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琴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學習的自覺動機,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強化教學技能,懷揣一顆愛心,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很大的積極性,化"要我學"為"我要學",自覺走上學習語文的康莊大道。
關鍵詞:興趣;及時充電;主體作用;愛心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094-01
畢業分配至今,已有二十年的教齡。自己一直是一名中職的語文教師。常聽身邊語文老師抱怨語文課難進行,學生如何在課堂上搞怪或者睡覺的如何爬到桌上怎么也叫不醒,學生素質太差等。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它學科學習的基礎。上好語文課是學生受教育成長成才的重要條件。那如何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1.教師要不斷"充電",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文學素養。把課堂變成豐富多彩"魅力無窮"的知識園地
老話說:"打鐵須先自身硬。"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于新時期的語文老師來說,不斷地充電就是"利其器"。充電,主要是不斷深入地學習和領會中職語文教材的精神實質,掌握和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這樣才能自如地駕馭課堂。"知識也有保質期",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絆。因為過多的實踐經驗有時會阻礙教師對新時期知識的接受,也可能一時地掩蓋教師新知識的不足。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點。缺點知識的教師,僅靠舊有的教學經驗,自然會導致各種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學習培訓提高教師的人文水平,切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教師要多買些教育類的書籍和報刊雜志,多方面學習盡力擴大自己的知識領域,奠定終身學習的思想。使完成教學內容時方法多樣,傳遞知識時游刃有余,解決問題時從容正確。教學活動中迅速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學生才認可你的課,逐漸由喜倒樂。
自身來說,剛來的新生,可能認為相貌一般的我教學水平不怎么樣。課堂內外總表現是"離心離德",你說的話,說的事,他們總是"不情不愿",教學配合方面很難做到一致。經過幾節課后,設置的問題,布置的作業,課堂的每一環節不能說百分百的完成,完成率也在百分之八十五。一次,班上有位長的漂亮學習也挺好得女生,不知什么原因,課已進行十幾分鐘了,她總是出神的盯著一個地方"安安靜靜"。為了讓她別開小差,我沒有厲聲厲氣指責她,而是走到她眼前微笑著問,一顆耀眼的星星為什麼暗淡了光芒?她扭過頭驚慌失措,隨即一笑,頓了一下,太陽出來了,老師。全班同學都被她機智幽默的回答逗笑了。我趁機贊揚的說了一句,好智慧的回答。順便又說,同學們,這就是學不學習,閱讀不閱讀的差別。語文課重在積累,如果沒有平時的讀背,哪來應急時準確巧妙的回答。你們今后要注意什么?"什么"讓我拖的很長,學生熱烈的說"閱讀"。
通過學習我常常不但活躍了課堂氛圍,最主要的是課堂突發事件解決的"合情合理"。上面的例子就說明了不但及時處理了開小差的問題,又欣賞了該位女生,使她學習語文的興趣濃而不散,而且鼓勵了全班同學學習語文要積極閱讀。
2.結合學生個體的性格和語文水平,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積極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作為老師教授學業不能只結合教科書參考書,按教學大綱的要求生搬硬套,循規守矩,無半點人文情懷。要知道,傳授道理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人就注定了接受知識的差異性,教學時的重點難點應結合學生的性格、語文水平個體差異來設置、實施。授課的方式方法多采用點撥引導設置問題,出現的"攔路虎"要先小組討論,隨后師生明確。關于問題的回答教師一定要對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問題難易不同學生的回答層次人員應及時改變。就是說在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后,誰答綜合性強的問題,誰答稍微容易些的問題,誰答涉及面不寬不窄的問題,教師一定要考慮好。這樣既滿足了"優生"的求知欲,也不錯過"后進生"的思考時間。在智慧的欣賞、客觀評價的教學方法下,課堂氛圍和諧、熱烈,學生才能積極思考主動學習。良性循壞一旦開始,學生的學習興趣必將調動起來。有時,作業的問題涉及面廣或者概括性很強。老師可根據課文內容的難易學生的接受程度自由整合問題。內容復雜難懂的、學生對知識也沒消化好的,老師可按循序漸進的方法把問題拆分成幾個簡單的小問題。在老師的點撥啟發下逐漸完成學習任務。
"教學有法,無定法"只要一切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開發他們的智力,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學有所得學有所樂,相信興趣會迅速的培養起來。
3.教書育人要伴著愛的魂靈播撒情的種子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好的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他是這樣的人,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陶行知也說,對待教育要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些說的就是愛的教育。沒有感情的教育,就像沒有水的池塘干癟荒蕪。確定了教師的工作決不是毫無熱情的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很多情況下,中職學生的頑劣以及自我的放大以致"我行我素"。澆滅了教師心中對工作的一團火。無奈四十五分鐘的教學活動,常常變成老師只是板起面孔說教,學生只要不做的太過分都是你愛聽不聽,得過且過。鈴聲響起拿起課本扭身就走。師生情師生意根本無從談起,殊不知師生間良好的情意才是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俗話說:"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老師愛的付出就會收獲學生對你百分百的情意,他們才會"親其師,信其道"。班上有位"闊少"——發型、衣著打扮、長相很是潮流,稱其曰。我上課前知道他因一位女生而被七八個男生圍毆,學校管理人員及時解決處理了這件事。而下課后我把他叫到辦公室,結合他平時的表現,推心置腹、開誠布公的與他交談。告訴他早戀的危害及該怎樣過好青春期等話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談話,他不但當時心悅誠服,而且以后在學校的任何地方遇見我都向我問好,更重要的是語文課堂的活動他時時顯得情緒高漲、"熱情洋溢"。有情的工作就有方法,有愛的教育路就好走。
英國哲學家羅素在他的《教育與美好生活》中說過:"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發展。"教師要用愛心對待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小錯誤",洗滌他們思想上的塵埃,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是非觀、人生觀、世界觀,使學生朝著教師期望的方向所發展。學校教育只是學生成長中的一個段旅程,教師的愛卻能喚醒學生的求知欲影響他們一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學習的自覺動機,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雖然激發語文學習興趣并非朝夕之間便可達到的,但只要教師的素質到位,能從以上幾個方面落實個人的技能和教學技巧,而且能正視學生的實際,積極探索教學途徑,時時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在"興趣"這個老師的帶領下,化"要我學"為"我要學",自覺地走上學習語文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