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莉
(荊楚理工學院,湖北 荊門 448000)
新課標背景下高校音樂欣賞有效性教學的研究*
楊莉莉
(荊楚理工學院,湖北 荊門 448000)
新課標是國家課程改革的基本綱領性文件,也是國家對目前普通高校課程教學的全新要求與安排的集中體現。伴隨著課程改革而形成的全新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成為目前高校發展教育的主要參考。具體到音樂課程而言,本文從音樂欣賞有效性的角度對高校音樂教學進行相應的研究,旨在為新課標下高校音樂課程的教學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和實踐基礎。
新課標;音樂教學;音樂欣賞有效性;研究
高校音樂欣賞是基于基礎的音樂教育進行的現實實踐活動,通過對一定形式的音樂進行欣賞和理解可以加深對基本音樂理論和音樂素質的提升,實現良好的音樂藝術感,最終促進音樂教學與學習。基于目前高校音樂欣賞課程的相關經驗還不足,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還沒有充分發揮音樂欣賞教學的現實作用,對其進行相應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也是聽覺與藝術思維的綜合,大學音樂教學更高水平階段的音樂教學,在其基本目標方面表現為培養學生的音樂聽覺能力和音樂思維能力,因而其必須要注意的教學重點便是音樂欣賞與表現領域。新課標對于音樂學科的培養目標是達成學生對音樂藝術的領悟與接受能力,形成音樂思維,學會適度的表達音樂情緒,新課標強調素質教學,對于“以人為本”的要求貫徹更為細致和準確,這就要求在對學生進行藝術培養時能夠達成其藝術情操和相應的領悟能力,為其今后的人生或者可能的職業發展提供先導和指引。
欣賞,即對音樂表現形式的理解和表達,歌唱作為人類最原始、本能的音樂表現形式,也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表達方式,音樂欣賞即是通過對一定手段(主要是唱、奏、演、讀)呈現下的音樂形式進行綜合的理解并表達,以此來達到對音樂能力和音樂需求的滿足,新的音樂課程教學下,大學音樂課程主要注重“美育”,在技法要求和實踐能力上要求較弱,學生需要培養相應的表現欲望和表現思維,通過相關的演示或者講解,使大學生可以達到對基本曲目的文化背景、曲調形式、風格特征等的基本了解。這是在大學音樂教育特定的背景下對音樂欣賞的重新定義,也是基于大學音樂教育對音樂欣賞的最好解讀。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聲音元素最終被提取出來成為音樂的一部分,足見音樂來源于生活的說法不假,而目前的音樂教學理論主要強調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學習和交流,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從生活中感知音樂,從細節處把握音樂的可行做法。為了加強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在實際音樂鑒賞能力方面的提升就必須明確音樂源自生活的理念,倡導學生多留意身邊的聲音,對不同樂器、歌唱風格進行深入淺出的理解。
音樂自誕生起就伴隨著文化影響力,好的音樂同時也是獨特藝術文化的代表,因而在實際欣賞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看重音樂本身的元素,同時也要在文化的引領下創造性的表現出不同音樂的不同鑒賞風格和方法,如針對民歌的欣賞教學要突出其創作的文化背景,淳樸的民風孕育醇厚的音樂藝術,自然也就誕生了注入少數民族音樂和地方文化樂。而只有通過準確把握其文化的差異才有可能在了解音樂本身的情況下徹底完成對音樂的欣賞。
情景教學是現代化教學思路中常有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營造與真實情景相類似的表現化情景,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融合學習與樂趣為一體的教學實景,大學生的心智成熟程度足夠,受到外界的影響概率仍然較大,因而情景教學可以較好的緩解學生的困乏與無精打采的情況,而同時將學校的課堂氛圍和課堂活躍程度都提高,這對于現代化的教育而言,其意義是不證自明的。
情景教學豐富了課堂的實際情況,也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做好了鋪墊。這是時下音樂欣賞課堂教學的重要要求,通過情景再現的教學方式,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親自參與到音樂的氛圍中來,對于改進以往教學情景有莫大的幫助,也是音樂欣賞教學的重要創新和突破。
綜上所述,高校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進行音樂課程教學的改革以及完善音樂欣賞課程體系的建設都是順應時代對于音樂人才的需求而進行的現實改變,而通過從生活入手,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的意識與能力、重視音樂文化的滲透、創造情景教學,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等方法可以幫助高校音樂欣賞課堂更好的實現教學有效性,使得教必有用,對于培養全面發展和綜合音樂能力較強的音樂專業大學生具有明顯的意義,同時其也可以實現高校音樂課程教學水平的整體進步,這對于高校音樂教育的未來發展無疑具有重要價值。■
[1] 羅玲.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聲樂教學有效性的探討[J].黃河之聲,2016,03:31.
[2] 底英芹.淺析新課程背景下初中音樂欣賞的有效性教學[J].才智,2013,36:108.
[3] 胡遠慧.多元文化視野下音樂欣賞課程教學方法探微——以普通高校音樂欣賞課程為例[J].音樂時空,2012,03:95-96.
荊楚理工學院2016校級科研基金項目《中美高等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價值探討》階段性研究成果(YY201604)
楊莉莉(1976-),女,湖北荊門人,荊楚理工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視唱練耳、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