擇題隨機測試、判斷題順序測試、判斷題隨機測試、全真模擬考試模塊。教師上課前可將要測試的試題上傳到教學平臺,上課時學生連線下載,并進行在線測試,測試后的成績直接上傳到平臺。學生可在課后通過離線學習的方式,通過移動學習軟件進行學習,本軟件充分利用智能終端設備的優勢,解決上課時學生玩手機不注意聽講的困惑,同時幫助學生在課內外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學習,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移動端軟件的界面如下圖3所示:
2.3教學實施
2.3.1理論教學
在維修電工理論教學中,采用移動學習方式輔助課堂教學。
課前教師會把本節課的課件、學習重點和難點、認證的考點、練習題傳到平臺上,學生可以預習。課上教師進行講解,每講完一節,最后15分鐘會要求學生登錄平臺,下載本節課的測試題,然后學生用手機軟件進行測試,學生提交后,測試成績會在課上實時大屏幕投影顯示,并對所有學生的各知識點答題情況進行分析,以方便教師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同時為了讓學生充分重視每次測試,平臺會自動把每次成績匯總到學生的平時成績中。
2.3.2實踐教學
在維修電工實踐教學中,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課前學生先通過微視頻、微課件完成知識點的學習,學生可以進行線上互相交流,也可以把學習過程中疑點和難點記錄下來。課上老師與學生針對學習過程的疑點和難點面對面交流,然后學生分工協作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項目任務。
3.教學效果對比分析
采用移動學習方式輔助課堂教學后,學生不僅在課堂上學習,還可以隨時利用閑暇時間登陸平臺學習,把正式與非正式環境的學習有機銜接;每節當堂測試,當堂顯示成績,快速高效地找到各個學生的薄弱點,便于教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有利于學生課后有針對性地復習;引入移動終端學習方式,增強學習趣味性;最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明顯提高,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使師生的角色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教師從傳統課堂中的知識傳授者變成了學習的促進者和指導者,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者變成了主動學習者。使用微視頻和微課件減少教師的講授時間,使課堂活動時間大大“延長”,留給學生更多學習活動時間,完成知識的消化。
我們對采用“翻轉課堂”與移動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2016年)和采用傳統教學方法(2015年)的維修電工課程教學效果進行對比分析,2015年和2016年認證考試前共組織3次模擬考試,學生模擬考試的能力達成度對比分析如圖4所示:
由圖可見,在所有18個教學項目中,各項目的能力達成度都有較大幅度提升。
由此可見,無論是在能力達成度方面,還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上,“翻轉課堂”與移動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都優于傳統教學方式。
4.結語
“翻轉課堂”與移動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為高等教育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更符合現代教育發展趨勢,更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事實上,在平臺和學習模式成型后,不僅可以應用于認證課程教學,還可應用于高等教育教學其他課程,將成為一種符合教育教學發展的新學習方式。
參考文獻:
[1]王彩霞.翻轉課堂優化中職課堂教學探析[J].職教論壇,2013(6).
[2]劉長生,劉新橋,黎湖廣.以翻轉課堂來推動未來高職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J].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4(1).
[3]楊恒,張建青,穆軍.高校圖書館輔助移動教學的實現途徑與效果分析[J].圖書與情報,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