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勝良
【摘要】在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向前推進的今天,大學英語教學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和進步,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很多大學生都在對英語教學和自身素質進行不斷的探尋和研究,目的是為了將來能夠更好地從事英語教學工作,而大學英語教師也在為不斷發展著的英語教學做著不斷的努力和嘗試。而近年來,我們可以看到,EPS儼然成為了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熱門話題,它將是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出路所在。
【關鍵詞】ESP 大學英語教學 發展方向 定位
ESP是指國外專門用途英語,在如今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僅僅采用考試的教學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于日益發展的教學需求,它需要著重強調實用性。而就我國目前而言,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方向之一,ESP起步較晚,還需多加理論和實踐發展,本文主要圍繞ESP與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幾方面的研究和探討。
一、ESP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
1.課程設置必須滿足學習者的特別要求。現今的大學生整體素質和思維方式較以前而言大有不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再占據著主導地位,而在這樣一種變化下,EPS隨之誕生。ESP的最大特點就在于,在課程設置方面,必須滿足學習者的特別要求。
2.詞匯句法和語篇重點放在與特定專業或職業相關的語言運用上。將詞匯語法和語篇放在特定的專業和職業的相關語言運用上,是ESP的一大特征之一,它的作用在于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程度,提高學生對英語的靈活運用能力,同時也能促進教師形成更高的教學突破。
3.內容上與某些特定的學科和職業有關。之所以ESP要與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相結合,在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上,采用一定的ESP教學,不過不能完全的采用,需要采用有利的一面,ESP畢竟不是根據我國的情況所開發出來的教學模式,因此我國需要進行一定的改進,這樣才能產生較好的效果。
二、ESP一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
1.專業人才需求多元化。現在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極盡嚴苛,大多企業更需要的是多元化的社會人才,而對英語人才的需求也是一樣的。現今企業希望的不只是一個能說一口流利英語的職員,他們更希望擁有一個在英語各方面應用都表現優異的綜合性人才,而ESP無疑是這種人才培養的最佳選擇。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對于ESP我們應進行適當的選擇和相應的變動,照搬是完全不可取的,只有這樣,才能發揮ESP的積極效用,為社會和企業培養出專門有用的多元化人才。例如,ESP在課程設置上必須要滿足學習者的特別要求,而這一特征就表現了其對學生自身優勢的尊重和重視,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可揚長避短,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極大助力。若是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可根據需求選擇理解性較強的課程或是較為豐富的課程,發揮學生長處或亦是克服學生缺點,與此同時,為學生制定一套專門的課程也不失為一個良策。
2.ESP將會成為一種潮流。盧思源教授指出:作為一種應用英語,ESP與通用英語享有同等地位,它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文化建設都會產生極為強烈的影響和巨大貢獻,與通用英語一同構成外語教學和研究的主流,因為“它能在最短的時期里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各階層和各領域對外語人才不斷增長的需求”。因此我們可以預見,在大學英語教學未來的發展道路上,ESP極有可能會受到社會的重視和廣泛的應用,成為發展的主流。就目前而言,ESP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沒有實現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學生需求的日益多樣化必會使ESP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深入。而在我國一些較發達地區,ESP已經實現了較好的發展和應用。
3.ESP注重實際效果。ESP注重實際效果,這在以往的實踐和研究中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可觀察到,應用了ESP的個別高校,即使不能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但也不會給英語教學帶來惡性影響,這是因為,ESP本身所帶有的特征相互之間并不具有沖突性,相反具有輔助性,能對整體產生積極影響。而就當前我國發展形勢而言,ESP無疑是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的一大助力和希望,在發展實踐以及學術研究中,它都表現出了驚人的活力和能量。總之,注重實際效果的ESP符合當前我國的集體情況,在大學英語教學發展的道路上必將展現其耀眼的光芒和獨特的魄力。
三、對ESP于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的思考
1.理論聯系實踐。我們不能否認的是,對于ESP的實用,我國依然存在某些不足,而如何正確應用ESP,使其發揮對于大學英語教學的積極影響,這是當前我們必須著重考慮和解決的難題。因此,本文建議,可先在師生中進行相關的理論教育,然后在某些高校中推行和應用,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避免一味的求近求快。當前,ESP的理論已基本趨于完善,但是在我國的應用中,不可盲目照搬,應該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只有根據不同高校的不同情況以及相關的地域情況,做適當的整合和變動,才能實現最佳效果。
2.注重學生的主導地位。學生是ESP中最為重要的角色,脫離了學生主體位置的ESP不可能發揮最佳的教學效果。而學生占據主導位置并不意味著學生指導教師,而是意味著教師充分尊重學生意見,重視學生能力,保障學生的才能得以發揮,教師在學生背后進行知識的引導和教育的支撐。但其中也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ESP的應用中,不能完全放任學生發展,畢竟就學生而言,其對于ESP尺度的把握的敏感度并不高,稍有不慎,容易造成反效果。
參考文獻:
[1]張莉.方悅嫻.ESP與大學英語教學的未來發展[J].黑龍江教育.2012.
[2]黃娟.解析ESP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