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美秀
摘 要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每個教育工作者所要面臨的問題。作者根據多年以來的教學經驗,總結出自己的教學經驗,以便和同行切磋與交流。
【關鍵詞】語文;興趣;體會
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但是,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學習目的不明確,好玩好動,自覺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對自己所學的多數科目都依賴老師的引導和督促。這樣一來,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變得尤為重要了。作為一個家長,作為語文教師隊伍中的一員,在此我就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談自己的一些淺見。
1 加強自身修養,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小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積極配合你的教學,在活躍的教學氣氛中完成教學任務,達到預定的目的,收到預期效果。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呢?
1.1 注意學習,提高自身素質,讓學生信服你。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孩子質疑:”你是老師,還不知道?”可見,在孩子心目中,教師應是無所不知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學習,以充實自己。從現代教育觀點看,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須是源頭活水。教師的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探索的過程,必須做到邊學邊問、邊教,不然就會江郎才盡。對于語文老師,學生往往會有更多的要求,希望他是知識淵博,熱情大方,生動充沛,充滿活力的,這樣學生才會信服你。
1.2 親近學生,讓學生親近你。
教師要親近學生和學生交朋友,同時也要讓學生走進你。不要認為自己是老師,高人一等,凌駕于學生之上,動不動就訓斥,甚至怒目以待冷嘲熱諷。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凡是出現大聲斥責的地方,就有粗魯的行為和情感冷漠的現象,大聲斥責表現出最原始本能的反映,每個教師心靈中所具有的情感素養的種子都會在這種反應中喪失殆盡。
2 教學中,從多方入手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種帶有濃厚感情色彩的認識傾向。也是推動孩子們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動力源。為了達到小學語文教育目標,我認為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從多方面入手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活力,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并將這種情感體驗化成學習語文源源不斷的動力。
2.1 抓好預習環節,誘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指導他們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并鼓勵他們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逐步提高自學能力。”其中,良好的學習習慣,便包括課前預習的習慣。教師在指導學生預習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做到既要堅持原則,又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靈活運用。鼓勵學生采取自己的學習方法,主動的學習知識。
例如我在教《美麗的南沙群島》一課時,進行了這樣的談話:同學們,這篇課文的作者用樸實而優美的語言描述了我國南沙群島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文中描寫的畫面引人入勝,另人遐想,讀后使我們仿佛走進了美麗富饒的南國,請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閱讀課文,想象一下畫面,并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一些批注。檢查預習情況時,我發現同學們預習得都很好,還有的同學把自己閱讀的感受都畫了下來,我及時表揚了這些同學,并結合講讀課文內容引導大家讀、議、欣賞。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加深了他們對課文的理解。
2.2 精心設計導語,“點燃”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見,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而這個‘關鍵就靠我們如何在課前的幾分鐘里緊扣學習內容去激發和點燃。如我在教學《向命運挑戰》一文時是這樣設計導語的:十七歲時,一場疾病使他坐上了輪椅,一個活蹦亂跳的男孩在生命最狂妄的年齡遭到了重重一擊,但她并未從此沉淪下去,而是用心寫了一部部小說、劇本,作出了常人難以作出的成績,她就是當代著名作家——史鐵生。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他們都以自己堅強的毅力向命運挑戰,最終成為生活的強者,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向命運挑戰的偉人,霍金。我滿含激情的導語起到了以情激情的效果,學生倍加關注起這位傳奇人物的人生經歷,興趣盎然進入學習狀態。
2.3 巧妙設置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語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這就告訴我們,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問題是教學的心理,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方向和動力。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在教學中,創設開放性的現實生活的問題情境,使學生處于“憤” 、“悱”的心理狀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宇宙生命之謎》一課時,為了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設置這樣的問題:同學們,茫茫宇宙中,難道只有地球有生命嗎?假如不是,那么宇宙生命的存在又需要哪些條件呢?通過問題的設置,在學生生理上照成懸念,從而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促使他們用腦子去思考問題,引發了學習課文的興趣。
3 家長對孩子的個性化輔導不可忽視
作為家長應該也更有可能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個性化的輔導教育,即家長應該也更加有辦法和時間激發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既然是興趣,則不可強求,因此想要短時期內激發一位活潑好動的孩子喜歡語文的興趣,恐怕并非易事。即家長不可有短視意識和行為,不可急功近利,應順其自然,循循善誘。如何激發?關鍵的一點是“反復抓、,抓反復”,養成孩子喜歡讀書的好習慣。可嘗試采用以下辦法:一)父母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并與孩子討論書中的有關情節。二)營造家庭讀書氛圍。父母做孩子讀書讀報的榜樣,聯系實際生活經常與孩子討論家事、國事、天下事。三)外出游玩時多留心景點的“書卷氣”,譬如:詩句、對聯、碑文等,并不忘逛書店,選購一兩本書。四)孩子生日時送一本有益的書作為生日禮物。五)把某書中的某個精彩片段將給孩子聽,孩子還想聽時,故意引而不發,引導其讀這本書。六)引導孩子與沒書讀的孩子交朋友,讓其珍惜讀書的優越條件和環境。
總之,興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想在這方面是值得我們花大力氣去思考、去探究的。熱愛孩子,熱心教育,適時、和藹、親切地解答他們生活中的疑惑,使他們事有所為,為有所得,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興趣定會與日俱增。
作者單位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順城街小學 山西省晉中市 0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