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珍
【摘要】在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課堂須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個體體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先學后教”語文教學模式做了一定的嘗試,對學生語文自主能力的形成有較好的收效。
【關鍵詞】語文課堂;先學后教;自主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新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明確表達:“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實踐創設良好氛圍,提出有利條件,盡量注重學生閱讀情緒的主動性、閱讀需要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特殊性,重視學生個人的意見,須能以自己的解析講解替代學生的獨立閱讀”。肯定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以生為本,以學為主。然而,嚴峻的現實是:我校是一個年輕的、正在成長中的學校。自2009年8月建校以來,已走了8個年頭?,F有26個教學班,學生數一千多人,已初具大校規模。但是,我校地處城鄉交界處,學生大多為農民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一方面,由于這些家庭近半數學生的家長在外打工,對子女的教育實質性的問題過問不多,因對子女有著愧疚心理,只知用物質來補償,對學生直接監督的是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等,他們的教育方法不當,遷就的多,管教的少。學生玩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但卻不能靜下心學習。另一方面急功近利的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大量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使學生家長對子女學習的重視程度不足,也使學生產生不了外在的學習驅動力,所以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首先表現為學習被動,主動性不強等。在行為上又存在著較強的依賴性,等、靠、要的現象比較嚴重,不預習、不鉆研,有些學生離開了教師或家長的督促,難以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所以不少學生的學習,更多的是在不斷重復中掌握基礎知識,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知識的習慣,有不少學生由于怕苦怕累、懶惰、不肯動腦動手,缺乏信心,學習不肯努力;或由于多次在學習上的失敗產生厭學情緒。
其次還表現在教師方面。語文教師雖說在教學上花了很多時間,但卻收效甚微,遠比不上英語、數學的教學效率,教學成績和一些科目相比也差距甚遠,目前語文教學明顯的特點是: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雖然素質教育的提出和新課程的實施已全面展開,但相當一部分教師還是把學生當成知識的容器。不管學生有多差異,教師還是習慣“滿堂灌”。恨不得在一節課里把所有的知識點都灌輸給學生,把學生的思想塞得滿滿的,不容思考的空間,而且有所謂的標準答案。這種重知識傳授、輕思考,重教材講讀、輕探究深入,整齊劃一的教學行為極易束縛學生。天長日久,學生自我思考、自主學習的時間逐漸減少,就像鳥兒失去天空,花兒失去陽光,學生沒有了學習的樂趣。學生接受不了的知識就成為他們學習語文路上的絆腳石,更談不上自主學習了、能力培養。
最后表現在教材上。升入初中,語文教材難度加大、深度和廣度與小學相比都有明顯的變化。許多知識點都基于小學的基礎。學生如果小學基礎沒有打好,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自主學習,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基于以上原因,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實施“先學后教”的自主學習方法,對培養語文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語文成績,有著重要的意義?!墩Z文課程標準》寫道:“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跋葘W后教”模式運用就是教師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進行適當的指導和訓練,“先學”,是指學生按照教學大綱的“教學目標”、課本中的“單元教學提示”,教材后的“研討與練習”,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練習?!昂蠼獭?,就是教師針對學生在自學和練習中暴露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講解、補充、更正?!跋葘W后教”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老師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使學生逐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能進行自主閱讀、自由表達,構建初中語文“先學后教”自主學習的新模式;同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能夠形成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批判性解讀和創造性解讀,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能獨立完成一定量的教學目標。
在“先學后教”語文教學課堂中,學生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的學和練的過程,是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過程。課堂教學大概分為四大環節:1.揭示課堂教學目標;2.展示學生自學內容;3.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探究(解決問題有作者簡介、作品寫作背景、概述文章內容、文章層次層意歸納、寫作特色、精彩語段賞析等);4.課堂檢測,針對學生自學情況,當堂檢查落實掌握效果。
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實施先學后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至少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明確課堂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師生在具體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所要達到的目的或標準。按新課改的要求,教學目標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①知識目標,②能力目標,③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教學目標的確定應當和教材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保持一致。把課文放在單元教學中進行教學,是為了保持知識的系統性、銜接性。盡量在45分鐘的一節課教學時間上做到自主高效。如在記敘文的閱讀教學中,就應該讓學生明白涉及這樣幾個問題:什么人?發生了什么事?什么時間、地點發生?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如何?抓住了記敘文的六要素,也就基本把握住了全文的基本內容。
(二)展示學生自學內容
初一新生已具備初步的自學能力,有了一些基本的、簡單的自學方法,但受知識的廣度和深度、課文類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自學能力有限,預習效果大打折扣,這些直接決定教師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因此,教師的自學指導“自學時間、內容、方法、自學要達到的標準、教師檢測的方法及要求”等都要求明確。例如,在教學《看云識天氣》一文中,我提出自學的指導:“請同學們速讀課文,概述文章內容,(10分鐘);畫出課文具體講了哪幾種云及其特點(10分鐘);云的光彩現象和天氣的關系,用橫線把內容勾畫出來(10分鐘),5分鐘后上臺填表”。這個自學指導要求明確,操作性強,學生的自學就相當于是在作考前準備,因而就會緊張、高效。
(三)創設良好自學氛圍
“先學后教”的課堂教學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雖然在開始階段“費時費力”,但只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琢磨、反思,總結經驗,那么,一段時間后,學生就會慢慢地學會學習。在自學過程中,除了按教學目標有重點進行教學外,在碰到一些疑難問題還可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威力,讓問題在學生中產生,在小組中解決,小組的力量不可忽視。如在教學《蘆花蕩》的過程中,先讓學生自學課文。本課故事性強,頗有傳奇色彩,學生的閱讀興趣高漲,因而教師可適時拋出問題:1.作品的寫作背景?2.劃出老頭子的英雄性格在文中的具體體現?3.課文有不少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任選3句,分析其妙處。以上幾個問題緊扣文章,學生只要認真閱讀課文,基本都能答出。個別答不出的學生在小組的幫助下,配合手上有的參考資料也能較好地理解課文。這樣帶著問題閱讀學習,學生的問題意識也得到了提高。
在“先學后教”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帶著疑問進入文本,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保證,個體差異性得到了尊重,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當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身到整個學習過程中,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在自覺狀態下主動學習,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一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了學習效率,二者之間就會形成良性循環,使學生受益無窮?!跋葘W后教”的自主學習法能培養學生充分的自信心。如我教學班上的陳強同學,平時語文成績剛到及格線,學習較被動,可是有一次小組討論回答,剛好是他會的,那節課他特別興奮、認真,好幾次舉手搶答。我就適時地提問他,同時在班上表揚他積極回答的態度,沒想從那以后,他聽語文課特別認真,課后也能按時完成作業,語文成績也提高在七十分線上??梢娮灾鲗W習可以使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形成創造的自信心。學生在自主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學習的興趣也就更大了。最終使教學中“要我學”的局面改變成學生積極、主動的“我要學”。同時也能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正確定位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中的角色,是資源的提供者,是引導學生的指導者,使學生語文學習的某方面的能力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提高,從而使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得到升華。切實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張向陽.在初中語文“先學后教”模式中指導學生自學方法[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09(14).
[2]唐麗芳.談初中語文如何開展“先學后教”[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9).
[3]余文森.先學后教,少教多學:構建中國自己的教育學[J].基礎教育課程,2009(3).
[4]劉家訪.“先學后教”運行機制的重建[J].中國教育學刊,2011(11).
[5]柳永清.對初中語文“先學后教”模式的探索[J].甘肅教育,2012(20).
[6]楊輝玲.以生為本,先學后教,以學定教—讓初中語文課堂學習更高效[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9).
[7]王家新.《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J].新課程導學,2015(5).
[8]鄭滿紅.《看云識天氣》教案設計[J].21世紀教育·教案資訊,2015(10).
[9]林煥標,盧新飛.孫犁作品欣賞[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4.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