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福
摘要:在美術教學中,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發展美術實踐能力,激發創新精神,陶冶審美情操的有效手段。激發興趣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美術課是提高學生審美素質的課程,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我們全力提倡和實施素質教育,這對學生學好美術具有很重要作用。通過美術課的教學,可以培養、激勵和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使學生的手、腦的同時得到鍛煉,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
關鍵詞:初中美術;學習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9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89-02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踐證明,學生的興趣是促進智力發展和個性形成的重要途徑。中外美術史上,許多著名畫家小時候都是以對美術產生興趣為動力,并經過長期努力而成功的。興趣可以觸發人的好奇心并引起關注,從而去探索;興趣培養了人探求真理的欲望即求知欲;興趣激發了人的情感,使其愉快積極地投入到忘我境界;興趣促進了人的觀察力、注意力、思維力、想象力、創造力及毅力和理想等各方面素質發展。
1.轉變師生觀念,激發學習興趣
1.1轉變教師的觀念:觀念的轉變是教學的指導思想,教師要轉變觀念。學生眼中的世界,描繪的水平絕對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樣,因為他們所表現的視覺形象多半是直覺與想象的綜合,只有隨著年齡增長,知識的積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漸漸使其變為直覺與理解的再現,才有可能變為主動的再創作。要在學習過程中陶冶情操,培養學生各種能力,提高審美意識。在課堂教學當中,不能以太高的準則來評價學生。而是看在畫中是否真實反映了學生的內心感受,是否有獨特性、新穎的表現。要多給予肯定的表揚,少有居高臨下的指責。
1.2轉變學生的觀念:初中階段的美術課并不是考試學科,這也導致一些學生對美術的重視程度不夠。想要提升美術教學效率,就必須轉變學生的觀念。教師必須讓學生認識到美術對其一生成長的正向促進作用,讓學生主動地接受美術課,熱愛美術,逐漸將美術轉變成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在教室里貼上學生的個人作品,并署名。如果自己的作品被別人表揚,那么學生個人會產生自豪感,也會更有信心,這種正能量激勵措施可以讓學生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對學習充滿激情。
2.了解學生心理,培養學習興趣
美術是學生認識世界過程中的一種表現。當對事物的認識想要表達時,就有畫畫描述的沖動,當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會受到鼓舞。所以我們應該多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思維表現特點,在課堂上引導好學生,激發其熱情。比如在初一人物線造型的美術課上,我要求學生畫女同學頭像時,結果個別學生提出要畫男同學,有的還要畫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畫只小熊貓。分析一下這些學生的想法,要求畫男同學的可能覺得自己能畫的更好;要求畫自己爸爸的是因為他最熟悉,能畫象;要求畫熊貓的同學可能是因為不自信,怕自己畫不好人頭像而要畫自己拿手的。這時我并沒有指責學生不按老師要求做,沒有批評學生無理擾亂課堂,而是尊重學生的選擇,讓他們想自己所想,畫自己所畫,結果興趣盎然地完成了一幅幅作品。因而讓學生從興趣開始,可以先畫自己喜歡的,我們要把握好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再畫教師布置的作業,使學生乘勝進步。教師只有了解學生心理,正確引導,才能培養其興趣。
3.與生活相結合,調動學習興趣
教師應在透徹掌握初中美術教材內容和教學目的前提下,將教學內容同學生生活相結合,將學生生活中接觸到的有關美術的素材融合到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美術學習中。如,在講授《多變的色彩》一課時,筆者首先給學生創設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色彩,但應如何巧妙地搭配色彩呢? 學生帶著這一問題從生活中的點滴與色彩的聯系入手,通過對生活中各種色彩的搭配感悟生活,體驗不同的審美感受和藝術內涵,讓美術與生活融為一體。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領會到了在生活中是處處存在色彩的,只要善于發現與創造,生活就會變得豐富多彩。
4.運用多種手段,促進學習興趣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以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范畫、參觀、訪問、旅游甚至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因此,教學中根據實際需要運用多媒體讓學生獲得更多視覺經驗,也可以結合攝影作品或錄像資料,通過聲音、圖像、音樂刺激學生,激發學生興趣。例如冰上舞蹈、比賽視頻,讓學生感受冰上舞蹈給人帶來的美感。學生看后蠢蠢欲動,趁大家興趣正濃,順勢給學生布置任務。把錐形的石膏幾何體想象成人的樣子,完成一幅《冰舞》畫面,這樣一來,學生積極參與,大膽想象,盡管有的學生夸張到離譜,但他們積極參與的熱情,不正是我們美術教學所提倡的嗎?
5.趣味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美術課教學中,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興趣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原動力,正如一位著名教育家所說"教人未見意趣,心不樂學",怎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呢?首先,以德育教育,激發學生的興趣、發展思維能力。在美術課中,不僅是按課本有什么就教什么,而是要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不僅在提高學生美術知識和技巧的同時,還增強了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其次是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在美術課中,教師要善于利用與課本內容有關的兒歌、謎語等語言形式,設置各種情境,以吸引學生的眼球,以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老師在美術教學活動中要善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大腦處于興奮狀態,這樣才能收到滿意的教學效果,使學生永遠沉浸在快樂之中,達到寓樂于學到目的。
6.關注學生評價,持久學習興趣
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也體現在教學評價上,評價的主體不僅是教師,還要有學生,要關注學生的評價。如《板報設計》中要求學生設計版面樣式,評價中就應該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內容、字體、版面形式,在學生作業完成后,讓其談談自己的想法,尋找自己作品的優點及需要整改的地方,也就是讓學生自己說說作品的優、缺點,然后再組織學生互相提出改進意見,通過這種讓學生自評、互評的方式,學生會更感興趣,課堂氣氛更活躍,同時學生在評價過程中進一步鞏固知識,運用知識,提高技能,培養審美情趣。
總之,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必須通過多種渠道,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時刻關注他們的心理感受和個性發展,提高他們對美術的熱愛程度,提升他們的審美認知能力,豐富其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