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傳能
摘 要:教育教學過程中,教材作為最基本的教學依據,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在不同教材教學知識點發生碰撞的過程中,教師要權衡教學內容和比較策略,建立健全完整的教學對比框架,實現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進步。從實驗對比分析研究背景入手,從人教版和魯科版的不同層面對實驗對比分析過程進行簡要分析,并集中闡釋實驗對比結果,旨在為教師提供有效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人教版;魯科版;探究活動;比較;結果
一、實驗對比分析研究背景
不同地區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主要是為了更好地貼合當地教學環境和教學特征,有一部分教材的教學知識點都比較相近,之所以建立對比機制,主要是為了建構更加全面的教學框架。廣東省多數地區使用的都是人教版教材,但本地高中試行的是魯科版化學教材,本文主要對《必修一》的探究活動實驗進行對比分析。
二、實驗對比分析過程
1.魯科版探究活動實驗分析過程
在魯科版探究實驗中,若要配制溶液,主要講解容量瓶的使用要求,不僅對容量瓶的規格進行了闡釋,也著重分析了配置過程中容量瓶使用的注意事項。在配制一定體積溶液的過程中,實驗人員要正確選擇容器,對物質進行溶解。然后進行有效的物質轉移,保證溶解容器中的物質溶液能完全轉移到容量瓶內。特別要注意的是,在讀取容量瓶的過程中,著重關注凹液面示數的讀取要求,確保刻度線讀取的數值符合實際情況,規避斜視導致的數值偏差,從而保證溶液配制后的準確度。
另外,在魯科版教材中,利用實驗驗證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只是借助一張圖片,就呈現出實驗的整體要求和實驗現象,并且能直觀地展示實驗步驟。
2.人教版探究活動實驗分析過程
人教版探究實驗中,若是要配制溶液,要進行更多的探究工作,要計算基本溶質的質量,要對計算結果進行稱量,也要自行操作溶液的配制。并且在實驗項目中,教材對具體的實驗步驟介紹非常詳細,其中包括滴加位置、蒸餾水洗滌次數、膠頭滴管使用規范等。另外,實驗操作項目介紹完畢,會針對具體問題建立“學與問”框架,主要是為了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提高學生的思維廣度,深度探析實驗操作原因和操作流程。特別是實驗操作中的最后一問,要求學生建立不同的實驗操作進行對比,這對于學生提高處理現場問題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真正實現了探究實驗的活動目的。
而相較于魯科版、人教版教材在介紹二氧化硫實驗時,文字說明較多,圖片比例也非常小,學生要通過閱讀并且關注教師的操作實驗,才能建立有效的實驗步驟。
三、實驗對比分析結果
在對魯科版探究活動實驗進行分析的過程中,盡管物質的量表示方式較為規范,但是探究實驗設計過程中,由于整個實驗圍繞物質的量濃度開展,因此,數據可能不會有所體現。另外,在魯科版實驗中,在稱量固體質量時,沒有運用砝碼,會導致實驗存在人為誤差。最重要的就是,魯科版教材在講解知識點和探究實驗的過程中,只是在介紹實驗儀器、實驗過程以及注意事項等,缺乏圖文結合模式,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會產生一定影響。加之探究實驗沒有示意圖,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會存有疑惑。在對實驗原則進行分析的過程中,主要對實驗儀器、溶液轉移以及定容讀值操作進行全面整合,確保操作規范性提升的同時,提高實驗的準確性。
在對人教版探究實驗進行分析的過程中,由于要對具體參數進行填寫,首先就訓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書寫能力,也為以后探究實驗標簽制造奠定基礎,保證了整體實驗項目的完整。另外,人教版很好地使用了天平,能保證溶質質量在稱重過程中減少人為誤差,提升了溶液配制的精確度。最重要的是,在人教版實驗中,合理配備了操作示意圖,學生除了根據教師的教學指導進行實驗操作,也能根據實驗示意圖規范自身的實驗操作,確保實驗項目的規范度。
基于兩版教材的優勢和不足,建立一種更加完善的實驗操作流程,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時,實現知識點的進一步夯實,也為學生提供及時的教學指導,以保證學生全面了解實驗操作。
總之,在對魯科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進行分析時,要充分分析不同教材的優勢和不足,從而建立更加完善的實驗操作,結合教材中關鍵的實驗原則和標準化操作流程,一定程度上提高探究實驗的實效性,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實驗素質。
參考文獻:
[1]吳俊明.發展化學實驗教學研究需要大智慧:在《化學教學》實驗教學高級研修班上的講話[J].化學教學,2013,26(2):3-5,44.
[2]徐妲,鐘紹春,馬相春,等.基于翻轉課堂的化學實驗教學模式及支撐系統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3,12(5):107-112.
[3]葉劍強,陳迪妹,郭文斌,等.我國2001—2013年中學化學實驗學習研究熱點的知識譜圖[J].化學教育,2015,19(3):5-9.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