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微
【摘要】本文針對目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偏重講解,實效性低甚至無效的現象,介紹了筆者在語法教學中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并從6個方面闡述了情境教學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情境教學 語法教學 情境創設策略
目前初中7-9三個年級的英語教材中的語法內容復雜多樣,每個單元都有一個語法板塊,語法知識始終貫穿于英語學習,有些地方又容易混淆,教學任務很重。有感于這個嚴峻現實,筆者在語法教學中,精心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語法教學的效率,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交流中不知不覺地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在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求知識,掌握一定的語法學習方法,越過語法障礙,輕松愉快地進行英語語法學習。
一、情境教學與英語語法教學
情境教學就是在教學中引入具體形象的情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的啟發下,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情境教學模式就是“從情與境、情與辭、情與理、情與全面發展的辯證關系出發,創設典型的場景,激起兒童熱烈的情緒,把情感活動和認知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
在英語語法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十分重要。我們知道,語法教學的過程是一個發現語言規則與應用語言規則的往復過程,也是一個實踐—理論—實踐的反復過程。根據心理學原理,人的認識過程是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體現在語法教學中,就是從具體的語言實踐中感受語言規律,總結語言規律,再運用語言規律的過程。這種具有語言實踐和語言規律應用行為就必須以一個具體情境為依托,使學生在特意創設的教學情境中,輕松愉快地接受語法知識、潛移默化地掌握語法規律,靈活自如地運用語法規則。情境教學是語法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貫穿于語法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語法教學的效果。
二、情境教學實施策略
1.利用問題設計創設情境。有價值的教學情境一定是內含問題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發學生的思考。學生在學習現在進行時的過程中,對于關鍵部分動詞的掌握并不到位,很多學生不是少了be動詞,就是漏了現在分詞,光靠講解法效果并不理想。筆者在教室里設計了一個活動課的場景,叫一些學生到教室前面來做出一些活動的動作,然后進行競猜游戲。即每一個小組派出一位講解員,提問本小組其他成員:What is he/she doing? Or Is he/she jumping?…時間為2分鐘,看哪一組提出的問題最多,答對最多的即為獲勝組,獎勵第一名五角星7顆,第二名6顆依次類推。通過這一活動,學生踴躍參與,給出的回答也是精彩紛呈,對于時態的掌握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學們紛紛表示,這樣的語法課使他們記憶深刻,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牢牢地掌握了語法知識。
2.利用語言描述創設情境。用語言組織教學是最基本且常用的教學形式,教師以語言描繪情境,對學生的語法學習活動起著一定的導向作用。不同的教師具有不同的語言風格和表達方式,有經驗的教師能充分利用語言內涵豐富的特點為課堂教學創設情境。例如,在教授冠詞的用法時,單憑講解可能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教師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描述一段場景,幫助學生理解a(an),the之間的區別:There is a boy in the room. The boy is eating an apple. The apple is too big. The boy cant eat it by himself. He has a sister. The girl helps him eat the apple. They are very happy. 在特定情境描述中,學習者就能自然而然地領悟冠詞使用的適當性。但教師要注意語言必須具有主導性、形象性、啟發性和可知性。
3.利用任務活動創設情境。在任務活動情境中,學生通過扮演角色體驗語法知識的內涵,加深內心體驗,并學會把語法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例如,筆者在教學“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之前,事先讓一小個子男生準備扮演Kong Rong,另外兩位男生扮演哥哥,表演《孔融讓梨》。那天,筆者稍做喬裝打扮,手里拿著一個裝有6個大小不一的梨的盤子和他們三人一起走進課室,喊道:“ My children , this is Kong Rong and these are his brothers, I am their father.”緊接著,我們表演《孔融讓梨》,最后,把Kong Rong說的話用屏幕顯示出來,并把含有形容詞比較級和最高級的詞用不同顏色顯示,其中有這樣的句子:I am younger than my brothers, I am the youngest in my family ,so I want the smallest one . My brothers are older than me , they can get the bigger pears .筆者用家喻戶曉的故事引入新課,同學們也在輕松愉快的故事情節中接受了新知識。
4.利用組織討論,創設交流情境。有計劃地組織學生討論,為他們提供思維摩擦與碰撞的環境,就是為學生的學習搭建更為開放的平臺。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合作,有利于活躍其思維。在過去進行時的語法教學時,我設計了更為開放的話題: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you were trapped? 這樣的交流情境,不僅達到了學生對于過去進行時的語法訓練,還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交際能力。在交流情境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you were with the survivors?中,學生主動用英語交流,英語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與提高,把過去進行時的語法訓練融合在語言表達中,同時也自然而然地滲透了助人為樂的德育教育。
三、結束語
教師在語法課的教學中要善于創設輕松活潑的英語學習情境,在情境中呈現語法內容,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自然地感知、理解、內化和掌握語法知識,運用語言,開發學習潛能,獲取成功的語法學習體驗,語法教學的效果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金屏.情境教學法評述[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4(2):22-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