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強
摘 要: 在高中歷史中,組合式選擇題是將具有相似信息的同類選項以打亂的順序重新進行組合,出題者的意圖在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做到真正了解題目的本意。在主題干中,出題者通常會設置多組互相對應的重大歷史事件、人物、事發原因等元素供學生大致了解題目指向,并冠之以數字序號或是大寫字母,然后對其進行排列組合制作成選項答案。
關鍵詞: 高中歷史 組合式選擇題 解題方法
選擇題的分值占到整張試卷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是一類大型題型。選擇題的難度一般處于中低段,這種設置方法是為了讓試卷難度由淺入深,同時讓學生的解題能力隨之漸入佳境。學生可針對排除法和求同存異這兩大通用解題方法進行深入探究,以這兩種方法為主,其余方法為輔,讓歷史學習走在時代的前沿。本文系統化地闡釋了在日常高中歷史考核中添入組合式選擇題的幾點優勢,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關于如何有效解決該類問題的兩大措施,希望這里的觀點能夠為目前的歷史教育體系貢獻一分力量。
一、設置組合式選擇題對于高中歷史教學的促進作用
因為組合式選擇題的優勢明顯大于多項選擇和純粹單選,已成為現如今試卷考核的大勢所趨,它的突出特點是信息容量大、知識涵蓋面廣,呈現出的形式可以是異同分析、評價對比、知識總結等。歷史的長河貫穿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時間作為歷史這門學科的明線,對學生的學習掌握程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優秀的高中生,其必須提高自身對待歷史重大事件的認知水平,鞏固分析問題、比較異同、概括結論的能力。首先,選擇題的出題形式通常是給出四個明確的答案供學生選擇,相較于主觀題和解答題,其已在無形中降低了些許難度;其次,很多學生抱著猜測的心理忽視了選擇題的重要性,因此為了維持試卷前后的難度均衡相當,教師需在選擇題上適當增加一些難度,運用組合式選擇題的形式加入數字序號或者英文字母可以改善試卷的單一度,在一定程度上豐富試卷內容。不置可否,組合式選擇題囊括的文字會比普通選擇題多,需要學生聯系上下文仔細閱讀,如果學生能把這種閱讀方式持之以恒下去,審題能力自然會日復一日提高,同時考察高中生對近來所學知識的再現再認能力和邏輯思維推理等綜合能力。
二、正確解決高中歷史組合式選擇題的措施
(一)利用排除法,深入了解每道問題本質。
組合式選擇題由多項選擇題演變而來,因此兩者的解題方式應該是大致相同的。在解題過程中,很多學生青睞排除法,利用排除法可有效控制自己的解題時間,為試卷后面的主觀敘述題空留出充裕的思考和答題時間。排除法雖然富含一些不確定因素,但也是一種常用的解題方法,對于高中歷史也不例外。排除法的正確做法應該是對答案進行一一排除,而后逐步縮小選擇范圍。如果遇到難度較大的題目,學生要經過循環思考、多次排除之后才有可能得出正確答案。教師提倡排除法的原因在于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然而,排除法的缺點體現在無法精益求精,所以它更適合于考試過程中節省解題時間。
例如:在解決“由德國人完成的發明有①飛機②發電機③汽車④電話⑤無線電報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③D②③”這道題時,學生的第一反應應是飛機是美國人首先發明的,由此即可排除A、C這兩個選項。這道題的考察點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重大科技發明,通常這類題目學生極易造成混淆,導致題目錯誤率上升。經反復推敲分析之后,正確答案應該是選擇D,因為無線電報是由意大利發明家馬可尼創造的。在做題之后,為了彌補這一板塊的記憶漏洞,學生應該記住德國人發明的技術有發電機和汽車等。在排除法得出正確答案之后,如果高中生能夠在每道題以后做下備注,便會為以后的學習減輕許多負擔。
(二)利用求同存異法,尋找出問題的突破口。
除了上述所說的排除法之外,很多組合式選擇題的出題意義在于讓學生區分相同時期的不同歷史事件或是每一代皇帝施行政策之間的異同之處,這類問題適合用求同存異的解題方法。教師在講題過程中可在黑板上板書“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這兩大板塊,這樣分區域書寫之后,很容易幫助學生分清所研究事件的來龍去脈。
例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和結束的標志是①1640年新議會的召開②1649年共和國成立③1688年“光榮革命”④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備選答案為: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上述這四大關鍵轉折點分別是如何發生的,又有何聯系與分別,都需要學生探索發現,在自主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就掌握了求同存異的解題方法。經分析之后,根據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相關基礎知識可直接選A??偟膩碚f,求同存異是一種嚴謹的解題方法,它全面分析了題目中各個選項的異同,非??简瀸W生的解題耐心,也提高了審題能力。歷史這門學科隱藏著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高中三年的歷史涉及程度遠比初中、小學深得多,課本內容的難度是和學生的年齡及接受能力成正比的,因此學生不應抱怨組合式選擇題的難度,而應該全盤接受這種出題方式。
三、結語
組合式選擇題的出現為高中歷史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關于歷史,我們不僅僅可以理解為一種學習的目的,更是表達學生真知灼見的一種渠道。歷史具有靈活性、深刻性,當教師將這些精彩內容穿插到試卷題目中時,很容易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在做題過程中汲取的知識達到課堂過程中2到3倍,如果不引入組合式選擇題,試卷會顯得過于空洞離散,因此為了滿足高中歷史的點睛之筆,選取組合式選擇題十分有必要。
參考文獻:
[1]李然.新課標高中歷史教科書的研究現狀及展望[D].四川師范大學,2011.
[2]李少君.承前啟后,重建體系[D].華東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