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月 尹納宇 盧小雪 劉鑫 謝林利
摘 要 教育見習是實踐性教學的一個基礎環節,教育見習的實效性是學生教學能力的生命線,第三方機構作為整個學前教育見習中獨立的非政府服務機構。因此在教育見習的整個過程中嘗試引入第三方機構具有很強的可行性,能夠提高教育見習的實效性。
關鍵詞 第三方機構 教育見習 學前教育 教育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0086-03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正持續推進教師教育改革,不斷加強師范生教育實踐,但師范生在教育實踐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如:目標不夠清晰,內容不夠豐富,形式相對單一,指導力量不強,管理評價和組織保障相對薄弱等問題。就以上提到的這些問題,一些院校還沒有得到切實的解決。鑒于第三方機構在教育管理、評價方面發揮的作用。筆者開始思考能否引入第三方機構用以提升教育見習的效果呢,并就此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一、第三方機構
“何為第三方機構?第三方機構是Governance治理方式的一種。它更合理的代表社會各方面的利益,穿針引線,協調并避免沖突,以解決問題為目標,以協調妥協為手段,以規則和程序為方法,以協議和文件約定為準則,合理地解決復雜的社會治理問題。”總的來說,第三方機構就是獨立的、介于“甲、乙雙方”之間的非政府第三方服務機構,如:物業管理機構就是業主和房地產商之間的“第三方機構”。而本文中所指的第三方機構是指院系與見習基地之間獨立的服務機構。
從第三方機構在我國的發展來看,第三方機構一般指媒體、一些行業協會如消費者協會或質量協會等。而從我國目前實際情況來看,真正獨立、中立的第三方機構和力量的成長剛剛起航。從第三方機構在我國的教育領域來看,第三方機構應用于教育領域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素質教育,而很少涉及基礎教育這一子領域,基礎教育正是個體接觸教育和被教育的最初階段,就如剛栽的小樹苗,而實施基礎教育的教師就如園丁,需要用已學到的技能來為小樹澆灌、施肥。因此,應引入第三方機構為培養基礎教育師范生服務。
二、第三方機構提高學前教育見習實效性引入的必然性
筆者在對某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進行調查時,發現該院為使學生了解幼兒園基本概況,每學年都會實行為期兩周的教育見習。然而,通過筆者進行調查問卷和訪談了解到每年的教育見習仍然會存在諸多相似但并未得到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通過對教育基地教師及見習生的訪談可得出教育見習存在以下問題:教育基地方沒有系統地對教師進行培訓,教師不能很好的對見習生進行指導,沒有系統地制定見習生管理規則,見習基地沒有正確認識見習的意義,見習生對見習目標不夠清晰,見習管理評價和組織保障相對薄弱。
“在你們來我園見習之前,園領導會組織一次會議告訴我們一些相關注意事項以及管理規則,但是園里并沒有制定相應的評價細則及指導方法,加之彼此不了解,所以不能很好地對你們進行指導”(FW,2016年5月20日)
“我是在三幼見習的。在見習之前,我參加了系里組織的“見習動員大會”,在會上,主持教師說了一些見習期間的紀律要求、見習注意事項、見習時間和地點的安排以及布置相關的見習作業。但是對于見習目標并沒有具體細致地講解,所以每次去見習,我都不太了解見習目標。除此之外,在見習結束之后,并沒有開展見習總結大會,讓見習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學習。”(HTT,2016年5月18日)
根據調查發現,2013級在2016年見習時參與見習的學生為97人,見習指導教師僅僅只有5個,師生比為1:20,由此可看出院系指導力度不夠。而這些問題,因院系及教育基地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性尚未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案進行解決。而第三方機構作為院系和見習單位的中介機構,具有獨立性、公正性、專業性和靈活性等特點,并且在學前教育見習的整個過程中,第三方機構有教育咨詢、教育培訓、教育評估的作用。因此,為提高教育見習的實效性,解決某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教育見習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筆者認為將第三方機構引入到教育見習中有很強的可行性,引入第三方機構對于提高教育見習的實效性是必然的。
三、第三方機構提高學前教育見習實效性引入的可能性
(一)國家重視發揮第三方機構的作用
2013年9月23日,在教育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發布的《教育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驗收工作的通知》[3]中指出“兩部委托第三方進行績效評價,組織專家對省級項目執行情況進行核查、審核省級驗收結論,視核查情況組織抽查。”此外,2013年11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和學校辦學自主權,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強化國家教育督導,委托社會組織開展教育評估監測。”由此可見,第三方機構已經受到政府及相關專家的重視。學前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基礎,對人的一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必須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而第三方機構有教育咨詢、教育培訓、教育評估的作用,所以應高度重視第三方機構在學前領域的發展。
(二)第三方機構的優勢
據調查研究發現,某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自2013年實行教育見習制度以來,對學前教育專業見習生的專業知識積累、教學技能等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仍然存在見習目標不清晰、見習單位教師指導不足、見習生見習能動性不高等問題,這些問題在每年的學前教育專業見習中都存在著,但至今并未得到解決。為解決教育見習中的相關問題,筆者建議引入第三方機構,從而對提高學前教育專業教育見習實效性產生以下作用:
1.擴大見習基地范圍,便于院系選擇查詢
據筆者調查發現,某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見習基地主要集中于城市的公立和私立幼兒園,卻并未涉及到農村幼兒園。然而,農村幼兒園的建設以及師資力量的擴充逐步受到我國的重視,2010年11月,在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提到“努力擴大農村學前教育資源”。由此,在對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的教育見習基地中應涉及到農村幼兒園。一方面,能讓見習生體驗在農村幼兒園見習的感受,產生積極的教師責任感。另一方面,每年兩周的見習期,讓農村幼兒園師資有一個短期的擴大,并加大日后師資擴充的來源。第三方機構在此起到資源整合、擴大見習基地范圍的作用。前期,第三方機構通過對城市和農村幼兒園進行調研,以做到城鄉資源合理分配。后期,第三方機構將調研結果上傳到專門建立的網站上,為需要了解見習基地資源的院系提供便利。
2.為院系減輕負擔,提供見習培訓平臺
第三方機構作為院系與見習基地的中介引入到教育見習中,在資源整合方面,為院系提供更多的見習基地,以便其進行多方面的選擇;在見習作業及見習評分細則的制定方面,第三方機構能借鑒國內外相關資料并結合院系實際情況進行指導和優化,從而減輕院系在此方面的負擔,以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教育教學中。
第三方機構同時還能通過一定途徑集中和整合國內外教育見習優勢資源。見習前指導見習學生做好見習準備和觀看優秀幼兒教師教學視頻;在見習前后對院系指導教師、見習單位指導教師就見習生在見習時出現的各方面問題如何指導進行集中培訓,從而充分提升見習的實效性。
3.客觀評價見習結果,不斷改良見習制度
第三方機構作為院系與見習基地之間獨立的第三方,與院系之間是評價主體與評價客體的關系。在見習期間,第三方機構會安排專業的評估人員對見習學生的見習情況、見習基地指導教師和院系指導教師對見習生的指導情況做觀察、記錄和訪談等調研工作,并將調研結果存檔。在見習結束后,第三方機構需客觀、公正、獨立、專業地對學生的反饋、見習基地指導教師的反饋和院系指導教師的反饋以及達到預期見習目標的程度等見習結果進行評價。
后期,第三方機構對見習結果評價后,根據前期調研結果找出評價中出現的問題原因,以從根本上解決院系出現的“釘子”問題,從而及時調整和改良教育見習制度。
四、引入第三方機構以提升教育見習效果時需注意的問題
(一)加強對第三方機構的宣傳力度及建立專家智力支持系統
一方面,由于我國第三方機構起步較晚,人們對其認識不深,會片面認為第三方機構是私人辦的非法機構,沒有相關保障設施,從而不愿意從事該方面職業。因此我們要加強對第三方機構的宣傳力度,為引入第三方機構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第三方機構對機構成員要求高,利益小。第三方機構要在對提高學前教育見習的實效性中充分體現其作用,需要有鮮明的知識性和很強的專業性,因此它需要依賴龐大的專家智力支持系統,此智力系統的成員必須是與專業相關的專家人員。而目前符合第三方機構高標準要求的國內人才還很少。導致中國的第三方機構特別是民間第三方機構普遍存在著專業性不夠、人才不足等問題,因此為引入第三方機構建立專家智力支持系統十分有必要的。
(二)選擇社會影響力、公信力較高的第三方機構
公信力是一種社會公眾信任的公共力量,其核心是社會普遍的認可與信任。政府、司法、社會組織和傳媒的公信力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第三方機構大多數源于民間,沒有得到政府的支持,為此社會對第三方機構缺乏認可和信任。公信力是第三方機構存在的前提與基礎,構建公信力是第三方機構的核心和關鍵要素,只有獲得社會民眾的認可和信任,第三方機構才能夠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鑒于此情況,在引入第三方機構以提高教育見習時效性時應選擇具有較高社會影響力、公信力的機構。
就目前來看,第三方機構作為聯系院系與見習基地的橋梁出現是大勢所趨。而且隨著第三方機構在我國教育領域的逐漸推廣,使院系所參考的見習基地更加多元化,教育見習制度更加完善,終而提高教育見習的實效性。在此過程中,見習基地也能融入更多新鮮的血液,獲得更多優質師資,以實現院系與見習基地的雙贏。
(責任編輯 楚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