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

[摘要]目的探討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及緩解期呼出氣一氧化氮濃度變化的意義。方法選取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72例(急性發作組)、臨床緩解期患者36例(臨床緩解組)及健康體檢者30例(對照組)為研究對象,根據急性發作期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進一步分為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三個亞組,檢測所有研究對象的FeNO、肺功能、外周血嗜酸性細胞(EOS)計數,收集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急性發作組的FeNO、肺功能指標第一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pred)、呼氣流量峰值(PEF)、外周血EOS與對照組均存在差異,且具有統計學意義,且急性發作期病情嚴重程度與FeNO、外周血EOS呈正相關,三個亞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臨床緩解期FeNO、外周血EOS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但是FEV1/pred、PEF均與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相關性分析發現FeNO水平與外周血EOS均呈正相關,但與FEV1/pred、PEF無明顯相關性。結論呼出氣一氧化氮在哮喘急性發作期及緩解期均明顯升高,可用于監測急性發作期病情嚴重程度及指導緩解期治療。
[關鍵詞]支氣管哮喘;呼出氣一氧化氮;肺功能;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上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其發病率及患病率在全球范圍內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其本質是氣道的慢性炎癥,該種氣道炎癥持續存在,不斷刺激導致氣道上皮細胞內的一氧化氮水平升高,最終使FeNO濃度增加,在臨床上可通過檢測FeNO指導支氣管哮喘的診斷和治療。此外,FeNO測定具有操作簡單、無創安全、可標準化測量等優勢,近年來成為支氣管哮喘檢測及病情檢測的熱點。本研究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臨床緩解期患者及健康者進行FeN0、肺功能、外周血EOS檢測,并分析之問的相關性,以其探討呼出氣一氧化氮在哮喘病情嚴重程度及緩解情況的臨床意義,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就診我院呼吸內科住院及門診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72例為急性發作組,臨床緩解期患者36例為臨床緩解組及同期健康體檢者30例為對照組。納入標準:按照2008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制定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中診斷標準明確診斷為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及臨床緩解期;所有入選者年齡>18歲。同時選擇同期健康體檢者30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均無哮喘家族史,無過敏史,近1個月無感染史,2個月內未使用激素類藥物,體格檢查無明顯陽性體征,胸片無異常,一般情況可,無心肺疾病。排除標準:入組前6周內應用過激素類或者其他抗炎、抗過敏類藥物者。入組前4周內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者;患有其他可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的疾病;本研究符合醫院倫理委員會相關要求并經審核批準,研究對象均為知情者并簽署受試同意書。
1.2檢測指標
1.2.1FeNO測定根據美國胸科學會與歐洲呼吸學會(ATS/ERS)推薦的操作標準,應用無錫商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氧化氮測定儀(尚沃Sunvon,SU-02)檢測FeNO,受試者檢查前1小時內禁止進食、吸煙、喝酒及劇烈運動,測定時取坐位,一手握住測定儀,一手捏鼻,呼氣將肺內氣體排盡。然后用口緊含過濾器,緩慢吸氣達肺總量,通過觀察電腦圖示以50mL/s的氣流勻速呼出肺內的氣體,呼氣時間為10s,大約90s時可讀取數值。檢測3次取其平均值。(FeNO(ppb)(1ppb=1x10-9mol/L)。
1.2.2肺功能測定采用日本杰斯特公司生產的H1801型肺功能監測儀,檢查至少3次,要求流速容量環曲線達標3次,檢查前48h內未使用吸入糖皮質激素、茶堿類及支氣管擴張劑。檢測第一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FEVl/pred)、PEF。
1.2.3檢測指標EOS%測定抽取靜脈2mL,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外周靜脈血嗜酸性粒細胞絕對值(單位109/L)。
1.3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4.0統計軟件對所有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兩組之間比較采用SNK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直線相關分析,進行Pearson檢驗相關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急性發作組、臨床緩解組與對照組FeNO、外周血EOS、FEV1/pred)、PEF的比較
支氣管哮喘患者無論在急性發作期還是臨床緩解期其FeNO、外周血EOS計數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FEV1/pred、PEF在急性發作期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臨床緩解期兩者均可恢復至正常水平,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急性發作組與臨床緩解組的FeNO、外周血EOS計數、FEV1/pred、PEF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哮喘急性發作組中三個亞組與對照組FeNo、外周血EOS、FEV1/pred)、PEF的比較
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組中輕度亞組、中度亞組、重度亞組FeNO、外周血EOS計數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哮喘急性發作組隨病情程度加重,FeNO、外周血EOS計數升高,各組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而輕度亞組、中度亞組、重度亞組、FEV1/pred、PEF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各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FeNO計數與Eos、FEV1/pred、PEF的相關性分析
哮喘急性發作組FeNO計數與Eos呈正相關(r=0.870,P<0.05),輕度亞組、中度亞組、重度亞組FeNO計數與Eos均呈正相關(r=0.350,0.558,0.630,P<0.05)。臨床緩解組Eos計數與FeNO也呈正相關相關性(r=0.321,P<0.05),而無論急性發作組還是臨床緩解組其FeNO與FEV1/pred、PEF均無明顯相關性(r=-0.165,-0.265,-0.145,-0.158,P>0.05)。
3討論
支氣管哮喘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十分復雜,大多數研究認為是由環境、遺傳、免疫等多個方面共同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國內研究認為呼出氣一氧化氮與氣道炎癥程度相關,可以反映氣道炎癥。臨床上正確診斷哮喘、準確評估急性發作時病情嚴重程度為規范化治療哮喘提供方向,以往主要是根據病史、肺功能、臨床表現來診斷哮喘及評估病情,現在國內外研究均認為呼出氣一氧化氮在診斷支氣管哮喘方面有重要指導作用,具有很高的特異度和靈敏度。本研究結果表明,哮喘急性發作組FeNO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且病情越重,該指標越高,重度組高于中度組和輕度組,中度組高于輕度組,這與國內外的研究一致,提示臨床醫生可通過檢測FeNO來間接判斷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病情嚴重程度,對臨床正確診療及預后判斷提供客觀依據。哮喘急性發作組FEV1/pred、PEF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且急性發作組輕度、中度、重度三個亞組之間有顯著性差異,病情越重,其水平越低,提示急性發作期氣流嚴重受限。
本研究發現臨床緩解組FeNO仍顯著高于對照組,緩解組肺功能檢查發現FEV1/pred水平、PEF均可恢復至正常水平,臨床緩解期其臨床癥狀已控制,且肺通氣功能恢復正常,而FeNO仍升高,提示緩解期患者雖然臨床癥狀緩解,但其氣道炎癥仍未完全控制,緩解期仍需繼續抗炎治療,這為指導臨床緩解期患者規范接受抗炎藥物治療提供理論依據。由此可知FeNO與FEV1/pred、PEF從不同角度反映哮喘控制情況,故單純通過肺功能不能全面評價支氣管哮喘病情,在臨床上應結合FeNO分別從氣道炎癥以及是否出現氣流受限兩方面同時評估病情。FeNO在氣道炎癥監測中特別是緩解期患者監測有明顯意義,其作為一種炎性標志物,可比肺功能更有效反映氣道炎癥,在臨床上有助于判斷哮喘控制水平。
嗜酸性粒細胞是哮喘患者氣道內最重要的效應細胞之一,其通過釋放毒性蛋白直接損傷氣道上皮細胞,最終導致氣道高反應性。國內的研究表明EOS參與氣道慢性炎癥,對哮喘病情嚴重程度的評估有一定意義,本研究發現支氣管哮喘患者無論在急性發作期還是臨床緩解期,其外周血EOS均高于對照組,且與FeNO呈正相關,這說明FeNO可部分反映氣道炎癥情況,特別是EOS炎癥,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EOS、FeNO明顯升高,而FEVl/pred、PEF明顯降低,說明當氣道嗜酸性粒細胞炎癥達到一定程度,FeNO水平升高,出現氣道高反應,導致氣道痙攣,哮喘病情急性發作,肺功能下降。
本研究行相關性分析時發現支氣管哮喘患者無論在急性發作期還是臨床緩解期FEV1/pred、PEF與FeNO之間均沒有相關性,與國外的研究保持一致,FEV1、pred/PEF水平主要反映氣流受限及阻塞程度,而FeNO是反映氣道的炎癥程度,氣道炎癥的程度雖是氣道痙攣的起因,但不一定與哮喘發作的嚴重程度平行,氣道炎癥狀態與氣流受限程度沒有直接相關性。在臨床緩解期,FEV1/pred水平可上升至正常水平,而其FeNO卻高于正常水平,由此可知FeNO與FEV1/pred從不同角度反映哮喘控制情況,FeNO在氣道炎癥監測中特別是緩解期明顯意義,其作為一種炎性標志物,可比肺功能更有效反映氣道炎癥,在臨床上有助于判斷哮喘控制情況。這告訴我們在臨床上對于緩解期或無癥狀的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標正常并不代表不存在氣道炎癥,檢測FeNO更能有效反映氣道炎癥,從而為臨床評估病情提供證據。
綜上所述,呼出氣一氧化氮作為一項無創、便捷的檢測技術,可有效反映氣道炎癥,在哮喘患者中明顯升高,通過檢測FeNO可有效反映哮喘病情嚴重程度及控制水平,對緩解期抗炎治療提供理論依據。